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抽取35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随机双盲法均分为每组175例,实验组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心肺康复训练,对照组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结果:对比2组患者组间数据,明显实验组干预1个月后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均更为理想,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开展心肺康复训练,对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存在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肺康复训练 COPD患者心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运动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神经发育学以及生物力学为治疗基础的,主要采取主动以及被动的运动方式,采取替代、改善以及代偿的方式,对患者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以及代谢进行改善,进而提升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肌力以及耐心,降低异常应力或者对患者施加更多的治疗盈利,对患者功能障碍以及躯体急性情况进行纠正。本研究将探究心肺康复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 标签: 心肺康复 运动训练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耐力(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也称为有氧能力,是了人体长时间从事有氧工作的能力,和心脏泵血功能、肺部摄氧能力、换氧的能力、血液循环系统高度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重视身体健康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心肺耐力以及慢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可通过运动的方式干预慢性疾病,近年高强度间歇运动受到大众的热爱。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运动 心肺耐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简单来说,心肺复苏就是在心跳和/或呼吸停止之后使其恢复的过程。首先是通过按压胸廓建立人歪心跳,并通过从病人的口腔通入气体的方法来尝试恢复呼吸,然后医务人员会将一根导管经口腔插入呼吸道内,使人工呼吸更为有效。有时还会对心脏进行电击,并经过静脉注入各种药物,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停止 医务人员 人工呼吸 静脉注入 呼吸道
  • 简介:摘要:旨在探讨高海拔地区消防指战员心肺功能的特点及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分析了高海拔环境下人体心肺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以及消防指战员在此环境下的心肺功能需求。指出了当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训练内容与方法的不适应性、训练强度与频率的不合理性以及训练效果评估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对策,包括优化训练内容与方法、制定科学的训练强度与频率以及完善训练效果评估体系。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旨在提升高海拔地区消防指战员的心肺功能水平,确保其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的安全与效能。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消防指战员 心肺功能 训练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下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氧代谢能力改善情况较优(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在治疗脑卒中中效果比较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氧代谢能力。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训练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80例稳定期COPD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为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心肺康复训练指导,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有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显著(均P

  • 标签: 老年COPD 稳定期 心肺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肺康复训练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肺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状况。结果: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经过心肺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后,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可有效提升和改善IPF患者的心肺功能,针对IPF患者在疾病初期,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获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肺康复训练 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跳绳训练对小学生心肺耐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研究发现,跳绳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的心肺耐力,其中心血管适应性、呼吸系统适应性和代谢适应性是主要的影响机制。为了有效进行跳绳训练,建议设计合理的训练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制定科学的计划,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监控进展。

  • 标签: 跳绳训练 心肺耐力 影响 机制 小学四年级
  • 简介:为探讨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不同恢复手段(积极性恢复和消极性恢复)对男子篮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将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消极性恢复组(PR组)和积极性恢复组(AR组),进行一次超大强度训练,训练后分别进行积极性恢复(50%VO2max蹬车运动)和消极性恢复(坐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时间为5min。分别于训练前安静时、训练后即刻以及训练后每隔1min利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电阻抗(TEI)(与中心血容量负相关)、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值(与心肌收缩力呈负相关)、每搏输出量/舒张时间(SV/DT)值(与心室充盈率呈正相关);用动态血压仪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用气体代谢仪测定摄氧量(VO2),计算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动静脉氧差(a-vDO2)。结果发现,与训练前安静时比较,AR组和PR组训练后即刻CO、SV、HR、SV/DT值、SBP、VO2和a-vDO2升高(P〈0.05),恢复期逐渐下降(P〈0.05);PEP/LVET值、DBP、MBP和SVR降低(P〈0.05),恢复期逐渐升高;TEI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恢复期第5分钟时,PR组CO、SV、HR、PEP/LVET值、SV/DT值、VO2和a-vDO2明显低于AR组(P〈0.05),SVR高于AR组(P〈0.05),SBP、DBP、MBP和TEI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果说明,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心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消极性恢复,而消极性恢复并未造成心血管系统明显异常。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 超大强度训练 血液动力学 男子篮球运动员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肺部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生活、工作、睡眠中均受其影响。COPD患者(稳定期)主要以常规治疗为主,但在不良诱因刺激下多数患者病情会缓慢进展,甚至诱发器官衰竭。临床研究表明,对COPD患者(稳定期)实施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可以改善其肺功能状况,减少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目前,临床诸多研究文献认可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COPD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故此,文章将从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概述与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及肺功能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心肺康复运动训练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肺功能 COPD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肺骤停院前心肺复苏抢救的抢救方法和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肺骤停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院内心肺复苏抢救,观察组患者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3.33%,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为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有效提升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可通过完善急救网络、普及急救知识以及规范和完善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流程,临床进一步推广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提升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院前心肺复苏抢救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老年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科接诊老年冠心病病患3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心肺功能。结果:针对二氧化碳通气当量,研究组(26.43±2.15)%,比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就医的90例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范围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系统心肺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耐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系统心肺康复训练,有利于增强运动耐力。

  • 标签: 系统心肺康复训练 冠心病 运动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