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收集病例70例,其中高血压36例,同时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论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两者结合诊断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更客观,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临床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采用OCT联合B检查的效果。方法 择取二零二三年一月到十二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48例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所有患者均给予B检查、OCT联合B检查。分析检查效果。结果 联合检查的检出效果显著高于单独的B检查(P<0.05)。结论 OCT联合B检查在临床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的检出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术前 眼底检查 OCT B超检查
  • 简介:摘要微循环存在于各种器官组织,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若某一器官微循环障碍而得不到即时改善,将引起器官生理功能不能正常进行,就容易导致人体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乱以及疾病的发生。改善微循环主要通过有氧运动和合理饮食

  • 标签: 微循环 有氧运动 合理饮食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舒适体位的干预在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0年 1月 1日至 2014年 6月 1日 100例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另行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指导,并调整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出血、血肿、电极移位等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 36例产生烦躁情绪, 43例患者腰酸背痛, 5例患者有尿潴留, 6例患者出现便秘, 4例患者出现肩周炎;实验组仅有 1例患者产生烦躁情绪, 1例患者腰酸背痛,没有患者出现尿潴留、便秘、肩周炎症状;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对患者卧床体位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患者发生烦躁、腰酸背痛、尿潴留、便秘、肩周炎等症状,并且不会增加出血、血肿、电极移位等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舒适体位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舒适体位的干预在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0年 1月 1日至 2014年 6月 1日 100例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另行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指导,并调整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出血、血肿、电极移位等症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 36例产生烦躁情绪, 43例患者腰酸背痛, 5例患者有尿潴留, 6例患者出现便秘, 4例患者出现肩周炎;实验组仅有 1例患者产生烦躁情绪, 1例患者腰酸背痛,没有患者出现尿潴留、便秘、肩周炎症状;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对患者卧床体位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患者发生烦躁、腰酸背痛、尿潴留、便秘、肩周炎等症状,并且不会增加出血、血肿、电极移位等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舒适体位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其护理结果。结果6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好转58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好转率为89.2%。病情好转的5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院后生活均可自理,活动后无气促、心悸感,心律、血压、脉搏等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系统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及给氧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极佳。

  • 标签: 老年患者 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监测血管再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0±16.6)岁(范围30~86岁)。12例中伴糖尿病足者10例,糖尿病史(14.4±8.3)年(范围5~30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2例。12例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微血流成像结果并进行比较,包括新生侧支血管数量与部位、血管直径、浸润深度等。结果12例在接受治疗后均发现明显的围绕下肢知名血管的新生侧支,侧支数量(3.25±2.73)支(范围1~8支)。12例共发现20支知名血管有侧支建立现象,其中11例共12支跖动脉(dorsal metatarsal artery,DMA)周围发现侧支建立,2例共3支足背动脉(dorsal pedis artery,DP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共3支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A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各有1支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P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6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同侧下肢,2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对侧下肢,4例侧支建立于双侧下肢。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在临床应用中血管再生现象明显,微血流成像可有效反映新生血管侧支生成的情况。

  • 标签: 缺血后处理 诊断显像 侧支循环 外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其相应处理对策,以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心脏外科同期收治的127例行手术治疗患者,详细收集并分析该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探讨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以降低护理风险。结果经临床分析、归纳和总结可知,该组患者127台手术的手术室护理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有化学性因素创伤、锐器损伤、环境性损伤、其他损伤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心理负荷等。针对该研究结果,临床依据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给予其实施相应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管护理管理对策实施后,本组127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其他任何严重并发症,实施效果良好。结论各大医疗机构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涉及手术治疗与护理人员等两方面内容,故临床需重视并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并针对护理人员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处理对策,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性,护理管理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外科 手术室护理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孕妇中孕期运用彩筛查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检的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中孕期孕妇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从中挑选出110例患者,将所有孕妇依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其中选取常规检查B方案者为A组,而给予彩检查方案者为B组。检查后经统计对比两组效果的优劣。结果(1)诊断符合率B组诊断符合率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漏诊率A组漏诊率对比B组明显要高,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儿心血管异常的孕妇中孕期利用彩筛查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诊断符合率与漏诊率均优于B,建议在临床筛查中推广。

  • 标签: 胎儿心血管异常 彩超筛查 中孕期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分析其对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64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者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患儿相关症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治愈率以及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治愈率得到提高,再次住院率有所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 症状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宫腔镜清宫术治疗I型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60例I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选用妊娠物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选用床旁彩超声协同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对治疗结论开展较为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后1h、3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宫腔镜清宫术治疗Ⅰ型子宫疤痕妊娠,可显著减少治疗时长,缓解术后疼痛,治疗成效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

  • 标签: Ⅰ型子宫疤痕妊娠 床旁彩超监护 宫腔镜下清宫术
  • 简介:摘要B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且治疗RA、SLE等自身免疫病有效。MSCs可能是通过细胞外囊泡(EVs)的介导来影响B细胞,MSC-EVs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本文对MSCs及MSC-EVs对自身免疫病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B淋巴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关节炎,类风湿 红斑狼疮,系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进行测量,并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后,血压下降者32例(53.3%);血脂下降者27例(45.0%);血糖下降者19例(31.6%);某一生活方式改变者56例(93.3%)。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延缓疾病进程。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分区脑替代疗法治疗MR儿童疗效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MR儿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处理组,头穴组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替代疗法结合特教,普组采用常规脑疗法结合特教,对照组只接受特教,经6个月治疗,于疗前、疗后由专业评估师进行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1.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头穴组、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智力评估结果头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头穴组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结果均数都大于普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丛刺分区脑替代疗法对MR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优于普通脑,优于单独特教,头穴丛刺分区脑替代疗法作为无痛、无创伤性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头穴丛刺 超声波 智力障碍 殊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微血流成像技术观察横向骨搬移过程中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该技术在横向骨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7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选用微血流成像模式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第1跖背动脉血管指数、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血流量和Wagner分级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手术同侧与对侧均探及新生血管。末次随访时新生侧支数量为7.0(3.5, 9.0)支,与术前的1.0(0, 1.5)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第1跖背动脉血管指数(5.65±4.36)相比,术后1周(9.70±10.88)和术后1个月(9.22±5.46)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血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Wagner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例)较术前(2级1例,3级2例,4级14例)、术后1周(2级1例,3级5例,1级11例)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术后2个月发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而行截肢,1例因足趾发黑而行截趾。结论微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客观反映了横向搬移后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为病情的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确定了骨搬移过程中影像学的监测价值。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糖尿病足 血管造影术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胫骨横向骨搬移 血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