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唐翠 ,范月悦(通讯作者)

永川区妇幼保健院(402760)

[摘要]目的 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儿科收治高热患儿80例随机分两组,A组布洛芬混悬液治疗,B组乙酰氨基酚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以观察组的100.00%,大于对照组90.00%,而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均有下降,但以观察组下降幅度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观察组较低。结论 与乙酰氨基酚对比,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退热效果较佳,且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 布洛芬混悬液;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

    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中,高热患儿所占比率较高,且多为急诊。而小儿高热可基于多种疾病所引发,如急性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1]。而持续高热容易引发惊厥或癫痫等并发症,甚至形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2]。因此,在收治高热患儿后续立即采用有效药物退热,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对症治疗[3]。而布洛芬混悬液与乙酰氨基酚均为常用药物,本研究通过对80例高热患儿的对比调查,探究两种药物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儿科收治高热患儿80例随机分A组、B组,均40例。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7岁,平均(5.26±1.24)岁;体重18~22kg,平均(20.24±1.36)kg。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7岁,平均(5.42±1.33)岁;体重18~22kg,平均(20.57±1.42)kg。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H19991011,100ml*2g)口服给药;B组给予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43021929,10ml*6支)口服给药。给药量一致,6岁及以下患儿,5ml/次,3次/d;6岁以上患儿,8ml/次,3次/d。用药5d。

1.3观察指标

(1)统计退热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呕吐与高热症状消失为治愈,基本消失为显效,明显改善为有效,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2)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3)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调查数据处理,用(±s)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有效率及退热时间

临床总有效率以观察组的100.00%,大于对照组90.00%,而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有效率及退热时间(±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h)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h)

观察组

40

10.25±2.36

22(55.00)

13(32.50)

5(12.50)

0(0.00)

100.00

对照组

40

16.24±2.75

18(45.00)

9(22.50)

9(22.50)

4(10.00)

90.00

2/t

-

10.454

4.211

P

-

<0.001

0.040

2.2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段体温

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均有下降,但以观察组下降幅度较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段体温[(±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h

治疗后6h

治疗后12h

观察组

40

39.48±0.52

38.24±0.35

38.02±0.35

37.04±0.25

对照组

40

39.52±0.46

38.98±0.42

38.62±0.51

37.86±0.42

t

-

0.364

8.560

6.135

10.610

P

-

0.717

<0.001

<0.001

<0.001

2.3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观察组较低(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胃肠反应

头痛

过敏性皮疹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3(7.50)

2(5.00)

1(2.50)

6(15.00)

2

-

3.914

P

-

0.048

3 讨论

发热在儿科疾病中作为主要症状存在,高热时间较长可引起呕吐及惊厥等症状,不利于患儿安全[4]。及时有效治疗对于快速退热及防控潜在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患儿年龄较小,对于退热药物的应用以及药量控制需要谨慎处理。

本研究主要针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混悬液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调查。关于疗效,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均有下降,但以观察组下降幅度较高。观察组患儿有效率较高,且退热时间短,提示其药效发挥速度较快,且作用较为稳定。两种药物均为抗炎药,且均具备退热功效,其中布洛芬还存在镇痛效果。布洛芬混悬液更适合用于小儿高热治疗,作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E2生成,进而实现解热镇痛目标[5]。在用药安全性方面,退热药物的应用可能引起消胃肠道反应,且存在过敏性皮炎可能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进一步加剧患儿不适感,进而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治疗顺利进行。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也作为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布洛芬混悬液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此药物也可能出现大量出汗等反应,应结合患儿年龄与体重严格控制给药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与乙酰氨基酚对比,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退热效果较佳,且安全性可靠。

参考文献:

[1]史佳贞.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合并高热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5):1096-1099.

[2]赖文霞,黄雄辉,黄小娜.综合护理干预对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临床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22,01(11):123-124.

[3]孟昱瑾.分析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9):88-90.

[4]黄小娜,黄雄辉,赖文霞,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中的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22,8(3):3.

[5]吴紫敏.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01(6):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