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康斯特保护(HTK)在老年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心肌灌注HTK,对照组心肌灌注冷血停搏,测定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部分病例取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多巴胺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两组cTnI、CK-MB、BNP分别于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至术后2小时达到高峰,与阻断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显示HTK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优于冷血停搏组。结论HTK对老年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心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利于术后早期心功能恢复,方法简便,适用于心肌阻断时间长老年的患者。

  • 标签: 康斯特保护液体外循环老年患者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心肌缺血患者的术中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0例全身麻醉患者且心电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变化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参附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切皮后静脉滴注参附注射1-2ml/kg。Ⅱ组静滴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分的ST段及HR的变化情况。结果Ⅰ组患者ST段异常明显好转HR减慢。结论参附注射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本研究探讨参附注射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例Bretschneider停跳应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心肌保护经验。方法标准体外循环手术,主动脉根部荷包缝合,插入F12~14号静脉穿刺针,主动脉阻断之后,注入4℃冷Bretschneider心肌保护30ml/kg,必要时追加少量至心电活动消失。本组病例,总转流时间106.54±45.51min,心停跳时间81.46±41.10min。结果20例主动脉开放后均自动复跳。结论此方法装置、心肌保护为销售产品,使用安全简单。本院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婴幼儿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Bretschneider停跳液
  • 简介: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梗死疾病模型,比较用药组和模型组心电图J点、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心肌梗死百分率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参芎葡萄糖注射能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降低结扎冠状动脉导致的大鼠心电图J点升高,减少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心肌缺血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定义,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可以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法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调节体内的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性休克
  • 简介:目的观察并比较丹红注射对经皮冠状动脉直接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方法诊断符合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治疗组(丹红组)和对照组,持续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心肌的纵向应变(longitudinalstrain,LS)和径向应变(radialstrain,RS),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症状、心电图变化、住院期间死亡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共入选71例患者,丹红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术后3d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CK、CK-MB、cTnT)峰值及治疗14d后BNP、ET-1比较,丹红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F、LS、RS、ST段的回落(ST-segmentresolution,STR)≥70%的比例,丹红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期间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丹红组有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脉微循环、减少梗死心肌、保留左室收缩功能、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发作。这些作用可能与ET-1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益心口服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改良Simpson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及益心口服大中小3个剂量组。采用二亚硫酸钠造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含量,观察益心口服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缺氧模型组心肌细胞变大,折光性差,胞核暗淡,细胞LDH和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细胞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益心口服各剂量组SOD活性增加,LDH和PK含量增加,而MDA含量降低(P〈0.05)。未见剂量依从性。结论:益心口服通过抗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需比等来减少缺氧心肌细胞损伤。

  • 标签: 益心口服液 心肌细胞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激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观察赤苷脉通注射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用心外膜标测法测定心肌梗死程度,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赤苷脉通注射(4,2,1mg·kg^-1)减轻犬冠脉结扎所致ST段升高总mV数,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LDH、CK活性的升高。结论赤苷脉通注射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赤苷脉通注射液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评价诺新康注射对脓毒血症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血症模型,尾静脉连续给药18d,观察给药后各实验组大鼠的存活率;SD大鼠进行CLP手术后每日尾静脉给药一次,于术后28、52、76h观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测定白介素-1(IL-1)、IL-6、IL-10、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GMB1)、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及脑尿钠肽(BNP)等因子的水平。结果:大鼠连续给药18d,诺新康注射能显著提高脓毒血症大鼠的生存率;大鼠连续使用诺新康3次后,治疗作用进一步体现,表现为较为全面地改善左心功能指标,显著降低除IL-1及IL-10以外的所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P〈0.01)。诺新康的治疗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心肌病理学分析的结果亦支持这一治疗特点。结论:诺新康注射对脓毒血症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在连续用药3次后效果最好。

  • 标签: 诺新康注射液 脓毒血症 心肌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心肌缺血治疗过程中多种血管再通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MRI)问题亦日趋突出.因而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措施,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缺氧损伤 复氧损伤 心肌保护 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氧联合红花注射在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红花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对照组给予红花注射等常规改善循环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7%,对照组为50%。结论高氧联合红花注射可使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细胞氧供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高氧液红花注射液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果皂苷注射(IGF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12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同时测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IGFS对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损伤120min大鼠,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LPO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能使血浆ET、AngⅡ、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亦可使心肌梗死及非梗死区FF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IGF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及AngII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 标签: 人参果皂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清酶 心肌代谢 自由基 血管活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极化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滴10%氯化钾10ml,普通胰岛素8u,10%葡萄糖或5%葡萄糖500ml治疗。结果经治疗3天,各种房性,室性收缩明显减少,一周后消失。Ⅱ度Ⅰ型传导阻滞16例,室早合并Ⅱ度Ⅱ型7例,治疗10天后消失,S-T段异常,Q-T间期延长等改变恢复较好。结论极化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较好。

  • 标签: 极化液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ditis,VMc)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补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极化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极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ST段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极化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极化液 心肌缺血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已被人们所证实,镁缺乏能促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近年来,临床上用镁盐治疗AMI获得了显著效果。除常规治疗外,我们将MgSO4加到极化(MgGIK)中治疗AMI,并与普通极化(GIK)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常规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AMI 含镁极化液 临床研究 镁缺乏
  • 简介:目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低、中、高3个剂量组。梗死模型组和熊果酸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4h,假手术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冠状动脉。熊果酸组在术前4h分别给予熊果酸4、8、12mg·kg-1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梗死模型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注射腹腔注射。观察熊果酸对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形态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及血栓素B2(TXA2)水平,以及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影响。结果熊果酸预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形态改变,下调血清中LDH、CPK、LPO、MDA含量以及血浆中TXA2和心肌梗死区和非梗死区FFA含量,增加血清中CAT和GPx以及血浆中PGI2含量。结论熊果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熊果酸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