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正>民国时,有一个顽童,一天听得先生开讲孟夫子,便立直说道:“蚊子有什么讲头?”先生道:“是孟子,不是蚊子。”便开讲道:“孟子见梁惠王。”顽童道:“梁惠王是什么东西?”先生道:“你莫瞎缠,听我讲下去。”便又道:“王日叟,叟是老年人的称呼。”

  • 标签: 梁惠王 天听 鲤鱼骨
  • 简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下的定义,从《孟子》一书中整理出262条成语,分为并列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支配关系、述补关系、连动式、兼语式及其他8类。《孟子》一书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书中的成语广为流传。《孟子》一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语言的生动性,应该引起古汉语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 标签: 《孟子》 成语 统计 分类 影响 传播
  • 简介: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较为突出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形成很大的差异。如果对这种特殊语序辨析不清,就会妨碍对古书文意的正确理解,因此,它历来受到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者的重视。对《孟子》中宾语前置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理清这一语法现象在该书中的特殊性及其变异轨迹。

  • 标签: 《孟子》 宾语前置 语法 古代汉语
  • 简介:<正>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他自称学习孔子是他毕生的愿望,“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所以他以孔子思想的继承人自居.在当时他的思想是代表了比较保守的由奴隶主世袭贵族转化过来的那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因此,他虽然游历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他的政治学说和主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不被采纳.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重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尽心上》).他的学生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多,但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滕文公下》),规模还是不小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在当时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对后世也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提出了不少新鲜的见解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自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糟粕),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 标签: 孟子教育思想 盂子 地主阶级 孔子 寡欲 明人伦
  • 简介:孟子(公元前385年——前304年),鲁国邹邑人。他出生时孔子去世已经一百年,他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孟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纵观《孟子》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孟子的教育思想与政治、哲学等思想理论是互相贯通融汇的,本文试对散见全书的教育思想进行综述评论,以期今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

  • 标签: 孟子教育思想 述评 自弃 滕文公 孔子 求诸己
  • 简介:孟子》散文如长江大河,气势磅礴;象万钧雷霆,富有雄辩威力。究其原因,句式选用所产生的强烈的修辞效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 标签: 《孟子》 修辞效果 句式
  • 简介:<正>春秋——战国之世,和社会的大变革相适应,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学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对后世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这里,我所要评述的是孟子的诗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孟

  • 标签: 孟子 诗论 以意逆志 盂子 知言 知人论
  • 简介:<正>根据我们的统计,《孟子》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共有一百五十一个,从形式和意义结合的原则出发,可以大致归纳出五个句型,所以说“大致”,是因为这些句型几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句型1可+V句型1共有四十二句,约占《孟子》全部被动句的百分之二十八,是比较主要的一种被动句,上古汉语一个动词前出现“

  • 标签: 被动句 被动意义 句型 宾语 《孟子》 古汉语
  • 简介:<正>湖南师范大学谭承耕先生的专著《论语、孟子研究》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我觉得有如下三个方面值得加以肯定。第一,它所显示的视野比较广阔。这主要体现于它研究的多方位性。以往有关《论》、《孟》的研究,多局限于仅从思想方面进行研究。而本书则不

  • 标签: 孟子 论语 三个方面 主要体现 孔子思想 研究
  • 简介:《法学家茶座》第三辑所载拙文《法治如何让政治清明》中有“《孟子》:不也说‘食色,性也’么”一句,郭卫涛读者就此指出:“实际上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而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见《茶座》第六辑第57页)。,事实的确如此。

  • 标签: 孟子 告子 中国 学术研究
  • 简介:本文将传世品陈璋方壶、80年代新出陈璋圆壶铭文与今本及其它史籍相对征,考证出孟子在齐燕战争时(305BC)正在齐国,其时齐国面临着兼并燕国的绝好战机,孟子及其朋友储子、匡章等人极力主张伐燕.孟子劝齐宣王伐燕的动机是因为他期望周初文王-武王-周公-成王模式能够重现,因此他设计的"伐燕"、"取燕"策略也是模仿周初克商及统治商后裔的旧套路.孟子有关禅让、仁政和义战的理论,与其劝齐伐燕并无矛盾,均可从周初模式中得到圆通的解释.这一事件的历史复原,有助于分析孟门弟子是如何围绕它对文本进行叠加累造的,进而重新排定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这一事件,也应当成为剖析文本形成过程的一个界标个案.

  • 标签: 《孟子》 史籍 文本编年 齐燕战争 篇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孟子把义看作来自道德主体心(仁),孟子以心言仁,孟子这里所说的是道德心

  • 标签: 仁义说 孟子仁义
  • 简介:<正>《盐铁论·论儒》云:“齐宣王褒儒尊学,孟子、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以孟子与淳于髡等同为稷下先生。钱穆先生撰《孟子不列稷下考》(载《先秦诸子系年》),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质疑,并举出三点理由论证孟子不列稷下。近年来许多人对钱穆先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1982年在淄博市召开的稷下学讨论会上,孟子为稷下先生

  • 标签: 孟子 司马迁 稷下先生 钱穆 先秦诸子 客卿制
  • 简介: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性善论"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为了了解性善论,就必先廓清其所谓"人性"的概念内涵,孟子所谓"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具有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属性.本文试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孟子的"人性"之概念,是不包含人的自然本性的.2、孟子的"人性"之概念纯指人的善良本性,即良心,其表现为仁、义、礼、智.

  • 标签: 孟子 “性善论”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人性
  • 简介:<正>《“孟子”二章》文字虽短,论证推理却十分严密。教学时,可抓住要点,侧重点评、分析比较,指导写作。一、简介作者孟子(前三七二——前二八九)名轲,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学说的嫡传。曾经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都没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著书,成《孟子》七篇,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孟子的思想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所以在维护统治阶级权利的原则下,他也尖锐地揭露了不知爱民的“人君”。

  • 标签: 孟子 分析比较 指导写作 统治阶级 孔子学说 政治言论
  • 简介:依事物或现象的同、异为据,以'类'推之的推类,是中国古代广泛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它既影响着文人学士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也是思想家们用来阐发自家思想和主张的重要手段.被儒家学者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在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中大量地运用了推类的思维方法.他提出了'凡同类者,举相似也'的类观念,采用了寓言明理,博喻巧譬,层层推进,以谬制谬推论的推类方式,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推类思想多姿多彩的形式.

  • 标签: 谬论 孟子 推类思想 推类方式 推论
  • 简介: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对这个问题,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曾作过许多深刻的阐述,但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对人格作过系统论述而且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要数孟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君

  • 标签: 人格思想 道德品质 人格美 天下之本 古代历史 文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