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光电跟踪系统中实时提取运动目标脱靶量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灰度直方图的Mean—shift图像跟踪算法,对算法中目标模型与候选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改进,抑制了背景像素对目标跟踪产生的影响。算法在系统上位机Vis—ualC++6.0平台上实现,当光电跟踪系统捕获到运动目标后,利用Mean—shift图像跟踪算法跟踪运动目标,并实时将运动目标脱靶量作为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驱动跟踪跟踪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可以实时、准确、有效地跟踪运动目标,使稳定后的脱靶量换算得到的角偏差量控制在30”之内。

  • 标签: 光电跟踪系统 图像跟踪 运动目标 Mean—shift 背景加权 脱靶量
  • 简介:TN9762006065463预警机红外对抗技术分析及其对抗措施=Technicalanal-ysisofinfraredcountermeasuresinAEWandmeasure-mentagainstinfraredjamming[刊,中]/王辉(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三队.安徽,合肥(230037)),梅刚//红外技术.—2006,28(4).—238-241基于预警机红外对抗的特点和战术运用,建立了预警机红外干扰弹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数学模型,对其干扰效果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预警机红外弹的对抗措施。图1参9(严寒)

  • 标签: 红外对抗 对抗措施 红外技术 微机电 预警机 陀螺
  • 简介:跟踪馈源网络被广泛应用在测控、通信、雷达系统中,作为核心部件,随着系统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自跟踪馈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自跟踪馈源网络中,跟踪精度高、结构紧凑并具有良好定向性和耦合特性的TE2l模耦合器是最常见的设计选择之一。

  • 标签: 自跟踪馈源 TE21模 网络 圆波导 雷达系统 核心部件
  • 简介:跟踪系统采用光电经纬仪工作模式,采用Kalman预测滤波技术对计算机接受到的传感器数据(包括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电视脱靶量信号)进行滤波预测,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信息,进行有效预测外推,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系统对机动目标的跟踪性能,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 标签: KALMAN滤波 预测技术 跟踪系统 控制技术 应用 反馈信号
  • 简介:介绍了辐射效应,重点讲述了粒子软错误效应。说明了粒子软错误产生的物理机理,包含直接电离、间接电离和电荷收集。明确了临界电荷标准和软错误截面等粒子软错误的基本计算公式。着重阐述了GEANT4(核物理层级)、TCAD(半导体器件层级)、SPICE(简单的电路层级)和复杂电路级/系统级的多层级结构化的粒子软错误数值仿真技术。最后,结合后摩尔时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粒子软错误研究的未来发展。

  • 标签: 辐射效应 单粒子效应 软错误 直接电离 间接电离 电荷收集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精确跟踪太阳光,节省跟踪过程中系统的用电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进而对太阳光进行跟踪的方式。用实时时钟实现粗略判断,变频器根据感光装置感应的信号大小,改变频率及电压,进而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更精确的跟踪,节省了系统的用电量。避免了视日轨迹跟踪在阴雨天气浪费电能、以及跟踪精度的缺陷,而且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 标签: 太阳能 自动跟踪 变频器 异步电机 光电跟踪
  • 简介:介绍了时序逻辑单元和组合逻辑单元发生粒子效应的机理,以反熔丝型FPGA芯片ActelA54SX32A为实验对象,设计了3种典型的链电路系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采用Br离子对电路进行辐照实验,在频率为20MHz的条件下,3个链电路的翻转截面分别约为3.268×10-3cm2,7.449×10-4cm2和3.988×10-4cm2。实验结果验证了在0.22μm工艺条件下,时序逻辑单元比组合逻辑单元更加敏感,并且在包含两者的电路中,组合逻辑单元会屏蔽部分粒子效应。最后,针对电路中不同逻辑单元,给出了两种加固方法。

  • 标签: 时序逻辑单元 组合逻辑单元单元 单粒子效应 翻转截面 重离子实验 加固设计
  • 简介:美国LLNL用激光性能运行模型(LPOM)系统来运行NIF的首四路激光:(1)用LPOM提供NIF的实时预测功能;(2)用LPOM确定NIF所有激光发射的系统参数设置:(3)用LPOM使拟议中的激光发射对系统发射对系统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减到最小。LPOM已成为NIF首四路激光模块调试的关键工具。目前我国原型装置的运行也需要一套模拟运行演示系统。

  • 标签: 演示系统 模拟运行 原型装置 开发 设计 单路
  • 简介:针对目前我国急需开展质子粒子效应辐照实验的需求,研制了适用于质子束流注量率监测的次级电子发射监督器(secondary—electronemissionmonitor,SEEM)。测试结果表明,SEEM在监测注量率为109~1010cm-2·s-1的质子束流时,其电流与注量率间的线性相关性很好,可应用于质子粒子效应实验束流诊断。同时,测量了不同质子能量下铝的次级电子发射系数,测量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SEEM 质子单粒子效应 束流诊断
  • 简介: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质子粒子效应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综述了国际上纳米集成电路质子粒子效应研究的主要进展,如低能质子成为纳米集成电路粒子效应和软错误率的主要贡献因素,中高能质子与新型器件材料(如钨)核反应研究成为质子粒子效应新的热点问题,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纳米集成电路低能质子实验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

