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的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的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的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的温差。

  • 标签: 烧结多孔管 T槽管 沸腾 强化传热 轴向温差
  • 简介:分形论是当代兴起的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地阐述了分形论形的特征,解释了几何学中的维和物理学中的量纲的不同涵义.把分形论分数维的概念扩展应用到沸腾传热中的非线性问题的分析中,结合沸腾传热的操作特征和基本原理,以沸腾传热中的推动力△Tsat作为一个动力学维,进行了q-△TDfsat的标绘;对Df的物理意义作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沸腾传热 物理学 非线性问题 几何学 非线性科学 分形
  • 简介:以间隙为1.0mm和1.5mm的环形狭缝通道中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过冷沸腾起始点热负荷的主要因素,给出了计算环形狭缝通道中流动沸腾传热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经验关联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该关联式可以用来预测实验范围内的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热负荷.

  • 标签: 狭缝 过冷沸腾 起始点 经验关联式 传热学 传热系数
  • 简介:介绍了泡沫金属的结构特性,总结了泡沫金属中池沸腾的气泡生长速度、气泡直径和气泡生长现象等传热特点,以及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孔密度等参数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并指出了泡沫金属中沸腾传热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泡沫金属 池沸腾 传热性能
  • 简介:试图从理论上分析添加铁磁性颗粒流体的沸腾传热特性,具体讨论了磁场梯度与重力相同、相反以及垂直三种情况时磁场对沸腾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在磁场梯度与重力方向相同时,在磁场力达到一定程度的"铁磁流体"中可能不再有气泡产生;在磁场梯度和重力方向相反时,会创造一个相应于微重力的环境;而磁场梯度和重力方向相垂直时,气泡的形状和脱离的路径会有变化.

  • 标签: 沸腾传热 铁磁性颗粒 表面张力 磁场强度 蒸气泡
  • 简介:首次对竖直矩形窄缝内的汽液分相流动区提出一维两相同向分相流动沸腾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不同质量流速下液膜厚度变化和沸腾传热系数等结果.沸腾传热系数的模型预测值初步与已有实验关联式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偏差在士14%;从而证实了液膜导热是竖直矩形窄缝内汽液分相流动区沸腾传热的主导机理.

  • 标签: 矩形窄缝 两相同向分相流动 沸腾传热 传热学 传热系数
  • 简介:在一水平圆形加热表面上通过实验考察了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时CaCO3垢的生成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的初始阶段沸腾传热系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稳定降低的趋势,而且在初始阶段出现了负污垢热阻现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过冷池核沸腾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饱和池核沸腾传热系数.在分析污垢的生成和生长影响表面活化中心的基础上,对污垢的形成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

  • 标签: CaCO3垢 池核 沸腾传热 表面活化中心 机理分析 碳酸钙
  • 简介:文章介绍了纵向涡强化传热的基本原理以及涡发生器的种类和功能,并从试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两个方面对纵向涡强化传热研究进行了论述;通过比较试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认为现阶段需要加强纵向涡强化传热计算机模拟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对纵向涡强化传热机理的认识和促进纵向涡强化传热技术的工业应用。

  • 标签: 纵向涡 涡发生器 强化传热 强化传热技术 计算机模拟 强化传热机理
  • 简介:为了改善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预测方法,利用核态沸腾项和对流换热项的叠加原理建立了新的预测关联式.基于收集的大量实验数据和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分析螺旋管几何参数和实验参数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将已经建立的关联式分为2类,并用大量实验数据对其进行计算.为了考虑复杂管道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在新建立的螺旋管内流动沸腾传热预测关联式中引入了Dn因子.采用以R134a为介质的螺旋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计算新关联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新的预测关联式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可以用于螺旋管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预测分析。

  • 标签: 螺旋管 流动沸腾 传热系数关联式 传热
  • 简介: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基本定态解出发,通过Boussinesqu假定及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导出广义的奥尔-索末菲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低雷诺数下库特流失稳、实现Benard对流强化传热的临界瑞利数Rac。计算结果表明:库特流Benard失稳所需的临界瑞利数Rac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存在参考雷诺数Rer,当Re大于Rer时,Rac随Re变化很慢,此时,增大Re不能明显降低Rac,流体的传热量也不会随Re的增大而增加。

