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增城迟菜心,又称增城菜心、增城高脚菜心,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是广州市增城区的农家品种,冬性强,抗逆性较好。增城迟菜心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1年已达万亩。增城迟菜心高产栽培技术是增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6年起在增城迟菜心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增城迟菜心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增城迟菜心 高产栽培要点 探讨策略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学工作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认知、接触社会性元素的基础阶段。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能够有效打破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幼儿心智开发和综合能力发展,让幼儿能够对家乡和本土资源有更全面的了解。荔湖湿地是我区的特色自然资源,我园临近荔湖湿地,有独特的研究优势。以荔湖湿地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从基础资料、环境特色、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真正凸显增城本土资源优势,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

  • 标签: 幼儿园 园本课程 本土资源 荔湖湿地
  • 简介:摘要:广州市增城区宁西医院建设项目系新建二级综合医院。以本项目为例,分析丘陵地形中的医疗建筑规划与设计。项目通过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等手法,解决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带来的项目难点问题,最终将难点化解并加以利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规划与设计 园林建筑 丘陵地形
  • 简介:摘要:在新的时代,房屋一体化确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确保有关测量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精确性,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要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以确保农村的房地一体化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此同时,数字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动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房地一体化测绘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一种相对复杂但又非常实用的技术,其对房地产开发、施工、竣工后管理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同时要增强公众的认识和安全意识,使房地一体化测绘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城市建设。

  • 标签: 房地一体化项目 数字测绘技术 应用 增城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1 978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使用自制问卷《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照顾情况。采用χ²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增城镇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总体利用情况为47.22%,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1.354,95%CI:1.094~1.676)、>60岁(OR=1.873,95%CI:1.413~2.483)、月平均收入>3 000元(OR=1.498,95%CI:1.123~1.997)、轻体力劳动(OR=1.596,95%CI:1.003~2.5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2.400,95%CI:2.028~2.841)、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OR=2.633,95%CI:2.042~3.394)的群体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更高;静坐时间>3 h(OR=0.630,95%CI:0.532~0.745)群体项目利用程度低。结论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较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体育锻炼、静坐时间、日常劳动强度、有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城镇人口 城镇化 人口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城市公共基础建设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大型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用地效率低、设施孤岛化,对区域内邻近环境和民众具有较高的负面影响。在保证基础设施核心功能前提下探索高效复合利用及消除邻避效应是贯彻落实国家集约节约用地要求,也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梳理“邻避设施”复合利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广州市增城区既有大型“邻避设施”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提出“邻避设施”综合利用与周边土地集约化规划策略,从而指导未来增城区大型基础设施开发项目,推动土地与空间的复合集约、高效利用,以期为我国城市大型市政设施复合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邻避设施 土地与空间复合利用 存量土地
  • 作者: 荣幸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6
  • 机构:汉中市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设计院  陕西汉中 723000
  • 简介:摘 要:本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西乡周边县市的经济现状、资源禀赋、城市特色、产业特点、发展需求,结合西乡本地发展阶段和特点,并针对存在问题、风险挑战和未来趋势。以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规划为背景,系统总结分析西乡周边群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乡“撤设市”的方法举措、实施步骤和对策建议。

  • 标签: 撤县设市 空间融合 战略构想。
  • 简介:摘要:新高考中,区域地理是以情境背景形式呈现,不再需要学生熟记各区域的特点,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以同学们熟悉的广州增城乡土地理为案例,创设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知识情境,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地理问题的考察当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本文以《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为例,谈谈地理课堂如何应用增城乡土地理素材达成教学目标。

  • 标签: 区域认知 乡土地理 增城
  • 简介:摘要:路基处理的核心是根据各种路基的特性和属性,针对道路中一般路基、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应因地制宜,确保城市道路的路基能更好地应对其所需的荷载。路基的科学和有效处理,特别是针对城市道路的特殊路基,是确保城市道路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常见的地层岩性探讨适合增城区道路软土路基处理采用的方式,旨在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城市道路设计 路基处理 方式
  • 简介:摘要:该文通过对岚皋农资监管的现状和监管难点进行分析,从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农资经营和使用行为、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农资经营使用可追溯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概述耿马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核桃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标签: 耿马县 核桃产业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宁蒗苹果生产基地的实地调研,通过对种植户及有关部门的访问,了解了宁蒗苹果生产基地的整体状况,对宁蒗苹果生产基地的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发展宁蒗的苹果生产基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宁蒗县 苹果 栽培模式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动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模式转型,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17年底在秦皇岛、张家口、沈阳、广州等15个城市开展试点,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人居环境的相关工作任务。

  • 标签: 老旧小区改造 成因分析 改造实践 
  • 简介:摘 要:主要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所开展的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结果进行报告,为我县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工作,促进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小麦 比较试验 品种 报告
  • 简介:摘要:近年来,耿马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如何更好的实现“靠山吃山”和“以林养林”,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是林业人的首要任务。本文就耿马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提出耿马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耿马县 林下经济 初探 
  • 简介:摘要: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墨江林下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未摆脱“规模小、产业分散、产业链短、大资源、小产业”等状况。对此,文章提出下一步应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 标签: 林下经济 发展模式 墨江县
  • 作者: 王磊 暴苗苗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3-12-27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21期
  • 机构: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结合全球玉米栽培状况,对定边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玉米在我县的粮食作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县要确保玉米稳产保供,并上一个新的台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有效防御月河洪水,努力做到科学防范,规范防汛行为,落实防汛责任,最大限度减轻洪水灾害,保证抗洪抢险等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特编制本预案。

  • 标签: 汉阴县  月河  防洪预案  
  • 简介:摘要 了解麻江气候资源,对麻江防灾减灾,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水源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1990-2019年麻江国家气象站气温、降水、蒸发、日照、风向、风速等观测数据,5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9年气温、降水、风速观测数据。历史极端值采用1961年麻江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对麻江热量资源、日照资源、水分资源、风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气候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科学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利用、乡村振兴等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气候资源 为农服务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