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同时选取在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分别配有相应的实习护士。对照组护士采用操作示范结合教师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能力培训,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核心能力自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教育/咨询、专业发展、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以及自评总分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培训期间,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破损、用药错误以及堵管等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患者、临床护士对研究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护士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标签: 同伴互助方法 护理教育培训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护理专业中一个班随机抽取60人研究对象,试验组30名学生采用同伴教育教学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理操作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理教学 护理操作技能
  • 简介: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学情差异大,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获得,因此,更需要借助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探索和交流,以缩小学情差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探讨、同伴教育实施运作策略,探索基于Moodle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课例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基于同伴教育的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法证明了同伴教育理念下Moodle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学业成绩,缩小班级学情差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标签: MOODLE 同伴教育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选择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妇科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分别为(3.92±0.67)分和(4.15±0.69)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2,P=0.392)。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该方法值得在其他科室和医院推广并接受进一步对检验和修正。

  • 标签: 妇科 同伴教育 培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在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瘘出院的患者60例,随机选取30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同伴教育的模式进行出院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造瘘袋的更换、人工扩肛、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等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操作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狭窄、造瘘口回缩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出院后采用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同伴教育法 延续护理 结肠造瘘 造瘘口周围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中同伴教育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级35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及2021级35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22级的学生为实验组,21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主要是立足于基本学习流程的基础上,强化四项护理的操作技能,分别是口腔护理,无菌技术以及铺备用床、血压测试。而实验组的学生,则是在立足于对照组学习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单独的培训和同伴教育。最终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分和教学评价效果,来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进行全面地总结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学生不管是操作技能的得分还是最终的教学评价效果都要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实验组的学习方式,既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通过同伴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理学 基础操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中同伴教育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级35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及2021级35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22级的学生为实验组,21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主要是立足于基本学习流程的基础上,强化四项护理的操作技能,分别是口腔护理,无菌技术以及铺备用床、血压测试。而实验组的学生,则是在立足于对照组学习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单独的培训和同伴教育。最终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分和教学评价效果,来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进行全面地总结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学生不管是操作技能的得分还是最终的教学评价效果都要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实验组的学习方式,既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通过同伴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理学 基础操作 应用
  • 简介: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对93名小中大班幼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同伴关系的选择性逐渐增强,(2)幼儿期存在明显的同性别交往倾向,(3)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评价标准逐渐统一,由主观盲目向客观标准转变。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帮助幼儿发展社会交往技能。要注意帮助幼儿学习:(1)与其他小伙伴主动接触,(2)维持积极的关系,(3)合理解决冲突。

  • 标签: 同伴关系 同伴提名法 社会化 社会性
  • 简介:片段1一天吃过晚饭后,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昂昂去楼下花园玩,不一会儿便抱着大哭不止的昂昂回来了。原来,昂昂在花园和邻居小男孩大可打了起来。昂昂输了,被摁倒在地上。昂昂妈是个爱恼火的急性子,生气地把儿子抱回来后训斥道:“你以后不要和大可玩了!整天受他的欺负。就知道哭。你刚才怎么不打他,

  • 标签: 同伴冲突 教育 花园 儿子
  • 简介:摘要 :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旨在挖掘冲突的社会性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 标签: 幼儿 同伴冲突 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美沙酮服药人员复吸或偷吸,使更多的人进入美沙酮规范治疗,进一步减少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教育教学当中,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理应受到幼儿园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幼师要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呵护,要让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保障,要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幼儿创设融合教育环境,让幼儿之间能够进行同伴交往,满足幼儿的发展。

  • 标签: 融合教育 特殊幼儿 同伴
  • 简介:内容摘要:幼儿同伴冲突是在幼儿园中经常见到的情况,一开始被人们看做暴力行为而遭到广泛的禁止。但随着对学前教育研究的日渐以正确引导,不但有利于幼儿之间加深相互了解,而且有利于幼儿逐步去“自我中心化”和逐渐社会化。

  • 标签: 学前教育 同伴 冲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级护理专业2个班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同伴教育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总成绩及仪表、实施、终末质量、人文关怀与沟通、相关知识问答部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2.8%学生对此教学方式予以肯定。结论同伴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护理操作技能,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 标签: 学生,护理 同伴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8名学生采用同伴教育教学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总成绩及仪表、实施、终末质量、人文关怀与沟通、相关知识问答部分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2.8%学生对此教学方式予以肯定。结论同伴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 标签: 学生 护理 同伴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同伴教育模式对性早熟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性早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70例,以电脑抽号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对研究组的35例患儿应用同伴教育模式,对常规组的35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激素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性早熟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选择应用同伴教育模式,这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模式 儿童性早熟 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