  • 标签: Boussinesqu假定 线性稳定性分析 Benard失稳 强化传热
  • 简介:摘要:换热器作为一种热量传递设备,目前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因具有结构坚固、适应性强、可回收利用热能等优势,所以应用最为广泛。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大力倡导能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下,换热器作为能源利用的关键装置,其强化传热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以管壳式热换器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强化传热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管壳式 热换器 强化传热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的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的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的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摘要:在制冷还有机械等多个领域,高黏度流体传热均有广泛应用。如高黏度食品灭菌;传动设备润滑油冷却;反应釜内热量移除;高黏度原料加热或是冷却。上述过程均和热量交换直接挂钩。可见,高黏度流体传热在现代工业中有突出的地位。但是,高黏度流体传热强化时普遍出现传热系数小、压降大的问题。如何提高传热系数,减小压降,这是传热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综述高黏流体传热强化及其进展。

  • 标签: 管壳式换热器 高黏流体 传热强化
  • 简介:摘要: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行业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在加热炉中燃烧能源时,一方面要求改善加热炉的升温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减少炉内的燃料的损耗率。本文主要阐述了管式加热炉的基本特性及使用,并总结了管式加热炉的主要传热方法,并根据其因素加以优选,进而提高了传热,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加热炉内的加热效果,也极大的节省了能耗。并提出了强化管式加热炉传热的方法,通过强化传热,可以提高管式加热炉加热能力。

  • 标签: 管式加热炉 传热 效率 提高
  • 简介:为揭示不凝结气体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MWCNT)纳米结构表面核态池沸腾过程的影响,使用气体沉积法(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在硅表面制作MWCNT纳米结构表面,并使用光滑硅表面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操作中,将驱气前后的工作液体应用于两种表面的池沸腾实验,传热表面过热度控制在0.O~35.0℃,工作液体过冷度分为40.0和50.0℃。实验结果表明,液体中含气量的变化对MWCNT纳米结构表面影响较小,而对光滑硅表面的影响较大;对比硅表面,MWCNT纳米结构表面能够有效提升沸腾传热效果,对于驱气后的工作液体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MWCNT纳米结构表面 不凝结气体 核态池沸腾 热流密度 过热度
  • 简介:目前,换热设备正朝着大型化、高效率、高合金化、低温差和低压力损失方向发展。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结构紧凑和强化换热的新型换热器开发日新月异。模型化技术和强化传热技术的开发构成了换热器发展的高技术体系。

  • 标签: 传热技术 化强化 发展模型
  • 简介:在统观模型框架内,采用k-ε模型对带人为粗糙度冷却通道内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脉动物理量分布,并比较了人为粗糙度冷却通道与光滑通道的数值模拟结果.基于数值模拟所提供的详细的流场信息,研究了人为粗糙度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揭示了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的机理.本研究可为改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人为粗糙度冷却通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人为粗糙度 传热 数值模拟
  • 简介:通过对大型空分设备中关键热交换设备之一——主换热器一系列数据对比,从设计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效率,尽可能解决空分设备大型化所面临的因换热效率不高而只能靠增加传热面积所带来的换热单元个数增多、管道布置复杂及气流分配不均匀等新问题,为实现空分设备大型化奠定基础。

  • 标签: 板翅式换热器 换热效率 传热面积 翅片 导流片 阻力
  • 简介:摘要:纵观许多研究者对强化管的研究一般只是对单独的换热元件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研究,设计者发现这些强化元件所组成的换热器却没有呈现出研究者所描述的高效性能效果,经分析这是由于各强化管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所组装成的整体换热器存在着局部结构上的差异,是无奈的也是无可避免的。正是因为这种局部结构的差异使得各强化管无法充分展现出其个体所呈现出的优秀性能,或者造成强化管独立个体和组装成整体换热器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总阻力等的表现都差别很大。出现了设计者因这种现象而造成了困扰而弃用的现象,降低了实际工程应用价值。为了给采用强化管的设计人员提供更加精确的设计依据,提高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对三维管换热元件和其它几种高效换热元件根据自身特点所组成的整体结构换热器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研究不容忽视。

  • 标签: 强化管 传热 对流
  • 简介:以R113为工质,对双面强化传热管及由相同尺寸的坯管加工而成的25矢/英寸之低肋管进行冷凝传热对比试验,并用威尔逊分离法求得管内、外给热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质,相同冷却水量,水温的操作条件下,前者的总传热系数比后者大50~66%,其中管外冷凝给热系数高出50%以上,管内给热系数高58%以上,且在相同冷却水量下流经双面强化传热管的冷却水之压降比低肋管还要小。

  • 标签: 肋管 强化传热 总传热系数 冷却水量 对比试验研究 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