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在体育训练中,弹力带是一种十分方便的辅助用具,弹性良好,色彩鲜艳,但就是这样平平无奇的弹力带,却可以在实际运用中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弹力带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实际训练中,还需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如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弹力带就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将弹力带与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后续更高成绩的获取奠定素质基础。

  • 标签: 田径 运动训练 弹力带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初中生的体能训练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训练方式过于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体发展特点,创新立定跳远的教学方法,促进立定跳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弹力带环训练 立定跳远 中考成绩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弹力带联合艾灸干预中年女性肩周炎的疗效,探讨艾灸中加入运动疗法训练可否加强其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为改善中老年人肩周炎提供可行的运动康复建议。方法: 20例中年女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以艾灸干预,每日1次,4日/周,共干预9周;试验组:艾灸干预方法同对照组,艾灸干预联合弹力带训练。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干预前后的数据使用文献资料查找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照试验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中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评分,肌力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弹力带训练,艾灸,中年女性,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20.1-2022.1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血栓弹力图指导下的为研究组,常规凝血检测指导的为常规组,对两组分别干预后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住院时间、病死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再次出血率研究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血液制剂使用量比较上,研究组的用量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血栓弹力图用于临床输血中,会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值得运用。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临床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院期间,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5d的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time,R)、血细 胞 凝 集 块 形 成 时间(kineticsofclot development,K)、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及α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d时R和K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A 和α角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防护头套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气管插管中的防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80例医护人员,根据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自制防护头套组组和常规防护组。自制防护组(40例)在采取常规防护措施基础上,加穿自制头套。常规防护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套装,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自制防护头套组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防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防护头套组的医护人员满意度与常规防护组相比较,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在常规防护的基础上,加穿防护头套,能够有效预防外界感染源,杜绝交叉感染,提高医患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应用和探讨。

  • 标签: 防护头套 气管插管 呼吸道 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等方面的相关性以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急诊ICU及急诊内科病房收治的147例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行炎症指标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同时行APECHEⅡ评分,根据APACHE Ⅱ评分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观察不同组间血栓弹力图的差异;在脓毒症患者中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价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重度的脓毒症较轻度的脓毒症其α角减小(P=0.015)、K时间延长(P=0.015),最大血块强度增强(P=0.045)。脓毒症死亡组的K时间明显大于存活组的K时间。当K时间≥2.2 min时(敏感度为77.27%,特异度为95.20%)脓毒症发生死亡的风险最大(P<0.01);结论重度脓毒症患者表现明显的低凝状态,K时间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预判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障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形弹力胶布与普通宽纸胶布对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具体差异,探索“H”形弹力胶布的实际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使用形式。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21年9月-2022年3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共计158名患者之中,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疾病调查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50人。对照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宽纸胶布,观察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H”形弹力胶布。结果:“H”形弹力胶布的使用天数普遍较长,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形弹力胶布具有固定能力强、使用舒适感较为明显、弹力较高等诸多优势,可以采用“H”形弹力胶布固定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出现位置偏移问题以及其他使用问题。

  • 标签: “H”形弹力胶布 胸腔闭式引流管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特征及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青海红十字医院 2019 年7月-2021 年7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 60 例纳入研究,根据高原居住时间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长期在高原居住的观察组(n =30)、初到高原的对照组(n =30)。术前及术后 3 h 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血常规、血栓弹力图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 3 h 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RBC)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西宁地区 术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IPPFE)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至2021年收治的5例IPPFE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 30~70岁,均经病理证实,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以“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为中文关键词,“pleuroparenchymal fibroelastosis”为英文关键词,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以及PubMed 数据库检索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5月30日。阅读相关文献,总结IPPFE的临床特点。结果5例 IPPFE患者从出现咳嗽气喘至诊断时间为9个月至3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侧胸膜增厚,双上肺及胸膜下为主的实变影,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或外科肺活检病理表现为特征性的胸膜及其下区域内密集分布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染色阳性,符合IPPFE。1例患者经小剂量激素治疗,2例患者未给予特殊治疗,2例患者口服吡非尼酮治疗,3例患者病情稳定。文献检索获得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229 篇,除外综述,资料不详及无病理诊断结果的文献后,最终对305例患者的进行总结。结论IPPFE的病理表现独特,但临床报道较少,可能存在漏诊或误诊,需要提高对IPPFE 特征的认识,对指导临床和治疗、判断预后非常有益。

  • 标签: 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外科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疑似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怀疑为急性VTE的普通住院患者752例,按是否确诊VTE分为VTE组103例,非VTE组649例。比较2组静脉血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TA:)、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指标;比较TEG参数[反应时间R值(R-time)、血块形成时间(K)、血块生成率(Angle)、最大血栓振幅(MA)、预计最大振幅后30 min的振幅衰减率(EPL)、实际最大振幅后30 min的振幅衰减率(LY30)、血块强度(G)、凝血系数(CI)、振幅30 min后的振幅(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诊断VTE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和D-二聚体对患者VTE的诊断价值,并将TEG参数R-time、K、Angle、MA、ELP、LY30、G、CI和A与血凝指标PT、INR、PTTA、FIB做相关分析。结果VTE组PLT、PT、FIB、APTT均高于非VTE组,D-二聚体低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TE组Angle、MA、CI和A指标均高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APTT、R-time和Angle是诊断VTE有价值的检测指标。VTE患者中血栓弹力图指标中Angle值、MA、G、CI、A均与FIB呈正相关(r值分别0.25、0.57、0.60、0.22、0.55,P值均<0.05)。结论TEG指标中Angle值、MA、CI和A升高的患者易发生VTE。D-二聚体、APTT、R-time和Angle是诊断VTE有价值的检测指标,当D-二聚体临界值为888 μg/L和MA临界值达到67.55 mm时对VTE的诊断和预测具有更好的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血栓弹力描记术 凝血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科住院患者接受弹力带抗阻训练后对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老年科住院患者取样65例, 入院时间2020.06-2021.08,顺序编码分组 ,行常规运动训练(n=33,参照组)和弹力带抗阻训练(n=32,试验组),比较SPPB得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PPB 总分(8.94±0.52)分,比参照组(8.57±0.48)分高,P<0.05。4m步速(5.16±0.28)s,比参照组快,全足距站立(7.54±0.23)s,比参照组久,P<0.05。试验组5 次起坐(14.58±0.19)s,与参照组(14.55±0.23)s相近,P>0.05。结论:在改善老年科住院患者平衡能力方面,弹力带抗阻训练具有理想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平衡能力 老年科住院患者 训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21年6月~2022年6月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自动弹力线套扎术)与对照组(30例,传统外剥内扎术)。分析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应急指标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P<0.05);临床指标对比,(P<0.05);应急指标水平对比,(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可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应急指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 混合痔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出现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临床资料,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肺功能、胸部CT、诊断及治疗方面阐述PPFE的特点。PPFE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预后差,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肺移植是患者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闭合与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顾研究,将采取闭合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对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弹力钉 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患者在输血治疗中应用血栓弹力图对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患者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救治以及输血治疗,并分别于输血治疗前后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和血栓弹力图检查,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凝血阳性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输血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输血前后血栓弹力图检查凝血异常率均高于凝血四项检查的凝血异常率(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性失血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而言,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查比常规的凝血四项检查更具应用价值,可为制定输血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严重创伤失血 凝血四项 血栓弹力图 输血治疗 凝血异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