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多寐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多寐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治疗多寐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2首治疗多寐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10味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多寐治疗多寐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为主要治法,酌情配伍具有理气、消食、清热等功效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四君子汤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随证加减。

  • 标签: 中医方剂大辞典 多寐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 组方规律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CI)、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的季节规律。方法收集江西省人民医院2004~2009年脑卒中患者3922例。其中CI2382例,CH1293例,SAH247例。用圆分布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季节规律。结果CI冬季高发,平均角在1月份(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角在1月份(P〈0.05),女性患者的平均角在2月份(P〈0.05);CH夏季高发,平均角在8月份(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角在8月份(P〈0.05),女性患者的平均角在8月份(P〉0.05),无集中趋势。SAH夏季高发,平均角在7月份(P〈0.05),男、女间无差别,平均角在7月份(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具有季节性,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季节规律 圆分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大鼠脑温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水合氟醛腹腔麻醉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大鼠麻醉后,持续监测皮质、纹状体温度和肛温变化。结果腹腔麻醉组脑温波动明显;而吸入麻醉组温度相对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大鼠脑温影响较小。

  • 标签: 大鼠 麻醉方式 脑温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4例.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收集详细病史资料,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记录入院后血压的管理方式及干预时间等.运用简单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且存在自发下降趋势,8h内下降最明显,36h趋于稳定.其中脑梗死患者血压在入院30h内趋于稳定,脑出血患者血压在入院96h内趋于稳定.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要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TOAST分型和OCSP分型间血压无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入院时和入院后36h内血压.独立影响入院时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其中心脏病史与入院时血压成负相关.独立影响入院时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史.年龄与入院时舒张压呈负相关.独立影响7d内平均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NIHSS评分、伴发疾病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既往史评分.心脏病史与7d平均血压呈负相关.影响入院7d内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伴发疾病评分、入院NIHSS评分、心脏病史.心脏病史和年龄与7d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有自发性下降趋势.卒中类型及高血压史与血压呈正相关,心脏病史及年龄与血压呈负相关.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苏州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发病时间在24h内的3,12例脑卒中患者。连续观察7d血压,随访6个月死亡及NHISS评分情况。采用多元线形回归、COX生存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342例患者中脑卒中早期血压通常升高,16h下降明显,4h尤甚,48h趋于平稳。影响7d平均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高血压史、伴发病评分,影响7d内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高血压史、既往史评分、伴发病评分。7d内平均收缩压过高或过低早期死亡风险均较高。血压在140~160/70~80mmHg预后较好。血压变异程度与预后呈负相关。单位时间内血压变化越大预后越差。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处理应谨慎、缓慢。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失眠用药规律与配伍特点。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失眠病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繁项集、关联规则对其所用药物配伍进行分析。结果:在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用药上,使用频率最高药物前10位为夜交藤、合欢皮、郁金、黄芪、半夏、柴胡、甘松、白术、茯神、珍珠母。关联度最高的药对与药组分别为珍珠母→夜交藤,郁金、甘松→夜交藤,郁金、黄芪、合欢皮→夜交藤。结论:从脾胃论治失眠用药上以健脾养心安神为主外,还应当兼顾疏肝解郁。醒脾开郁是治疗此类失眠症的基本大法。

  • 标签: 失眠 脾胃 关联规则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对筛选出的547首处方进行分析,频次前3味的药物为酸枣仁、丹参、天麻,处方药物的核心组合为酸枣仁、丹参、天麻、郁金、夏枯草、珍珠母、竹叶、麦冬、茯苓。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对药14组。结论丁元庆教授治疗不寐经验丰富,养营血,祛邪气,安心神,调心肝,使阴平阳秘,神安而寐。

  • 标签: 丁元庆 不寐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活性、抗凝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40例急性缺血性早中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静脉血,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川活性(AntithrombinⅢ:α,AT—Ⅲ:α),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Fib(4.3±1.6g/L)高于对照组(2.9±1.4g/L),有统计学差异(P〈0.01),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AT-Ⅲ:α在急性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Fib升高,血液黏度增加,凝血活性增强及抗凝血活性降低。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neuronalceroidlipofuscinosis,NCL)为一组儿童最常见的遗传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10种不同的亚型,其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内可溶性或膜性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病理学特点为神经细胞内出现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黄色脂褐素沉积,伴随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脱失;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颗粒型、曲线体状、

  • 标签: 质脂褐素沉积 神经元 诊断策略 表现规律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