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文体学知识(二十五)作为文体手段的叙述方式(1)李逵六德语动词体系,如同其他许多语言一样,拥有表达不同确定程度的词素差异性。实现这种差别,主要是通过直陈式、虚拟式和命令式的语法形式;此外,作为补充,也可以借助情态副词和情态动词的词汇形式。关于命令式的...

  • 标签: 虚拟式 叙述方式 文体学 文体意义 非现实 说话者
  • 简介: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的描写,它们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史诗中的梦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史诗中的人物对于这些梦境的反应不完全遵循逻辑,但是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这些梦境,史诗塑造了一种"毁灭的机制",将所有情节的发展都预先注定,也使所有角色的行动都与情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些梦境中所出现的母题和意象在中世纪文学中都具有象征意义,对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有揭示作用。最后,梦境指出了爱情(minne)、忠诚(triuwe)、痛苦(leit)和复仇(rache)之间存在的联系。

  • 标签: 《尼伯龙人之歌》 中世纪 史诗 梦境描写
  • 简介:在2008年11月举行的“中德媒体对话”上,中德双方就德国媒体涉华报道是否客观公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没有达成共识性结果。笔者认为中德两国在国家文化、媒体文化和个体三个层面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文化在定义媒体世界的客观公正上的不一样,这场争论必然无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升到跨文化层面。但这一学术性理想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更并非短期内可实现的。中方至少可向德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德国媒体塑造的负面中国形象的客观结果是导致中国国家利益受损。

  • 标签: 跨文化 中德媒体对话 国家形象 本位与客位
  • 简介:国民特征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从文化认知视角来看,国民特征具有内在隐性特征和外在显性特征二大特点,在这两者关系中,显性民族特征反映隐性民族文化价值和文化历史特殊性。基于这一对国民特征的认知,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视角阐述影响德国国民特征的诸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当代德国国民的基本特征。

  • 标签: 德国国民特征 日耳曼精神 普鲁士精神 路德职业观
  • 简介:为了对比西方译者对汉学典籍的翻译过程,作者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经》译本,分别为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的英译本和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的德译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引入了"前见"和"视域融合"的概念,详细阐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与原文和译文的两次"视域融合"。作者希望通过视域融合的研究,引发读者思考翻译的实质意义。

  • 标签: 前理解 前见 视域融合 理解 动机 操作
  • 简介:德国能源税的征收与管理以营造绿色福利社会为目的,依据完善的法律规范实现征收管理,利用税收减免政策提高工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生态型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将大部分源于能源税的财政收入用于支付养老金。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分析德国能源税收征管的立法、执法与财政管理使用,探讨我国如何借鉴这一制度化、社会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体系,完善我国的绿色能源政策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能源税 德国财政 税收征管 能源政策
  • 简介:基于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文化认知假设,跨文化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我和他我辩证互动性的影响,本论文试图阐述跨文化接受的基本认知形式、跨文化理解的几种假设和由此所致的跨文化冲突形式,以此界定跨文化诠释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 标签: 跨文化接受 认知形式 认知假设 文化冲突
  • 简介: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标签: 中国形象 德国视角 旅游指南 互动认知
  • 简介:德国企业内职业培训是其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它进行分析和解读: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企业内职业培训的成本收益关系;基于社会机制视角,探讨参与培训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机制;基于质量控制与管理视角,考察培训的质量控制机制和方法。本文认为,德国企业内职业培训之所以能够长期有效运作,既有经济合理性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合作伙伴的支持与协作,也有较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它依靠的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体系力量。

  • 标签: 德国 职业培训 成本与收益 社会合作 质量保障
  • 简介: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文学虚构诞生于"虚构的"、"想象的"和"现实的"这三类因素间的互动游戏中。前两类因素并非专属于文学作品,也并非现实的对立面,而是暗示着人渴望不断地将其可塑性付诸具形的特质。历史上多样化的文学虚构作品像镜子一样,能使人理解人何以能超越和重塑历史语境中既存的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在新时期早期的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小说《梦月》(1609/1634)中,一贯被视为对立面的现实和虚构既是一个重要主题,同时这两者的对立也遭到了质疑。本论文试图运用伊瑟尔的上述理论来分析这部小说,以考察该文学虚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究该虚构文学作品何以能重塑新时期早期关于人和世界的图景。

  • 标签: 文学人类学 虚构的 想象的 现实的 人和世界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