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金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0000
  • 简介:随着甲型流感病毒(俗称甲流)的传播,人们常常会担心自己是否会感染甲流,并且也会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抗菌药物,但是对于甲流这种病毒性疾病,抗生素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甲流;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脓毒症指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是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传统抗菌药物在脓毒症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脓毒症的治疗面临更大的挑战。抗菌肽是一类阳离子多肽,几乎可在所有生物体中找到,具有广谱灭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在脓毒症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抗菌肽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转化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抗菌肽在脓毒症治疗中转化应用提供思路。

  • 标签: 抗菌肽 脓毒症 宿主防御肽 人工合成抗菌肽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性传播感染(STIs)的发病正在逐年上升,治疗面临重大挑战。优化现有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或采用联合治疗是改善治疗结局的重要策略,但不同药物的特性和不良反应以及感染部位均对治疗结果有直接影响。本文将从以上方面对当前用于STIs治疗的主要抗菌药物进行阐述。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抗菌药物 剂量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吸入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等耐药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其临床疗效取决于患者选择、药物特点和给药方式。本文重点讨论吸入抗菌治疗的适应证、理想的吸入药物应具备的理化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点、给药方式,藉此澄清常见用药误区,并对吸入抗菌药物的研发加以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维普中英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有关文献,查阅与监测PCT指导AECOPD患者抗菌治疗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检索时限从数据库起始到2020年12月终止。依据筛选标准,选取合格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PCT在指导AECOPD患者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检索中英文文献950篇,依照筛选标准分析,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其中包括PCT指导治疗组2 892例,传统治疗对照组2 885例。结果显示,PCT指导治疗组在病死率、再次急性发作入院率、全因再入院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率等方面与传统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T指导治疗组在减少抗菌药物的暴露、二重感染率和住院费用方面,提高临床有效率以及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传统治疗对照组比较具有优势。结论通过动态监测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抗菌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抗菌药物暴露、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影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预后 降钙素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小鼠动物模型探讨阳离子抗菌肽Cathelicidin-PY(PY)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内毒素鲎试验(LAL assay)检测不同浓度抗菌肽PY体外中和内毒素/脂多糖(LPS)能力;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抗菌肽PY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毒性作用;体外溶血实验评价抗菌肽PY对健康人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构建D-氨基半乳糖联合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抗菌肽PY对模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极低剂量(0.01 μmol/L)可达到较高的内毒素中和率,中等剂量(10~40 μmol/L)中和率可超过70%,且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9.22,P < 0.05)。中等剂量抗菌肽PY有较强的中和内毒素作用,较低的细胞毒性及溶血活性。进一步体内实验显示中等剂量抗菌肽PY可改善模型小鼠的肝脏损伤程度并显著提高存活率,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中等剂量抗菌肽组较肝衰竭组肝组织内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抗菌肽PY具有较强中和内毒素的能力且毒副作用小,特定剂量抗菌肽PY可以减轻肝细胞凋亡,并显著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为肝衰竭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急性肝衰竭 内毒素/脂多糖 抗菌肽 阳离子抗菌肽 Cathelicidin-PY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患者中一些病例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但实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指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本文根据以往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治疗中的经验和目前发表的COVID-19相关文献中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提出在COVID-19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尚未确诊的患者在病因不明且不能排除细菌感染时,可短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2)对已经确诊的COVID-19患者,在没有细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应避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有医院内感染证据的COVID-19患者应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细菌感染 真菌病 抗菌药物 药物疗法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21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240例IE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按治疗方式分成单纯抗菌药物治疗组和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IE患者的手术时机,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IE患者预后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240例IE患者中,单纯抗菌药物治疗组63例,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177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1年内病死率为11.1%(4/36),低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组的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23)。IE患者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短轴缩短率的中位数分别为59%、47 mm、31%,低于手术前的63%、54 mm、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9、9.36、6.11,均P<0.001)。最常见的手术指征是中重度心力衰竭。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的手术指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1年累积生存率为94.9%,高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组的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P=0.007)。心力衰竭、Pitt菌血症评分≥4分是IE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 HR)=5.668、19.392,均P<0.050],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是降低IE患者1年全因死亡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HR=0.931、0.299,均P<0.050),其中Pitt菌血症评分≥4分对IE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最大。结论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IE患者的心功能及1年预后。对于心力衰竭、Pitt菌血症评分≥4分的IE患者,应积极治疗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但近年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因此,开发新型药物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综述临床上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现状及新型药物研发进展。