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按数字的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感染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整体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妇产科手术感染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手术的危险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预防 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缘由,关于导致妇产科患者感染的缘由研讨相应防护办法,可进步妇产科手术成功率,进步手术质量,有用下降妇产科患者手术感染率,总结医学阅历,从而为临床供给学习含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施行妇产科手术医治的产妇420例,搜集一切患者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有能够呈现的感染缘由进行具体记载,并对其结果进行回忆性剖析。结果280例妇科患者中感染61例,感染率为21.8%,140例产科患者中感染56例,感染率为40%,妇科手术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胃肠道与泌尿道感染,妇科呼吸道感染20例,胃肠道感染16例,泌尿道感染12例;产科手术感染主要是呼吸道与切断感染,其次是泌尿道,呼吸道感染10例,切断感染30例,泌尿道8例。不管产科还是妇科,跟着患者年纪的添加感染几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感染缘由的剖析,应采取活跃相应的防护办法,可下降手术感染率,有用进步手术质量与成功率。

  • 标签: 妇产科,手术期感染,避免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妇产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感染预防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仅有7名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0%,有69名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对照组中有19名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9.0%,有90名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观察组的感染率和体温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加强感染预防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期 感染 预防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354例2010年9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受治的患者,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在术前1-2天使用抗生素,B组患者在术前1-2小时使用抗生素,C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使用抗生素。观察各组在围手术感染情况。结果A组患者体温升高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都明显低于B、C两组(P<0.05)。结论手术前1-2天进行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降低妇产科手术感染率。

  • 标签: 妇产科围手术期 预防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防感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体温还是感染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防感染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预防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妇产科患者9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予以干预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妇产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45例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在此间出现的感染问题,促使患者病情能更快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切口感染情况,比较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9.5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83%;在体温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方面和住院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需要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率为20.45%;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率为2.1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中包括对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这种预防的方式主要为使用抗生素,研究证明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措施 护理方法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手术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妇产科手术手术生殖道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罗红霉素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阿奇霉素与氨曲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糜烂创面恢复时间、宫颈管外口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糜烂创面恢复时间、宫颈管外口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手术手术生殖道感染患者阿奇霉素与氨曲南治疗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生殖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剖宫产围手术呈不断上趋势。2009年1月—2011年9月两年间该院共分娩1158例,其中剖宫产865例,择期剖宫产率为60%—70%左右。方法在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内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热病、感染的发生概率。结果为探讨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患者手术期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论该研究对2009—2011该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旨在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促进抗菌药物在剖宫产围手术的科学化、规范化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我院50例腹部手术切口未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组的中消毒不到位、手术时间过长、肥胖、未预防用药、病室污染以及换药拖延的构成比均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肥胖、未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消毒不到位以及手术时间等密切相关,临床上需要采取合适的预防对策,从而减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病房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入住我院的妇产科10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妇科613例,产科413例。结果妇产科病房发生获得性感染32例,感染率为3.1%。结论加强医院的管理,普及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与制度,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妇产科病房感染率。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因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妇产科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剖宫产手术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手术成功率和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44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81.82%;观察组52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取得成功,成功率100.0%。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35例,满意度为79.55%;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满意者51例,满意度为98.08%。显然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手术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类感染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8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产科患者900例,妇科患者900例;并对其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妇科各类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4.8%,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总病例数的28.3%,产科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创口感染,占总病例数的47.1%,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总病例数的29.4%。感染几率与年龄以及住院时间存在较大关系,妇科以及产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当中感染因素较多,且极为复杂,为了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感染几率,护理人员要保证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从而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感染几率。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临床护理体会,并寻求此类手术护理的科学手段。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治疗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60例,统计所有的护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术前准备、患者的饮食调节、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在手术中严格实施无菌化操作,以及术后切口护理和健康指导,大大提高了患者手术成功率,为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结论科学有效的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护理方法能大大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对临床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主要应用于异味妊娠、急性盆腔炎、不孕症诊治、子宫内膜异位诊治和子宫手术中。相对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本文即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相关进行探讨,介绍关于其护理的相关知识。

  • 标签: 妇产科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腹产科腹部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取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切口护理、疼痛护理等措施。结果6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科学、正确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护理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医学临床妇产科子宫肌瘤手术。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所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全部情况。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没有复发。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妇产科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年龄、健康情况以及身体素质等来选择相应手术式,且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此获得显著且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子宫肌瘤 医学 治疗 手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观察。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2例,对患者的资料作历史性护理。结果通过对腹部切口进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有效率为100%。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尿管留置医院感染情况,为临床护理提高警示。方法采用抽样监测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妇产科尿管留置300例,发生泌尿系感染15例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尿管留置后泌尿系感染率2.3%,以重复导尿、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泌尿道感染机率最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尿管留置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有促进意义。结论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尿管留置时间,掌握导尿时机,控制导尿次数,是妇产科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举施。

  • 标签: 妇产科 尿管留置 泌尿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