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纳达关帝庙位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牛录乡.是位于中国最西端的关帝庙,在历史上,凡锡伯族聚居的地区,均建有关帝庙以供奉关羽、关平,周仓。察布查尔县的锡伯八个牛录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内供奉关羽神像,并经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壁画及“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锡伯族群众喜爱的历史人物壁画。这些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划匠艺人之手,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关帝庙 锡伯族 壁画 关羽 聚居 历史人物
  • 简介:一提起“大通宝”,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两张著名的图,“四眼大”和“缺角大”(均为小平钱),因为不少介绍“大通宝”的资料都采用过这两张照片。所谓“四眼大”就是被发现时已被人打了四个眼,“缺角大”就是左上角已缺失。大多数古钱币图录也大都转载“四眼大”和“缺角大”这两枚古钱拓图而未见实物,南此可见大通宝的珍稀度!

  • 标签: 古钱币 大齐通宝 文物考古 中国
  • 简介:商周时期,人们在贸易中主要使用海贝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另外,还用刀、削、铲、耒等金属工具农具以及玉壁、玉环等装饰品作为媒介物.到了西周晚期,由于贸易不断发展,这些交换媒介物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产生了金融货币.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形形色色的金属货币纷纷涌现,其中主要流行于、燕的刀币是较重要的一类.

  • 标签: 铭文 西周晚期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媒介物 农具
  • 简介: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广里村南,东至胶南市于家河村入海。具体修筑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发现的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二章,记有三次晋伐的战事,均与长城有关。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41年,记有齐国始筑长城,为文献中所首见,使齐国始筑长城的具体年代终于明了。同时文中记载其为沿济水修筑,由此始知长城的完整布局,对齐长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430年,通过文中纪载并结合考古调查,可以断定济水段长城南至谷丘、北至渤海。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403年,齐国因内乱向晋投降,并被迫订立禁修长城放弃廪丘的盟约,列国于次年朝见周天子,三晋被封为诸侯,战国格局形成。这两章简文不但揭示了长城的始筑年代,据此对其时代背景及列国关系,也有了更深刻认识。

  • 标签: 清华简《系年》 齐长城 三晋伐齐 战国
  • 简介:安监是宋代铸造钱币的钱监之一。对其设置和罢废时问以及铸钱情况,历史文献记载甚少。铸币实物,各种泉谱亦少见著录。直到近年,始渐见其“庐山真面目”。

  • 标签: 铸钱 历史考证 南宋时期 文献记载 齐安监
  • 简介: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揭示出三种不同的“五音”配置。差异的存在,缘于对不同乐律理论的采择,也代表了上古时期“楚月令”与“月令”两支主要的月令源流。楚、月令的宇宙论均渊源于式图,但在发展过程中,楚月令似更侧重于“成岁”理论的阐述,而月令则朝着“王官月令”的方向发展。最终,《吕纪》的“五音”配置成为秦汉以来的主流知识,并与儒家“五常”相结合;以《吕纪》为代表的“月令”也获得了秦汉“王官月令”的地位,并在汉代政治文化及儒家礼制的建立过程中发挥影响。

  • 标签: 五音 齐月令 楚月令
  • 简介:<正>《古玺汇编》0322、0198——0202所揭六方玺印,尽管大小不一,形制及玺文字数亦不尽一致,但玺文内容大体相同,是具有同等功用的同类玺印。此六方玺印,其大者可逾方寸,小者亦较一般私名印为大。形制可分二种:一种为方形(正方或长方),阴文,四周有边框;另

  • 标签: 玺印 玺文 战国时代 说文 功用 形制
  • 简介:临淄故城的瓦当画花纹含意试探李发林临淄齐国故城出土大批战国到汉代的瓦当。其上的花纹有树木、卷支、兽、箭头、乳丁、圆网、飞鸟、壁虎、龙、怪兽、串饰、太阳、山、双目、莲花、卷草、几何等花纹。古代的工艺美术人员和工匠们,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不大的瓦当面...

  • 标签: 云纹瓦当 《晏子春秋》 《艺文类聚》 齐景公 故城 临淄
  • 简介:东周时代、鲁青铜器探索杜迺松(一)齐国重要青铜器简况西周王朝最初建立的"封邦建国",在分封的异姓诸侯国中,以姜姓贵族最为显赫和突出,其始祖姜尚在周初曾被封在今山东北部,建立齐国,历经西周、春秋和战国,齐国曾是周王朝的一个东方大国。史载:献公元年(...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齐国 故城 鲁国 春秋前期 错金银
  • 简介:出康定西南,川藏公路盘山而上。汽车喘气似地在弯陡的山道上爬行了1个多小时,拐过一道长长的回头线,便到了折多山南端的垭口。路边的标志牌上,用汉、藏、英三种文字写着:“康藏高原之关折多山海拔4298米”。

