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TM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5%乙酸铵溶液(10∶90),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苯甲酸、水杨酸分别在0.082~0.660μg、0.037~0.3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回收率分别为99.8%,99.3%,RSD为0.1%、0.4%。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 苯甲酸 水杨酸 含量测定 RP-HPLC
  • 简介:摘要目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实验组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常规组的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急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具有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并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偏头痛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氨基苯砷酸(PABAA)及其氧化物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物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二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试剂,反相离子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物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物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对氨基苯砷酸 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计 光谱特征 色谱行为 砷化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C)氨基脲 (SEM)致小鼠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50只 SPF级成年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 5组:溶剂对照组、 SEM染毒组、 SEM染毒 +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上午 SEM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均灌胃同剂量( 56.25 mg/kg.bw) SEM溶液;下午低、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分别按 25、 50、 100mg/kg.bw剂量灌胃 PC溶液,每天 1次,实验时间均为连续 8周。末次染毒 24h后,麻醉取血后处死小鼠,分离小鼠胸腺、脾脏计算其脏器系数,测定各组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 SEM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 PC保护组小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均有升高( P<0.05);经不同剂量 PC分别保护后小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PFC、 SI和 NK细胞活性均较 SEM染毒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 PC剂量的增加呈剂量 -效应关系,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原花青素氨基脲染毒小鼠致免疫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效果,其中以高剂量原花青素致其免疫损伤的修复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原花青素 氨基脲 小鼠 免疫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手术中输注18-氨基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全麻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于麻醉诱导开始时,对照组输注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输注等量的18-氨基酸。比较两组各时点体温、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各时点,两组患者体温值均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观察组体温回升明显较快,P<0.05。在血糖值上,两组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结论麻醉手术中输注18-氨基酸可发挥一定保温效果,从而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寒战,但该药可能导致血糖提前升高,因此临床需注意患者血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 标签: 麻醉手术 18-氨基酸 体温 血糖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手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支链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烧伤总面积大于30%、Ⅲ度面积大于10%TBSA、年龄12~50岁的重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伤后3d内切痂植皮,rhGH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晚皮下注射rhGH(0.3U/kg),共10d.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0、14d清晨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观察生长激素(GH)、支链氨基酸指标和患者尿3-甲基组氨酸(3-M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GH浓度较正常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3d起rhGH组血清GH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尿3-MH的排出量均有增加,但对照组显著高于rhGH组(P<0.05).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术前及术后第1天低于正常值,rhGH组术后第3天、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升高,分别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自术后第7天开始rhGH组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GH组血中GH浓度与尿3-MH排出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rhGH,可促进骨骼肌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降低肌肉蛋白分解速率.

  • 标签: 生长激素 烧伤 促生长素 氨基酸类 支链氨基酸代谢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乙酰氨基酚片中防腐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防腐剂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乙酰氨基酚片成品中三种防腐剂的含量,色谱柱为Venusil,MP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HPLC法可同时测定乙酰氨基酚片中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的含量。乙酰氨基酚片中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的进样体积为20μl时,羟苯甲酯在27.2250μg/ml~81.67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0.9999),线性方程为y=115793.4993x+61202.9655;羟苯乙酯在5.2448μg/ml~15.7343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0.9998),线性方程为y =105821.2400x-304.0966;羟苯丙酯在2.6070μg/ml~7.8411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r=0.9999),线性方程为y=96999.2343x+893.1724。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00.2%和102.2%,RSD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乙酰氨基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0例高热患儿,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采用单一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乙酰氨基酚治疗的观察组。统计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前体温(40.35±0.25)℃与对照组患儿用药前体温(40.30±0.29)℃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1h后体温(38.46±0.30)℃、用药2h后患儿用药前体温(37.75±0.35)℃、用药4h后患儿用药前体温(37.52±0.2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用药1h后体温(39.68±0.36)℃、用药2h后患儿用药前体温(38.56±0.49)℃、用药4h后患儿用药前体温(37.68±0.73)℃,(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45±0.15)d、住院时间(5.75±1.05)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61±0.28)d、住院时间(7.25±1.19)d,(P<0.05)。结论:高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乙酰氨基酚,有助于体温恢复正常,降温效果理想。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 高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在剖宫产中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剖宫产患者100例,治疗①组(50例)实施常规术后镇痛,治疗②组(50例)除常规术后镇痛外,实施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对比术后1d、2d的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d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②组的术后1d、2d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治疗①组,均更高(p<0.05)。治疗②组的术后1d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对比治疗①组,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在剖宫产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 剖宫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乙酰氨基酚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1-2023.1时间区间内,我门诊接收的骨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到门诊挂号先后顺序予以分组,常规组(n=30)采取非甾体抗炎药尼美舒利片治疗方法,研究组(n=30)采取乙酰氨基酚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结论:采取乙酰氨基酚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炎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可广泛运用。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抗炎药 骨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儿科收治高热患儿80例随机分两组,A组布洛芬混悬液治疗,B组乙酰氨基酚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以观察组的100.00%,大于对照组90.00%,而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均有下降,但以观察组下降幅度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观察组较低。结论 与乙酰氨基酚对比,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退热效果较佳,且安全性可靠。

  • 标签: [] 布洛芬混悬液 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天口服液联合乙酰氨基酚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6月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患者乙酰氨基酚片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对照组,一组给予患者通天口服液联合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试验组,每组各49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患者实施通天口服液联合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通天口服液 对乙酰氨基酚 联合治疗 偏头痛
  • 简介:目的对本课题组合成的氨基酸螯合钙进行药效学评价,为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不同剂量的氨基酸螯合钙去势大鼠进行30d的治疗并使用阳性药复方氨基酸螯合胶囊和空白制剂作为对照。通过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力学指标评价氨基酸螯合钙药效学。结果去势组大鼠子宫系数显著下降(P〈0.01)。氨基酸螯合钙能够显著降低去势大鼠血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提高血钙水平(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氨基酸螯合钙组在增加股骨体积、股骨灰重、干重、股骨极限压应力和极限剪力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组合成的氨基酸螫合钙在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为该制剂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氨基酸螯合钙 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力克肺疾(DIP)耐异烟肼(INH)及耐氨基水杨酸钠(PAS)菌株的交叉耐药情况,作为耐药病人3种药物的选择依据。方法临床所获得522林痰分枝结核杆菌采用罗氏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3种药物的平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DIP、INH、PAS的耐药率分别为26.5%、51、4%、29、9%耐INH或耐PAS菌株中DIP的耐药符合率为44.18%、85.6%。结论已耐INH的肺结核病人仍有55.82%DIP敏感,因此,此类病人半数以上可选择DIP作为一个敏感的新药。

  • 标签: 力克肺疾 结核 耐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