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取前侧入路松解治疗肘关节屈曲萎缩的效果,并对术后早期持续被动功能(CPM)的有效性做出评价。方法回顾77例采取前侧入路松解治疗肘关节屈曲萎缩患者的手术、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77例肘关节活动度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手术前后最大主动伸直位以及屈曲位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使用CMP与未使用CMP者肘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前侧入路松解萎缩的肘关节前关节囊治疗受限安全、有效,且术后早期使用CPM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肘关节的活动范围。

  • 标签: 伸肘受限 肘关节松解术 CMP 活动范围
  • 简介:目的:评价限制支具治疗近指间(proximalinterphalangeal,PIP)关节侧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对48例PIP关节侧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阶段性限制支具治疗,随访其远期功能情况,记录关节活动范围。采用TAM评分进行手指客观运动功能评价,采用VAS评分进行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48例均获4~48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复位满意;PIP关节屈曲110°,伸直0°;TAM评分:优48例,优良率100%;VAS主观满意度9.9分。侧方不稳定且开口征<30°的4例,支具治疗后无明显侧方不稳定,开口征<15°,除侧方梭形膨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限制支具治疗PIP关节侧骨折脱位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指关节 指骨 骨折固定术 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利用肌支持带隔离钢板保护肌腱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我们共收治2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肌支持带远1/2隔离钢板与肌腱,保护肌腱不被磨损。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48个月,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肌腱断裂、肌肌力下降、肌腱弓弦畸形并发症。结论在放置桡骨远端侧钢板时利用部分肌支持带隔离钢板,能有效保护肌腱,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背侧钢板 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 简介: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躅趾 跖背动脉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臂侧高位肌肉损伤一期手术修复后指、拇功能障碍原因,提高对前臂侧高位肌肉损伤恢复机理的认识,保证手部指、拇正常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我科收治50例前臂侧近端开放性外伤患者(术中探查排除桡神经深支损伤),46例肌肉损伤患者同时出现指、拇功能障碍,占92%,2例肌肉损伤患者出现指功能障碍,占4%,2例肌肉损伤患者出现拇功能障碍,占4%;而后都行功能重建恢复指、拇功能,术后上肢石膏托外固定,1月左右行功能锻炼。结果50例患者功能重建伤口均愈合良好,随访各指功能良好,腕功能无影响或影响不是很大。结论前臂侧高位开放性外伤致肌肉损伤,一期术后肌肉伸缩功能障碍导致指、拇功能障碍时,其中拇指功能最为重要,占整个手部功能的50%1左右,二期手术行功能重建尤为重要。可用收缩功能较好的桡侧腕长肌移位修复拇长肌腱的拇功能,桡侧腕屈肌移位修复指肌腱的指功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前臂背侧 高位损伤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屈训练练习对膝过改善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给常规康复训练外加踝关节屈训练,对照组做常规康复练习。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Holden功能步行分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步行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踝关节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过伸进而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踝关节背屈 膝过伸
  • 简介:过杆技术是越式跳高的关键,而过杆姿势又是过杆技术的重中之重。正确、合理的杆上动作,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头后”动作是越式跳高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何改进和提高“头后”动作的质量,采用哪些简便而实用的训练方法?本文就此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结合训练实践进行剖析。