  • 标签: 质子 单粒子效应 核反应 直接电离
  • 简介:根据统计规律,用刚性弹性球模型,讨论原子分子气体分子碰撞的动量、动能交换问题,结果表明平均交换率均为三分之一。

  • 标签: 交换率 碰撞方向 宏观速度
  • 简介:本文依据光杠杆原理设计实验,对金属轴单向受热伸长量与温度进行了定量的测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得到温度与金属轴加热形变长度的量化关系。目的是在实际生产中,减少风机轴承磨损,能够优化风机结构,从而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 标签: 轴承 单端受热 温度 光杠杆 伸长量
  • 简介:发展多轴振动试验技术、推动多轴振动试验在曲线结构上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多轴振动试验究竟会对产品响应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是在研究多轴振动试验技术中首先应该了解的问题。以某典型结构(见图1)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比了该结构(包括线性和非线性部分)在轴和三轴随机振动载荷下响应的差别。

  • 标签: 典型结构 振动响应 随机 三轴 单轴 试验技术
  • 简介:以CMOS存储单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仿真在CMOS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粒子效应机理及电路抗粒子加固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特征尺寸的缩小对粒子辐射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交叉隔离和错误猝熄的方法改进传统存储单元的加固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CMOS集成电路 单粒子效应 仿真 抗辐射加固 交叉隔离 错误猝熄
  • 简介:在激光耦合强度、辐照面积和辐照时间对应相同的条件下,对结GaAs太阳电池分别开展了波段内808nm、波段外1070nm连续激光单独辐照以及两者联合辐照实验,发现三种辐照方式对应的样品损伤程度十分接近。结合等效电路输出的I-V曲线随太阳电池参数的变化、电致发光图像及小光斑激光响应扫描测试结果对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导致太阳电池损伤的实质是PN结内缺陷增多。

  • 标签: 激光辐照效应 单结GaAs太阳电池 连续激光 性能退化
  • 简介:主反射镜的口径大小与结构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望远镜的技术难度与经济成本。为了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更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各国研制的空间望远镜主反射镜的口径朝着越来越大的趋势发展,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2.4m,到“新世界观测者空间望远镜”(NWO)的4m,甚至到“先进技术大口径空间望远镜”(ATLAST)的8m,无不体现了对超大口径空间观测能力的追求。而块式主镜凭借其支撑技术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正成为超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首选。通过对国外研制的超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论述与分析,探讨了目前空间望远镜中超大口径主反射镜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国内运载能力与光学制造加工能力的极限,提出了建造基于3.5m口径主镜的空间望远镜设想。

  • 标签: 空间望远镜 主反射镜 超大口径 单块 反射镜支撑
  • 简介:以Xilinx公司的28nm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oC)Zynq-7000为研究对象,开展了α粒子效应实验和低能质子粒子效应实验,测得了系统级芯片的α粒子效应敏感模块、粒子效应截面及不同模块质子粒子效应截面随能量变化的关系曲线。采用软件故障注入技术获得了系统级芯片多个功能单元的敏感单元以及故障表现类型,并且通过建立系统芯片软错误故障树,定量计算了系统芯片及其各功能单元的故障率和不可用度,确定了系统和子系统中的敏感模块。

  • 标签: 系统芯片 单粒子效应 Α粒子 质子 故障注入
  • 简介: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深入研究了由一种各向异性材料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中TE模式和TM模式中缺陷态的频率分布与缺陷层宽度之间的关系。与布拉格带隙相比,这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可以通过改变偏振方向实现缺陷态密度的改变。得出将高折射率层与外界接触时态密度最低并最适合于滤波特性的结论。对制作偏振变化滤波器方面和缺陷宽度控制滤波频率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各向异性 传输矩阵 态密度 局域特性
  • 简介:建立了粒子多位翻转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体硅90nmSRAM重离子粒子多位翻转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粒子多位翻转百分比、均值、尺寸等参数随线性能量转移(linearenergytransfer,LET)的变化关系,表明了纳米尺度下器件粒子多位翻转的严重性,指出了粒子多位翻转对现有重离子粒子效应实验方法和预估方法带来的影响。构建了包含多个存储单元的全三维器件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阱接触布放位置对粒子多位翻转电荷收集的影响机制,表明阱电势扰动触发多单元双极放大机制是导致粒子多位翻转的主要因素,减小阱接触与存储单元之间的距离是降低粒子多位翻转的有效方法。

  • 标签: 90nm SRAM 单粒子多位翻转 阱电势扰动 寄生双极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