  • 标签: 折多山 历史文化 四川 历史考证
  • 简介:文化大展》是山东淄博市博物馆组织完成的一项较大型陈列。于1994年9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展后吸引了众多观众,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一致好评。此次陈列也是本馆万余平方米的新馆落成后的第一个地方性固定陈列。

  • 标签: 齐文化 陈列设计 陈列设备 形式设计 山东淄博 观众
  • 简介:布币是一种用白布做料,用木板或铅板将墨色印在白布上(有的油帖还印有图案),再用桐油浸渍而成的布币。这样在流通过程中,字迹不易脱落,比纸币结实.不易撕破,经久耐用,便于流通,民间称其为油布帖。

  • 标签: 布币 新疆 货币种类 古钱币
  • 简介:对三里墩出土小刀币铸行年代的讨论王恩田一、问题的提出齐国刀币分为大小两类。大刀币如“之法化”等,通长18-19厘米左右。重40-61克不等。小刀币面铸“明”字,背铸“化”,“化共金”,“平易冶宋”等不同铭文,长11─14厘米左右、重11.7─13.5克不等。这些小刀币一般都认为是燕乐毅伐时在齐国铸行的。由于以往出土的刀币大都出于窖藏,地层关系不清楚,而且没有其他任何共存遗物。即使有盛钱币的陶罐也大都丢失,给讨论刀币铸行年代带来一定困难。六十年代中期,江苏涟水三里墩的一座墓葬内出土了一批小刀币,共重五斤,总数在300个左右。墓内还出土有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他遗物①。一次发现这么的小刀币,而且有众多的遗物共存,在刀币发现史上还属首次。对于讨论小刀币的铸行年代,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墓内还“出土”有五铢钱,故发掘简报将该墓年代订为“西汉”,而且说:“墓内出土有大量的未经锉磨和使用的小刀币,从地理上看这里战国时属楚,不是使用刀币的地方,因此我们怀疑它是西汉时齐国的自铸币”。西汉初年币制混乱的确是事实。考古发现证明汉初或曾有过沿用六国货币的现象。如山东曲阜董大城一次出土楚蚁鼻钱近16000枚②

  • 标签: 五铢钱 蚁鼻钱 齐之法化 战国墓 三里 发掘简报
  • 简介:2009年夏,笔者在临淄齐国故城一农民处收得刀币残陶范56块①。这些钱范均为夹沙灰陶三字刀范,含沙量较高,文字刻划较粗(彩1图1)。钱模一面呈高温烧灼过的黄褐色,并有炭灰状附着物,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范的背面大多都有制范时留下的指窝。后经笔者认真调查,为故城西南部安合庄铸钱遗址出土。历年来临淄曾多次出土“法化”刀范,出土地点均在临淄故城的宫城内,即都镇西南齐故城南部的安合庄铸钱遗址中。而这批刀范做工较粗,与以前在安合庄收集的另一种做工精美、文字纤细的三字刀范的性状存在较大差别(彩1图2)。临淄博物馆所藏这两类刀范也皆为安合庄及附近出土②,现对比如下:

  • 标签: 出土 临淄 刀币 铸钱遗址 2009年 附着物
  • 简介:一、道光通宝背满文宝汉文“南”(图一)该钱径28mm,厚1.2mm,穿5.5mm,重6.5g。

  • 标签: 钱币 清代 道光通宝
  • 简介:青铜器巳簋,又称邢姜太宰巳簋,铭文内容涉及到邢国与齐国的通婚,是研究邢关系的重要材料.李殿福先生[1]、张柏忠先生[2]、李学勤先生[3]、孙敬明先生[4]、李先登先生[5]等,均对此器作过考释或论述.本文广集诸家之说,参以笔者管见,除对巳簋的器物及其铭文进行通释外,并结合有关金文资料与文献记载,就邢通婚与邢关系、邢卫连襟与邢卫关系等历史问题,试作考述.

  • 标签: 邢国 青铜器 通婚 铭文 器物 齐国
  • 简介:夜深人静暗灯光,军营无声我自忙。孜孜不倦观藏品,唯有银元叮当响。那是一九九一年国庆节的夜晚,秋高气爽,洁白的月亮给南疆大地铺了一层白银,透过窗户照到了我的床前,像一抹薄薄的亮霜。夜深了,军营里静悄悄的,我还亮着戴黑罩的台灯,欣赏着当天在喀什巴扎上买到的一包银圆和二十几枚红钱。

  • 标签: 银币 “钱” “心” 大清 错版 国庆节
  • 简介:本文对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安乐店一号墓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青釉罍进行了比较分析,推断是以地青铜垂为原型进行仿制的,应为齐国当地产品。对一件釉陶罍器盖的釉层进行了无损ED-XRF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器物为铅釉陶,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铅釉陶制品。

  • 标签: 临淄 釉陶罍 风格与产地 釉陶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