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02月期间,选取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对引发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出现三级医疗事故的案例最多,主要护理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足、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较差等。结论为了降低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需要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以及沟通能力,提升其工作责任心。

  • 标签: 老年危重患者 急诊抢救室 留观 护理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如何将急诊抢救工作效率进行提高。方法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意识与抢救技术,加强仪器、药品、物品的规范管理,将护理安全前后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保证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安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危重患者 抢救过程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抢救危重病人必须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在短短的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及时、恰当的处理可能将濒于死亡的病人抢救成活,反之,处理不当或延误时间,则可能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应当把抢救工作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点来抓。我们基层医院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始终坚持抢救第一,面临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资金短缺的现状,在人员、医疗仪器、药品的配备上,优先予以保证。经历无数次的磨练,近年来我们的抢救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我们在基层抢救的41例急危重患者的工作体会浅谈如下;

  • 标签: 抢救 急危重患者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RT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对22例ICU患者进行CRRT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我科22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RRT治疗配合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后,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中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CRRT 危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110”患者的疾病类别和就诊规律,探讨我院“110”患者疾病谱的构成梯次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10”患者2093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谱构成比顺序为创伤、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110”患者的疾病谱基本与一般急诊患者疾病谱大致相同。

  • 标签: &ldquo 110&rdquo 患者 疾病谱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在急救过程汇总,安全转移急诊危重患者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病情特殊且危机,危重患者往往在抢救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因此院内转运工作既是救治机遇又是救治风险,其关键在于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对指证及禁忌症的了解、转运人员及药品器械设备、转运全过程中的防范、观察及抢救工作等,诸多环节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危重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抓住宝贵的急救时机。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危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阿托品给药方式及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引起阿托品中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58例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34例采用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结果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具有恒量、恒速,用药量稳定的优点,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又可靠有效的给药方法。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 微量输液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实施效果,从而提高急诊抢救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加强急诊抢救室安全管理;加强护士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服务态度及护士礼仪的教育,塑造良好形象,在急诊抢救室实施创优质护理活动。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的开展,提高了急诊抢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了急诊抢救室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避免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活动的目的,真正实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 标签: 急诊抢救室 优质护理 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发达,居民出行率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生意外伤害的频率也不断增加,伤情不同的伤员被同时送往医院,给急诊科的正常有效接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伤患者作为急诊科收治的主要病人之一,往往伤情变化快,伤势严重,易发感染。大批创伤患者集中入院,加重了急诊科的接诊难度,影响到收治病人的效率。现代医学在抢救大批创伤患者,确保大批创伤患者抢救治疗以及提高创伤患者成活率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本文以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大批创伤患者为例,对伤员的伤情、接诊时间、救治效率、护理流程等进行了分析,意在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大批量创伤患者救治提供借鉴。

  • 标签: 创伤患者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急诊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洗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抢救的有机磷中毒33例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经急诊抢救,31例病情平稳后转至ICU,随访全部治愈出院,2例因送院时间过长而死亡。结论急诊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洗胃及救治,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重要。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洗胃
  • 简介:摘要针对危重病患者院内转运常见的护理风险,并根据护理风险因素制订恰当的安全护理措施。目的是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为抢救危重病患者争取时机,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安全转运危重症患者。

  • 标签: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手足口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1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紧急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由保持呼吸道通畅到纠正休克,到患者病情平稳后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隔离措施,一般护理等。结果18例危重手足口病患者经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后均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8天。结论手足口病危重症患者严重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给予有效及时的救治才可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手足口 危重症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危重病儿中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危重患儿采用胫骨骨髓腔穿刺输液.结果8例1次穿刺成功,2例2次穿刺成功,开通通道所需时间平均20~60秒,输液速度5~200ml/小时。结论骨髓输液在儿科院前急救及危重抢救中,可迅速建立液体通道,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骨髓输液 儿科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早期制定相应的护理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期间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94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调查,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这940例患者中,对心理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分别为病情与预后;诊疗技术与操作技能;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社会经济因素;家庭人际关系因素。调查发现患者的恐惧、焦虑、急躁不安、悲观失望、抑郁等因子明显升高。结论对抢救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抢救,提高治疗效果,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非常重要。

  • 标签: 急诊抢救室 护理对策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我科抢救室自2010年5月至今对3620名急诊抢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观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护士工作中存在问题。结果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认可情况由活动前84.7%提升到98.3%;护士工作中存在问题也明显少于活动前。

  • 标签: 急诊 抢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临床输液、输血、给药、急诊采血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急危重症的抢救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急诊抢救患者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液、随时用药抢救急诊采血化验的难题,并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认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急诊抢救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救治中应用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急诊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人的资料。结果108例急诊机械通气中,96例为一次插管成功,给予机械通气,成功率为88.9%;12例为二次插管后成功,机械通气,插管时间<5min。6例中毒予以气管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机械通气,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行机械通气后,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3例死于脑疝;40例猝死患者中,机械通气后12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1例溺水患者和8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行机械通气后抢救无效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急性左心衰11例均机械通气后收入ICU继续抢救。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诊危重病人的关键性步骤之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脑复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急诊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