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抗菌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细菌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的恰当性,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ADE)治疗在PICU脓毒症患儿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123例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及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和ADE的实施率等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调整情况分为降阶梯组和非降阶梯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和结局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23例患儿中男70例、女53例,年龄11.4(2.8,56.5)月龄,其中41例体液培养阳性,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不足的有3例(7.3%),使用充足的有38例(92.7%),其中28例为抗菌药物使用过度,10例抗菌药物使用恰当。降阶梯组患儿46例、非降阶梯组患儿77例,两组间PICU全因病死率、住院花费、住院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再次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使用过针对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的101例患儿而言,降阶梯组患儿43例、非降阶梯组患儿58例,降阶梯组此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比非降阶梯组短[5.0(4.0,12.0)比 9.5(7.0,13.0)d,Z=-3.14,P=0.002]。结论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过度情况仍非常常见,但ADE的应用情况却不理想,ADE可以减少针对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并且对脓毒症患儿的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抗菌药 脓毒症 儿童 预后
  • 作者: 孙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西省九江市解放军171医院,江西 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收抗菌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有关,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皮肤系统与神经系统。结论:在抗菌治疗时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时,应按照说明书科学的用药,并监控不良反应,以此使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菌治疗;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的主要手段,在行政支持下持续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的专业干预非常重要。我国管理部门已提出建立AMS体系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实施AMS的重要价值,尽快组建多学科工作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使AMS成为医疗机构的常规工作。

  • 标签: 抗菌药 管理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联合常用抗菌药物对blaKPC-2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离的6株非重复的经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确认的blaKPC-2型CRKP菌株,测量其对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采取棋盘稀释法进行亚胺培南联合8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并评价联合应用效果;通过绘制体外时间-杀菌曲线评估联合用药的杀菌作用。结果6株blaKPC-2型CRKP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00%(6/6),对米诺环素、克拉维酸耐药率为66.67%(4/6),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33.33%(2/6);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抗菌作用较好,对4株起协同作用、2株起相加作用;以菌株KPN2进行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的时间-杀菌曲线显示:菌株KPN2在亚胺培南1/2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替加环素1/4 MIC在(t+2)时杀菌率>95%,此作用可维持(t+10)h至(t+12)h,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对002杀菌率逐步降低,002生长曲线逐渐上升。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对blaKPC-2型CRKP具有较好协同杀菌作用,可供临床治疗blaKPC-2型CRKP感染患者时参考。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抗生素 blaKPC-2型耐药 体外抗菌 替加环素 药敏试验 杀菌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龈下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多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状态(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龈下主要菌群占比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在牙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0.15±0.02)%、(0.011±0.002)%]均低于对照组[(0.20±0.03)%、(0.014±0.002)%],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5/30)与对照组(10.00%,3/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经治疗后牙周状态改善,龈下主要致病菌群占比降低,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抗菌多肽 甲硝唑 牙周状态 龈下菌群
  • 简介:摘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儿童住院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医疗负担。临床上,区分病毒、细菌以及非典型病原仍缺乏可靠的诊断参考标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也是屡见不鲜。本文就目前儿童ALRTI抗感染治疗现状及抗菌药物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抗菌药物管理思维、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抗微生物药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的有效方式,为医院感染管理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DCA循环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方面对标本送检率不达标的科室进行管理,增加标本送检率。结果通过10个月的改进措施,目标科室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前总体送检率(含限制类、特殊类)分别由26.93%、32.07%、72.70%上升至70.92%、77.11%、92.31%,均达到并超过国家相关要求,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原有的9.11 d缩短至8.28 d。结论PDCA循环法的运用显著提高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从整体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法 治疗性抗菌药物 标本送检率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中建议,在同时符合一定情况时,可尝试在全身抗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吸入性抗菌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用的抗菌药物制剂,以往国内抗菌药物雾化吸入都是采用静脉制剂。2016年出台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但其理由存疑。静脉制剂是否可以用来雾化吸入?临床医生存在困惑。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体内置入物,由于置入人体内时间较长,易形成生物膜并导致难以控制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针对不同抗菌策略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管具有不同的抗菌特性,本文就抗菌药物类涂层或缓释的输尿管支架管、酶类改性的输尿管支架管、金属类输尿管支架管、聚合物刷输尿管支架管、生物可降解类输尿管支架管等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输尿管支架管 尿路感染 生物膜 抗菌策略 新型材料
  • 作者: 贺雨 史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2021年4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新生儿早期感染中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现就该指南核心要点进行解读,旨在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细菌感染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及疗程方面的认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