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典范框架的思想来自于Henkin对经典逻辑完全性的证明,它依赖于语法对象。同样,模态逻辑的典范框架也依赖于语法对象的构造。每个一致的正规模态逻辑都有对应于它的典范框架,典范框架包含着相对应逻辑的性质信息;另外,典范框架本身作为自然得到的数学对象也有很多逻辑性质值得研究。典范框架的论域由极大一致的公式集构成,因此,典范框架的构成以语言为参数。对于同一个逻辑,它的基于不同语言的典范框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逻辑之间包含关系的信息也反映在典范框架上。极小逻辑的典范框架是相当庞大的,对每个正规逻辑,其典范框架也都是足够“宽”的。

  • 标签: 典范框架 模态逻辑 侧面 逻辑性质 经典逻辑 数学对象
  • 简介:一、明里写他人,暗里衬此人本来耍突出表现的是此人,却不直接写此人。而把笔墨用在他人身上,以写他人来突出表现此人。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以别人的反应和对此人的评价来写此人。例如,张丽钧的《藏在木桩中的椅子》中的一个写入片段。

  • 标签: 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 他人 张丽钧
  • 简介:在L车型开发过程中,用ES-2型假人分别进行了FMVSS214和E-NCAP侧面撞柱试验.FMVSS214试验柱壁障从车辆碰撞侧偏前位置斜向侵入,E-NCAP试验柱壁障从碰撞侧垂直侵入.两种柱壁障侵入方式最终造成FMVSS214中假人向碰撞侧倾斜不明显,上半身受力时序依次为身体的上、中、下,且试验中座椅侧翼阻尼作用小,侧面安全气囊腹部位置易发生触底;E-NCAP中假人上半身有明显向碰撞侧倾斜现象,上半身受力时间比较接近,且座椅侧翼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在执行的E-NCAP相比,在用ES-2型假人碰撞下,FMVSS214试验中假人胸部伤害相对偏小,腹部伤害相对偏大;在2015版E-NCAP侧面撞柱试验调整方案实施时,约束系统开发需要提高对腹部的保护作用.

  • 标签: FMVSS214 E-NCAP 侧面撞柱试验 腹部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关节镜下行外持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患者53人。年龄在33岁至42岁之间,男性16人,女性37人。单膝46例,双膝7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优49例,良7例,一般4例。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支持带松解 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扩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外侧扩大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45例,按Sanders分类Ⅱ型3例,Ⅲ型28例,Ⅳ14例。术后预防感染。抬高患肢以促进消肿。术后第2天可行踝关节屈伸锻炼,观察切口皮缘血运情况。患肢8周内不负重,术后8周复查,依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直至正常行走。结果45例患者均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感染、畸形愈合、复位丢失等并发症。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4例术后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中43例评为优,2例评为良。优良率为100%。结论外侧扩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确为治疗跟骨骨折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外侧扩大切口 跟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跟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患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并桥接健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远端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患肢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并桥接对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9例小腿中远端创面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为20~43岁,平均33.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个月,平均6.3个月.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3cm×6cm~33cm×11cm.术中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为15cm×7cm~35cm×13cm.术中采取患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小腿受区血管蒂,其伴行静脉作为皮瓣的回流静脉,并桥接健侧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进行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全部成活.9例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及厚度恢复满意,未见明显色素沉着和瘢痕挛缩,供区大腿活动及肌肉力量正常.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2~25mm,平均17.3mm.所有患者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末次随访时按照张浩等制定的疗效满意度评分标准评定修复效果:得分为7~10分,平均8.9分;患者对术后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并桥接健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小腿中远端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下肢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基础远外侧入路存枕骨大孔区腹外侧区病变的应用。方法回顺性分析15例枕骨大孔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基础远外侧入路手术、其中下斜坡腹侧和腹外侧肿瘤12例,椎动脉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例.结果12例肿瘤中,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3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肢体活动障碍1例,继发小脑梗死1例,无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随访14例,时间2-6年。3例次全切除病人术后复发,接受伽玛刀治疗:余病人术见复发。失访1例。结论根据病灶特点,基础远外侧入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外侧病变的效果理想,术中磨除枕髁并非必要步骤。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枕骨大孔 入路 基础远外侧
  • 简介: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例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牢和临床疗效。结果内侧入路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内侧人路叮减少桡神经损伤的风险。,结论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町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但内侧入路组切口隐蔽,减少了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 标签: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肱骨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外侧肌肉注射法在疫苗接种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966例婴幼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3例采用股外侧股肉注射法接种;对照组483例采用三角肌注射法接种,观察两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观察0-7天,结果观察组仅有9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3例低烧。经局部热敷或多饮水等处理2至3天全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21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12例发烧,其中1例出现炎症,高烧,需要消炎降温处理。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6.81%,高于对照组的92.44%。结论股外侧肌肉注射法接种安全、可靠,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股外侧肌 接种部位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早期切口并发症,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59足,对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疗效等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共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足。其中浅表感染2足,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外露,给予皮瓣手术覆盖创面。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皮瓣血运,术后注意切口引流,积极治疗合并症,都是降低跟骨外侧切口愈合不良几率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切口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随访2年,观察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均获成功,骨折复位,效果确切。依据Flyn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尚可1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为96.67%。结论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方法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骨折的快速复位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关节外侧小切口 克氏针
  • 简介:总结4例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晚期下咽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术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准备,做好供区保护;术后做好患者体位及活动护理,加强病情观察,监测游离皮瓣血供及吻合血管血流,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口腔、引流管、切口护理,给予营养支持.4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存活,出院时均能经口进食半流质或软食,带喉套管回家.

