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效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状况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所接收的82例产妇,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下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孕妇及婴儿的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产前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输液的80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根据问卷调差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前后的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应用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恐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急诊 输液患者 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中,给予姑息护理措施后,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对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姑息护理措施,包括癌痛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并发症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中,采取姑息护理措施后,减轻了患者在身体上的疼痛,缓解了在心理上的不良情绪,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肺癌晚期 姑息护理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有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高血压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时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与对照组同期,(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对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会理,研究组32例,采用姑息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姑息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姑息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近视激光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6例近视激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73例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等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近视激光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护理干预 近视激光手术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焦虑评分、CSES自我效能以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30.02±5.19)分,CSES(24.23±4.26)分,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率为95.00%,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手术配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外科 心理状况 自我效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关爱干部心理健康,了解绵阳地区干部心理健康需求状况。方法我们依据以前的经验设计了问卷对绵阳参加党校培训的干部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回收问卷结果参与调查的360名干部。结论调查显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中非常必要。

  • 标签: 绵阳地区 干部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小儿白血病病人不良心理状况的可靠方法,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小儿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实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改善白血病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临床针对小儿白血病患儿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小儿白血病病人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评价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随机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经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如SDS和SAS,差异显著(P<0.05);应用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肝硬化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心理指标,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方法对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首次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化疗护理常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每日2次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每次时间30-40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AS和SDS得分情况均较入组时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UPPH总分和各纬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况,提升自我效能,增加化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肺癌 化疗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 自我管理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况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单纯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孕不育 心理状况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及自我认知状况影响。方法对两组护士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人文关怀与心理保健指导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群体心理素质训练。结果观察组在通过常规训练与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后,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好转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而通过群体心理素质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认知状况,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体心理素质训练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及自我认知状况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群体心理素质训练 急诊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有效率为73.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减少心理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2例,采用一般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患者52例,采用一般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住院天数、满意度评分及其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后焦虑情绪评分、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及其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式降低了宫外孕患者的焦虑以及住院天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宫外孕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的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8,P=0.970);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下降(t=11.080,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634);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1,P=0.99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下降(t=5.442,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6,P=0.243)。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系统护理干预在宫外孕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宫外孕 系统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