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大学校报》2006期报道:我校今年招收的2800多名新生最近已经入学,其中本科生1900名,研究生458名,进修生550名。今年,全国数万名青少年报考了北大。在1900名本科新生中,

  • 标签: 北大日记
  • 简介:<正>他们是村里惟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浅,还让家里的地分着心,从没教出过有出息的学生来。他们怕耽误了儿子,就送到城里去。妻的一个表妹嫁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还让在她家吃住。

  • 标签: 学校条件 我长大了 父子俩 教师水平 小学毕业 一名
  • 简介:北大无小事”。这次教改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的各种正面、反面意见如箭如镞,来势凶猛。北大一时间又成了报刊网络上的话语中心和关键词。5月份教改方案出台,恰逢SARS阴风狂吹,但实际阳数渐弱之时,网络上广为流传着这篇长达几万字的倡改之文,虽然看上去北大校园平静依旧,但无形的压

  • 标签: 北大风暴
  • 简介:全民健身运动的春风,正吹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吹到北大的未明湖畔,古老的高等学府在春光里焕发着勃勃生机。北大的广大师生以崭新姿态投入到这项意义深远的活动中,使之日益向更深更广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秀才,他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渴望健康的体魄,渴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充实的生活。在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为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

  • 标签: 乒乓球运动 全民健身计划 北大 群众体育活动 部落 体育教学
  • 简介:进北京大学读书,应该说,是一个意外。我先上的是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这是一个被文坛视为圣殿的地方,首任所长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丁玲。那些成就突出的中青年作家,经过推荐,就可以来这儿磨砺深造,或一年二年,或三月五月。一番进出,大不一样了。这里出了若干名噪一时的人物,如马烽、邓友梅、王安忆、蒋子龙等等,可以在当代文坛上排一支长长的队伍。这是一个让有志于文学的人孜孜以求、心向往之的所在。不过,文学讲习所只发一纸结业证书,不属正规文凭。到了八十年代,“文凭热”成了潮流,提拨、评职称、分房子、调工资,都离不开文凭。所以到我们这一届,首次改用正式考试招生,从1983年5月到1984年4月,历经资格推荐(省以上作协会员)、初试(作品)、复试

  • 标签: 当代文坛 八十年代 北大 文学奖 北京大学 王安忆
  • 简介:北大未名湖畔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有一尊半身的铜像屹立在青松之间.这里是北大的一方净土.他守护着这方净土,一如他生前.他注视着这些孩子,一如他生前.他勉励着这群老师,一如他生前.

  • 标签: 蔡元培 北京大学 校长 办学思想 人格培养 教育史
  • 简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标准化心理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考入北大“状元”中的32人做了跟踪调查。其中,谈话涉及高考“状元”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家庭教育方式、考试心态、如何看待班主任的作用等方面;标准化的心理问卷涉及学生的智力、情绪、意志、兴趣、个性、人际关系、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共170个小项。

  • 标签: 北大状元 心理探秘 状元心理
  • 简介:我怀疑有朝一日蚊子将成为北大的又一标志,而北大的蚊子又同时成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以后流行的一句恭维话很可能就是:"你比北大蚊子还牛."原本以为闷热潮湿的南方能产出最生猛的蚊子,但在北大呆了两个夏天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聪明可怕的蚊子,也从来没有对一种小生命既敬且畏.其实也难怪,它们滋生繁衍于淹死了无数诗人的未名湖里,饮用着各色才子才女的鲜血,整日价与狂人怪人们周旋,自然不同凡响.这样神仙般的生活,简直让人都要羡慕死了.

  • 标签: 北大蚊子 闲话北大
  • 简介:2004年5月5日,在一次北京各高校的学术交流会上,一位青年教授的学术论文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笔者在会后的第一时间采访了他.交流中,我无意中提及婚姻,不料竟引发了他的万般感慨.在笔者锲而不舍的追问下,他向我坦陈了自己情感世界中最原始最本真的一面.

  • 标签: 北大博士 博士村姑
  • 简介:7月10-20日。我有幸和其他50余名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道,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知识创新与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通过这次在国家最高学府的学习与交流。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弄懂了平日里许多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为搞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就这次在北京大学的所学、所见、所闻.结合我县统计工作的实际.浅谈一下这次学习的感受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要点有三:

  • 标签: 统计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北大 北京大学 高级研修班 公共管理
  • 简介:每当坐在未名湖边,对着荡漾的清波读英语时;每当驻足而立,在李大钊的塑像前沉思时;每当身处图书馆,在这座"百年书城"里畅情遨游时;我便从心底里涌出一股幸福感.同时又深深地感到,这幸福并非是凭空所得,而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 标签: 进北大
  • 简介: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暑假.我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去北大清华参观喽!  一进北京大学的南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建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爸爸告诉我:"这些建筑大约建于1905年,房子的顶端都是瓦片做成的."……

  • 标签: 参观北大清华
  • 简介:'问爹、问娘、问夕阳,天上有没有北大荒,喊儿、喊孙、喊月亮,天上有没有北大荒……'这是电视剧'年轮'的插曲,它震撼着我久已宁静的心。北大荒离我很遥远很遥远了,岁月飞速流逝,但北大荒的一幕一幕仍是那样清晰可见。我的心随着这歌声

  • 标签: 散文 < > < >
  • 简介:寻找故事刘再复先生在《人论二十五种(怪人论)》中指出:"就是在同一个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时代里,教授们都有很多故事,在他们之后,还有一些教授,如顾颉刚、梁漱溟等,也有很多故事。然而奇怪的是,到了本世纪的下半叶,北京大学的教授们似乎没有故事了。他们除了著书、教学和写自我批判的文章之外,顶多还留下一些‘思想改造’中的笑话,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 标签: 蔡元培 北大 故事 梁漱溟 大学生 北京大学
  • 简介:1918年秋、1919年冬,毛泽东先后两度来到北京,与北大红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红楼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毛泽东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进步社团和学术活动,广泛结交活跃于当时北大新文化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触。这期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还利用北大良好的学习条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红楼生涯,是毛泽东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 标签: 毛泽东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 简介:照我的本意,通常是不愿意谈论母校的.这当然不意味着我对母校没有感情,相反,我对母校的挚爱无以言表.之所以不愿谈论,一是出于必要的谦逊,二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大家或许都有同感:最深沉的感情无法表达,说出来就是轻慢和亵渎.

  • 标签: 北京大学 大学毕业生 处世原则 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