  • 标签: 下咽癌 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组织重建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后区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08年以来,笔者用膝后内、外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其中后内侧入路10例,外侧7例。骨折复位后,对小的骨折块,仅用1~3枚克氏针或空心螺纹钉固定,对有平台棘后区塌陷或骨折线累及胫骨近端的骨折,经撬拨复位、拼接,使关节面平整后,对有缺损者取髂骨块植骨,再用"T"型或"7"型钢板做支撑固定。结合国内同类临床研究,总结该两种入路的优缺点和应用经验。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周内拍片复查骨折复位均达满意。17例均获随访,时间7~15月,平均12.4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优15例,良2例。结论针对骨折块具体位置用后内或外侧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和满意的操作。只要对解剖较熟悉,就可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 后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行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2012年来我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卵巢侧面移位术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辅助进行化疗将其分为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术后非辅助化疗组,根据年龄是否大于40将其分为40岁以上组及40岁以下组,术后每隔半年对这50例其进行一次调查,这种调查连续进行3次,主要调查内容为按照不同分组标准中患者术后的内分泌功能正常患者所占的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结果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术后非辅助化疗组在三次不同的调查中内分泌正常的人所占的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40岁以下组在内分泌正常所占的比例要显著大于40岁以上组(P<0.05),在调查中仅见卵巢囊肿这一并发症发生。结论卵巢侧面移位术后能够有效保护卵巢免受盆腔外部的放疗的影响,保护卵巢正常的内分泌功能,而接受手术年龄的大小会对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仅为卵巢囊肿。

  • 标签: 宫颈癌 卵巢侧面移位术 内分泌 放疗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THA)后外侧结构重建前后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行人工THA手术患者9例10髋,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3例4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患者侧3例3髋(CroweⅠ型2例,CroweⅡ型1例),股骨颈骨折3例3髋;男4例,女5例;年龄41-75岁,平均59.67岁。常规采用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所有患者均行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前后分别测定髋关节内收、外展0°,屈曲45°和屈曲90°内旋时,关节即将脱位时扭矩的大小,观察股骨大转子后方有无骨折、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有无撕裂、缝线有无开结及断线、坐骨神经损伤。结果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缝合前后扭矩有显著增加,屈髋45°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7.88±5.87)N·m,缝合后扭矩为(14.03±6.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髋90°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12.22±3.58)N·m,缝合后扭矩为(17.15±5.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现1例大粗隆后缘骨折,1例后外侧结构缝合打结后,线结松动,1例缝线断裂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无关节脱位发生,无坐骨神经损伤。结论THA术中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修复可显著改善THA术后关节即刻稳定性。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囊 髋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病人体位的稳定性及减少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导致的损伤。方法统计两种摆放方法对病人的股动脉压迫例数和术中体位变动例数。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摆放的37例手术体位术中发生体位变动3例,压迫股动脉2例。改进后的体位摆放25例手术体位术中发生体位变动和压迫股动脉均为1例。结论改进后的手术体位术中体位变动率由原来的8%降为4%,股动脉压迫率由原来的5%下降为4%。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体位 改进
  • 简介: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方法是由现代学人所摸索出的一套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它是现代学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积极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并结合了中国学术传统而融合提炼成的;它既突破了中国传统"评点派"的"文本中心主义",又非对西方学术方法的全盘"拿来",因而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在中古文学研究领域,刘师培较早开拓出了新的学术视野,采用新的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刘师培的中古文学研究的观照,来探寻现代中古文学研究方法的演变,进而试图对中国现代学术传统的现代性意义予以阐发。

  • 标签: 中古文学 刘师培 现代学术传统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480ml.术后伤口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X线显示平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事件发生.22例患者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开放性骨缺损患者关节僵硬(0~50°),其他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2~120°.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能较好的暴露骨折,达到骨折内固定的坚强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微创操作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微创 双钢板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5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32.4岁(17~62岁)。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6~38月,平均17.3个月。本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采用相同的微创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热天数、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术前术后均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VAS评分分别评估手术前后疗效、供区功能影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5~98min,平均(85.5±11.5)min,术后发热天数1.5~4d,平均(2.5±1.2)d,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86个月,平均(58.5±7.4)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术前(62.3±8.2)分,术后(95.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患者行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有残余的不稳定。3例患者平地行走仍有残余不稳定。所有患者无膝部肌腱供区功能障碍。术后AOFAS评分31例患者为优,9例为良。术后应力位摄片距骨倾斜角平均由14°减少到3.7°(P〈0.01),距骨前移距离平均由12.4mm减少到4.5mm(P〈0.01)。结论使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微创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手术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发热时间短,无排斥反应。自体肌腱愈合康复过程快,手术疗效好。

  • 标签: 踝关节不稳 韧带重建 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