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于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 71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作为对照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收集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 。 结果 两组检查方法的胃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 > 0.05 ),但胃癌病理类型具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对疑似胃癌患者可采用 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用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病理类型,有效提高临床胃癌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手术 病理检查 胃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出的其它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患者胃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时,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主,方能制定最佳的治疗对策。

  • 标签: 确诊率 疑诊率 全面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外科手术病理与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应用于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8例胃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对胃癌的诊断情况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检出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胃癌病分化程度判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判断方面,在乳头状腺癌、低分化腺癌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对胃癌病理类型、分化的判断方面,外科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胃癌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比较胃癌诊断中应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患胃癌的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观察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2种方法在腺癌、印戎细胞癌等组织类型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2种方法在溃疡型、局限溃疡型及肿块型等胃黏膜病变形态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2种方法在其它组织类型、漫浸润型病变形态、胃癌分化程度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但在整体评估病情上依旧需要结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胃癌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经外科手术病例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0例,对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将检查后数据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诊断对比以归纳两种方式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胃癌患者病灶检出率中,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低粘附性癌的组织分型中,两种诊断方式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临床诊疗数据支持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病理检查 诊断 胃癌
  • 简介:外科手术是指医生依靠专门的设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问题一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病人通常要打麻醉剂,麻醉剂一般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面罩来传输给病人的。下面的几个人体系统,哪些参与了麻醉剂的传输?请在每个系统的'是'或者'否'上画圆圈。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 比较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月 我院 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 48 例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均接受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 诊断 ,将以上两种检查方式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胃癌组织类型检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两组在胃癌病型分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胃癌的诊断,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辅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有效指导依据。

  • 标签: 胃癌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病患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这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胃镜活体检查的确诊率为97.1%,疑诊率为2.1%。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病患的BorrmannIV型以及分化程度方面,两种诊断方法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胃镜活体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率较高,但是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的时候,仍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

  • 标签: 胃镜活体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诊治的胃癌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为,分别对患者进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胃癌确诊率为96.42%,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100%,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在胃癌的诊断中均有着较高的确诊价值,但由于胃镜下活体检查易出现取材不当等因素影响结果,因此需依照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 胃癌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80例患者均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观察用对80例患者进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80例患者行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有72例患者确诊为胃癌,准确率为90%。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胃癌患者中,组织类型为印戒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患者分别28例、35例、17例;病灶形态为肿块型、局限溃疡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患者分别19例、23例、19例、19例;分化程度为分化不良型、分化型患者分别34例、46例。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应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诊断印戒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准确率分别为85.71%、94.29%、88.24%,诊断肿块型、局限溃疡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病灶准确率分别为89.47%、86.96%、89.47%、94.74%,诊断分化不良型、分化型准确率分别为88.24%、91.30%。结论:将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应用于胃癌筛查中,可辅助诊断疾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32例食管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食管破裂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X线检查、胸部CT、胸腔穿刺、食管造影和食管镜检查确诊,经手术治疗后27例治愈,5例死亡,术后随访1年出现2例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食管破裂是临床危急重症,明确诊断和对症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破裂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痔疮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痔疮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25例痔疮合并脱垂、出血、嵌顿和血栓患者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痔疮合并脱垂、出血、嵌顿和血栓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效果很好。

  • 标签: 痔疮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据WHO统计,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 标签: 外科手术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 诊断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体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103例,全部患者均行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胃癌的确诊率、组织类型、病变形态和分化程度结果。结果:胃镜活体检查胃癌的确诊率 (93.20%)低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100.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胃癌患者组织类型、 BorrmannⅣ型和分化程度的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胃镜活体检查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在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病变形态评估方面仍存在误差,需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胃癌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胃镜活体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体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3例,全部患者均行胃镜活体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胃癌的确诊率、组织类型、病变形态和分化程度结果。结果胃镜活体检查胃癌的确诊率(93.20%)低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100.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胃癌患者组织类型、BorrmannⅣ型和分化程度的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镜活体检查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在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病变形态评估方面仍存在误差,需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胃癌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 胃镜活体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在胃癌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胃癌患者,经患者同意后,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A方法)以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B方法),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A方法诊断后有110例确诊(91.6%),4例疑诊(3.3%)。A方法与B方法在病变形态的BorrmannⅣ型以及分化程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是从总体病情诊断评估角度考虑,手术病理诊断仍然是首选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病情评估,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外科手术病理诊断 胃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胸外科及肿瘤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微创手术技术的提升,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当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方法,探讨了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新趋势。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早期肺癌患者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的最佳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外科手术手术创伤面大、时间长风险高、护理不当易造成眼睛、臂丛神经等损伤,病人心理压力大。要点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妥善安置体位,密切观察、护理。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提高麻醉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2—2023年2月150名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75名。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作为手术前全麻,而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作为手术前全麻。结果:两组病人在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

  • 标签: 泌尿外科 普外科 手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