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正>珙县悬棺岩画,主要集中在洛表乡麻塘坝,分布在麻塘坝东西两侧长约5公里的山崖上,岩画大部份以朱砂作颜料,画面呈朱红色,少数系白色和黑色颜料绘成,共有各种图像200多个。内容非常丰富,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动物画,以及一些图案符号等。岩画大部份绘于悬棺周围的岩壁上和岩洞内,虽经长期风雨浸蚀,仍色彩鲜艳,清晰可见,其画面古朴,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岩画与悬棺的关系,1974年,四川省博物馆从邓家岩、白马洞两处崖壁上取下10具棺

  • 标签: 都掌蛮 岩画 珙县 悬棺 兴文县 塘坝
  • 简介:榆木山因其水草丰美、山势绵延、地形复杂而成为“甘州回鹘”时期裕固族可汗的皇家牧场、成为历代游牧民族放牧的沃土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点。榆木山岩画的内容、风格及手法别具一格,对于研究古代民族的历史、生态、文化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榆木山岩画的内容 意义 保护
  • 简介:野麻黄河岩画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境内的米家山脉大浪山东麓、黄河西岸的红山峡谷中,东距水泉镇水泉村(国道109线)15公里.南距红山峡口黄湾下村8公里。岩体为红砂岩,面南背北,势随山坡,与山体间有裂缝;

  • 标签: 白银市 岩画 黄河 平川区 河西
  • 简介:一、地理位置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民勤、武威,西迎山丹,南依肃南、青海门源县,北与金川区接壤。牛蛙山位于县城新城子镇赵定庄村西南5公里处,紧随祁连山北缘,北距县城约20公里,南距312国道约10公里。这里山势陡峭,险峻挺拔,位于东经N:38°39′58″;E:102°43′37″,海拔2010米。

  • 标签: 永昌县 牛蛙 岩画 312国道 河西走廊 地理位置
  • 简介:  辽阔的达茂草原,东与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接壤、西与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前旗毗连,北接蒙古国,南靠阴山.达茂草原富饶而美丽,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畜牧的天然牧场.考古调查研究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生存.之后,猃狁、柔然、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先后在这里驻牧,并创造了出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民族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达茂草原上的岩画,就是这一文明的真实写照及信息载体.……

  • 标签: 探寻达 茂草原 草原岩画
  • 简介:近十几年来,先后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的白岔河流域、砧子山、西拉木伦河两岸共发现岩画14处,59组,250余个单体画面,克什克腾地区已成为我国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克什克腾旗岩画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 简介:<正>继克什克腾旗白岔河流域岩画发现之后,我们又先后在赤峰克什克腾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发现两处岩画,现将调查报告如下:1.黑山头岩画岩画位于克什克腾旗新井乡。东北距大浩来栅子店小队1公里,南距西拉沐伦河0.5公里。岩画刻画在黑山头东部南侧半山腰的三块黑褐包砂石上,可划分成三个区。Ⅰ区:岩画磨刻痕迹明显,线条生动流

  • 标签: 阴山岩画 克什克腾旗 赤峰地区 阿鲁科尔沁旗 调查报告 流域
  • 简介:甘肃黄河岩画是甘肃黄河流域岩画的统称。自1976年靖远吴家川岩画发现至今,在白银市所辖平川区、景泰县、靖远县境内发现多处岩画。其中,临近黄河河道的岩画有六处。本文以黄河岩画为名,就其发现和研究情况加以综述,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标签: 黄河流域 岩画 甘肃 靖远县 平川区 白银市
  • 简介:在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就在有着"世界第三大沙漠"之称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分布着先民们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岩画。这些岩画分布地点繁多,而以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分布的岩画最为密

