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管理对于重症医学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年限,共计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室中的20名护理人员、50例患者。以随机化分组模式均分入观察组(n=10、n=25)和对照组(n=10、n=25)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理念,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记录2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管理实施前,2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程度不具有差异性(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程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重症医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生结核病(Tuberculosis,TB)防治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某医学院的400名学生,均进行4个月的TB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对教育前后医学生TB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行为态度转变情况展开分析。结果:(1)健康教育后医学生在治愈率(48.75%)、治疗时间(56.00%)、免费政策(57.75%)、就诊地点(64.25%)、可疑症状(66.00%)、传染途径(71.00%)方面的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39.00%)、(46.00%)、(46.75%)、(47.50%)、(47.00%)、(48.25%),P

  • 标签: 医学生 结核病 防治效果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医学影像检查护理中优质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影像科接收的200例影像学检查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检查护理,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情绪状态。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情绪状态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影像学检查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影像检查 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最近2年内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患者中抽取4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满意程度。结果:最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比对照组更乐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其中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重症医学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影像学检查中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20.01-2020.12时间内,在本院接受影像检查的2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组中100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100例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改善更优,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11.184、12.236)。结论:通过以优质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医学影像检查 优质护理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46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标(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重症医学 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医学科当中舒适护理应用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实施老年康复治疗的70 例患者, 按照所采用康复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 每组3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 采用舒适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试验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P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院收治的90例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管理,观察组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观察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开设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课程在提高医学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作用。方法 对2019年7-12月将进入临床实习或规培的医学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比较培训前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结果 培训前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正确率为43.00%(2206/5130)低于培训后58.95%(3024/5130)(P<0.001)。培训后,医学生在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暴发、标准预防、重点部位预防控制、职业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多药耐药菌、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掌握率分别为57.41%(155/270)、58.52%(158270)、59.01%(239/405)/69.78%(471/675)、64.81%(700/1080)、61.98%(251/405)、59.81%(323/540)、66.42%(269/405)、 50.62%(205/405)较培训前提高(P<0.001)。结论 通过设开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可提高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从而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学生 医院感染 培训 调查 知识
  • 简介:摘要整合医学是由樊代明院士在国内率先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的全新医学发展理念。回顾2012年至2021年整合医学的发展及其对消化疾病诊治和多种学科发展的指导作用,《中华消化杂志》共刊发了4期整合医学相关专家笔谈,展示了整合消化病学的学术内涵。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盛况不仅集中体现了医学内部本身的整合及其成果,还广泛展现了其在人文、艺术、药学、工程、基础研究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拓展。未来整合医学的发展应更注重临床实战化,使患者受益更多,实现整合式发展。

  • 标签: 整合医学 消化疾病 发展 专家笔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下文简称北医三院运医所)运动医学专业继续教育体系的初步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6年在北医三院运医所进修的230名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来源科室分为骨科组和运动医学科组(以下简称运医组)。除了参与临床日常查房和手术的常规工作以外,专门对两组进修医师进行教学查房、英文文献抄读、运动医学与关节镜系列专业课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专科手术培训的综合培训,时长至少6个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对我院专科医师继续教育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培训内容评价上,68.3%(157/230)的进修医师认为实践操作机会不够,其中,骨科组进修医师的实践操作机会[29.5%(62/210)]少于运医组进修医师[55.0%(1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培训效果评价上,运医组进修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台数[(202.94±171.09)台]多于骨科组进修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台数[(73.98±70.56)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医所进修继续教育体系比较合理,对骨科和运动医学来源的进修医师都有明显帮助。在以后的培训中,应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标签: 运动医学 继续教育体系 实施效果 关节镜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PBL联合CBL应用于医学检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临床医学检验学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所有学生全部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所有学生接受此次需要探讨的PBL联合CBL教学方法。通过统计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和实践能力,以此来证明教育方式的具体优势。结果:收集所有学生的各项分数信息进行统一比对后,发现观察组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总体优于对照组,且通过老师的专业角度发现观察组学生的自我拓展和发散思维等的实践能力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BL CBL 医学检验 教学方法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医学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 老年 医学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会互动理论于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单位接收本科生100名为探查对象,筛查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后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绕中医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的序贯式教学模式,阐述全科医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思路以及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并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教学 临床医学 医学,中国传统 全科医学
  • 简介:摘要围绕中医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的序贯式教学模式,阐述全科医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框架思路以及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并对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教学 临床医学 医学,中国传统 全科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在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以2020年4-5月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时段,该时段临床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并得到采样执行的样本数量共计190230份,以2020年7-9月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时段,该时段内临床医生开具申请单并得到采样执行的样本数量共计172711份。参考《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及我院实验室制订的相关标准,评价精细化管理前后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各个环节的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申请单不正确、样本容器错误、样本量不正确、样本溶血、抗凝样本凝固等比例均低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住院急诊样本采样需20min内送出的样本、住院急诊送出后20min内送达实验室的样本,住院急诊送到实验室后10min内接收的样本比例均高于精细化管理前(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分析前阶段各环节的质量,从而提高检验质量,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阶段 精细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护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健康的认知逐渐加深下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使得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有了更多的需求。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人文关怀的护理下,将患者的情绪感受放在首要目标,创造更加舒适与温暖安静的环境,能够进一步减少患者的应激因素,同时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使得疾病得到早日康复,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其效果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医学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临床各项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的肿瘤勾画体积、最小照射剂量、最大照射剂量也三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更加精准的勾画出放射治疗中靶细胞的区域,从而有效减少放射治疗剂的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 临床应用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