  • 标签: 伸必要性 头伸 式跳高
  • 简介:摘要1例29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左手背虎口区肿物17个月,示指、内收障碍15个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就诊,诊断为左手第1骨间侧肌内血管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肌内黏液瘤(IM);左手示指和并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肌内黏液瘤 第1骨间背侧肌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肌腱的桡侧指动脉皮瓣修复拇指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利用带部分拇短肌腱的桡侧指动脉皮瓣修复,并重建肌腱止点。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形、运动功能以及感觉恢复情况;测量皮瓣的两点辨距觉、感觉恢复度及拇指屈伸活动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7岁,平均41岁,左手6例,右手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2.0 cm×1.5 cm,最大3.0 cm×2.5 cm,肌腱缺损范围1.0 ~1.7 cm。均采用带部分拇短肌腱的桡侧指动脉皮瓣一期修复,皮瓣切取范围2.5 cm× 1.8 cm~3.5 cm× 3.0 cm,拇短肌腱切取长度为2.0~3.4 cm。术后10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术后手指外形满意,外观良好,质地柔软;皮瓣两点辨距觉为7~10 mm,平均9 mm,感觉恢复至S3级;对指、对掌功能正常,拇指屈伸活动度为60°~90°。拇指功能评定:优8例,良2例。供区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带部分拇短肌腱的桡侧指动脉皮瓣可一期修复拇指皮肤和肌腱缺损,并具有切取简单、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及皮瓣外观、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侧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伸肌腱 桡侧指背动脉皮瓣 拇指 复合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包扎法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80例拟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包扎组和传统包扎组,每组各40例。传统包扎组术后采用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包扎组采用阴茎包扎法。记录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敷料拆除所用时间。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5例患儿符合退出标准,共完成75例,其中包扎组38例,平均年龄为64个月;传统包扎组37例,平均年龄70个月。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8)和10.81%(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4,P>0.05)。包扎组与传统包扎组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分别为(0.87±0.91)次、(1.54±1.0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P=0.003);敷料拆除时患儿的最高疼痛评分分别为(5.21±1.19)分、(7.24±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7,P<0.001);拆除敷料所用时间分别为(3.21±1.24) min、(7.56±1.8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7,P<0.001)。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阴茎垂直腹壁套袖式包扎法,隐匿性阴茎矫治术后阴茎包扎法可减少术后24 h呼叫医务人员次数,减少敷料拆除时间和患儿疼痛程度。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包扎 疼痛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确定第一趾蹼间结构层次与血管的关系,并应用于足趾再造手指中.方法对4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第一跖动脉和第一跖骨深横韧带、肌扩张部的关系.在临床上对36例拇指缺损的病人,在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动脉切取足趾再造拇指.结果I、Ⅱ型第一跖动脉的远侧段位于肌扩张部的浅面.切取足趾时由过去的平均1h30min缩短为50min.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结论第一跖动脉的远侧段位于肌扩张部的浅面恒定,在肌扩张部寻找第一跖动脉,采用"顺逆行结合法"解剖第一跖动脉,对绝大部分I、Ⅱ型病例,可以较易找到第一跖动脉的远侧段.

  • 标签: 伸肌扩张部 第一跖背动脉 手指再造 解剖学
  • 简介:肝脏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器官。我们知道蜥蜴的尾巴被切掉后尾巴完全能再生,肝脏的再生能力与蜥蜴十分类似。有研究报告指出,用老鼠做实验,切除实验老鼠70%的肝脏,10天左右后肝脏能长到原来的那般大。在人类,切除人体肝脏50%,大约要过一个月,肝脏也能有显著的增长。

  • 标签: 降转氨酶 人体肝脏 拇趾 旋转 再生能力 研究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趾外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对49例62足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或随访,时间0.5年-13年,平均4.1年,采用胥氏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8足,良8足,差6足。结论根据拇趾外翻的主要病理变化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拇指外翻 外科手术 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对伴有肌腱缺损的指缺损创面的23例患者,应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其中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14例、带示指(小指)固有肌腱的掌动脉复合组织瓣9例。皮瓣切取面积2.8 cm×2.0 cm~4.4 cm×2.8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色泽、质地、感觉以及皮瓣供区情况。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和2例掌动脉复合组织瓣术后第二天出现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回流正常,皮瓣顺利存活。除1例掌动脉复合组织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外,其余患者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并发深部组织感染。所有病例均获得6~14个月随访,平均7.3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无挛缩,腕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皮瓣两点分辨觉达9~11 mm。结论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带示指(小指)固有肌腱的掌动脉复合组织瓣具有切取简单、血供可靠、皮瓣外形好和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伴有肌腱缺损的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术式,灵活选择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损伤 复合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 简介:适合1岁1个月的宝宝游戏目的锻炼宝宝协调能力。这个游戏能够锻炼宝宝的感觉协调能力。宝宝感知的发展趋势是逐渐趋向组合与协调,对不同感觉信息的分析和转化能力是宝宝感知能力提高的标志。婴儿时期的智力是“感知运动智力”,如果宝宝不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就会影响到宝宝将来的发展和生存。

  • 标签: 协调能力 空间知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趾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0例拇趾外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拇趾外翻患者采取软组织矫正和骨性矫正,术后疼痛6例,术后感染1例,患者满意度93.33%。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变化选择不同术式,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系统固定及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拇趾外翻 手术治疗
  • 简介:开放性拇及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拇、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肌腱重建指、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