  • 标签: 创作艺术 北方民族 山岩画
  • 简介:一、关于岩画作者的族源从地理位置上看,仙居地区处于古代瓯越族的分布范围之内,岩画的作者,笼统地说,是瓯越先民,当然也不会错。但若对仙居地域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古学观察,同时根据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的记载,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目前新发现的仙居岩画群,都位于海拔3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里,而且分布范围遍及全县东南西北各个区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标签: 瓯越 分布范围 浙江仙居 深山密林 内陆腹地 宁绍平原
  • 简介:华南是我国古代诸多土著民族的重要聚居之地,自传说时代的苗蛮集团,商周时期的“七闽”、“八蛮”.直至战国秦汉以来在文献中出现的“百越”族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主要分布于现苏南和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市以及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的部分地区。

  • 标签: 华南 集会 社群 岩画 早期 土著民族
  • 简介:岩画是古代先民刻绘在岩石上的图画,被人们喻为形象的史诗,艺术的画卷.它用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记录了人类社会由荒蛮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讲述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 标签: 包头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 岩画精品
  • 简介:浙江地区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上被视作岩画的空白点。200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山麓发现岩画,打破了浙江无岩画的局面。之后几年内,仙居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岩画点。浙江省文物局将仙居的各个岩画点整合、打包为"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向国务院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予以正式公布。

  • 标签: 浙江仙居 浙江地区 朱溪 调查简报 方岩 越族
  • 简介:2007-2009年巴彦淖尔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阴山岩画抢救性普查工作.在三年中,普查队员对巴彦淖尔市境内的每一幅岩画进行了编号、照相、线描、文字描述、定位等规范化操作.并对其中可作拓片的岩画制作了拓片.

  • 标签: 拓片 制作 阴山岩画 普查 巴彦淖尔市 规范化操作
  • 简介:贺兰山岩画是视觉语言的具体表述,在这一表述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无论是从被视知觉感觉到或经验到的意义和物体或现象来看,还是就贺兰山岩画自身生存的具体语境而言,整个贺兰山岩画视觉语言系统都可以被区分为独体岩画和合体岩画两个子系统。前者指内部有着一定结构关系的、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相对完满自足的单个岩画形式,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岩画形式结构的、相对独立存在的岩画形式。

  • 标签: 贺兰山岩画 视觉语言形式 独体岩画 合体岩画
  • 简介:我国岩画源远流长,大约从3万年前直至近代均有制作。贺兰山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宁夏平原西北部,自上古以来,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西戎、匈奴、羌氐、鲜卑、突阙、党项、蒙古等民族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游牧狩猎。而贺兰山,宛若一道天然屏障,

  • 标签: 岩画 族长 匈奴 贺兰山 党项 狩猎
  • 简介:狩猎岩画是我国北方岩画中一种非常流行的题材,从已发现的大批狩猎岩画中可以看出,在远古时期,我国北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以狩猎经济为主的时期.内蒙古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巴丹吉林岩画中狩猎场面占有相当比重,这些岩画记载了我国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向我们传述了远古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宗教信仰等信息,反映了草原猎牧人由狩猎经济发展为畜牧经济的历史足迹.

  • 标签: 内蒙古地区狩猎 狩猎岩画 试析内蒙古地区
  • 简介:<正>1991年7月,内蒙古察右后旗文物管理所在阴山北麓乌兰察布盟东北部和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接壤地带,发现一批青铜时代岩画和明清石刻。察右后旗西邻四子王旗,北与苏尼特右旗交界,三旗相连地带为低山丘陵区,宜农宜牧。据当地老牧民介绍,在他们记事时,这里曾是涧水奔流、山榆茂盛、牧草茫茫、野兽出没、能狩宜牧的好地方。后来由于人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新发现 察右后旗 岩画 乌兰察布盟 低山丘陵区
  • 简介:花山岩画区的危岩体的存在严重危及古岩画的保存和游客的安全,使得旅游业遭到重创。为了对区内危岩体状态做出评价,并为其后期治理工程提供依据,通过对岩画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病害成因的调查,结合危岩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分析得出了区内危岩体崩塌破坏的三种模式为倾倒式崩塌、错断式崩塌和拉裂式崩塌,并提出了不同破坏模式的力学模型。应用极限平衡法对不同破坏模式的危岩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出区内危岩体大部分处于欠稳定状态,须进行治理。最后提出了危岩体的防治原则与措施。

  • 标签: 危岩体 崩塌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