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执行功能具有可塑性,它与个体的前额与后侧脑区关系密切,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后发现了N2波的变化。采用计算机训练程序、体育活动和早期教育课程等能够有效促进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因此,可将执行功能作为促进处境不利儿童认知发展的补偿手段,以促进教育公平。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干预,应关注其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以提高干预的迁移效果;应注意不断挑战儿童的执行功能和坚持练习,并努力提高干预方法的趣味性。未来研究可尝试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以进一步探究哪些干预方法对哪类学前儿童更有效,以及干预频率、时长等干预剂量问题。

  • 标签: 执行功能 神经基础 干预方法 教育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哮喘患儿护理中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对患儿肺功能和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n=42)和改良组(n=42)。常规组患儿接受院内既往传统护理模式,改良组患儿接受环境改良及功能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肺功能、临床症状、复发率及患儿家庭功能评分。结果常规组患儿PaCO2、PaO2、FEV1水平依次为(55.37±3.18)mmHg、(85.35±5.17)mmHg、(34.25±4.62)%,改良组患儿各指标依次为(32.62±2.59)mmHg、(96.26±5.39)mmHg、(44.97±5.83)%,改良组患儿肺功能水平较高(均P<0.05);常规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哮喘控制评分依次为(9.37±2.52)d、(10.69±3.18)d、(21.06±3.27)分,改良组依次为(6.52±1.95)d、(7.83±2.56)d、(25.42±2.83)分,改良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较优(均P<0.05);常规组患儿半年内复发率及二次住院率分别为16.7%(7/42)、14.3%(6/42),均高于改良组的7.1%(3/42)、2.4%(1/42)(均P<0.05);改良组患儿包括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指标在内的家庭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护理中开展环境改良及功能的优势明显,对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其家庭功能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肺功能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措施进行系统评价,为更好的护理慢性心衰患者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护理学数据库(CINAHL)、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筛选文献、采用JADAD随机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慢性心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5%~50%,其中,记忆力下降是最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形式,发生率可达到75%。问卷法是测量心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最广泛的测评方法,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针对慢性心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训练、有氧运动及心理护理等,单一干预措施或者两者结合,均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功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等。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很常见,认知训练、有氧运动及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认知功能。重视慢性心衰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 干预措施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4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24例实施普通护理,设定为对照组;24例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哮喘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普通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哮喘护理中采取环境改良联合功能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5-2023.5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12例进行医疗观察,通过随机抽样法分组,试验组(56例,环境改良+功能),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通过对患儿哮喘控制效果、患儿生命质量(PAQLQ量表)作为护理干预的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哮喘症状改善时间、总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PAQLQ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过程中采取环境改良护理和功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对其康复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2.11-2014.11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精神症状及病情程度,评估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BPRS、SANS分值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PRS、SAN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精神症状优于对照组,病情较对照组更轻,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分值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应用心理护理模式精神症状和病情均明显改善,社会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 康复期 社会功能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简论环境改良+功能在小儿哮喘中是否适用。方法:本实验的时间线为(2019-4至2020-3),病例素材即68例小儿哮喘患儿,划分组别: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环境改良及功能。分组方式:随机化分组。将哮喘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二次住院率用作组间比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哮喘持续、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二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中应用环境改良+功能,哮喘持续及住院时间缩短,极少出现复发及二次住院情况。

  • 标签: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实验对象,分组方式应用双盲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45例患儿。对实验组患儿给予环境改良功能,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对两组生存质量和健康认知评测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评测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对照组的预防、病因、治疗等方面均不如实验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哮喘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环境改良和功能,能够让家属和患儿的健康认知能力提高,同时帮助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计划,值得推广。

  • 标签: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小儿哮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4月4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2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23例纳入观察组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结果:观察组PAQLQ量表分值较高、护理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环境改良及功能对小儿哮喘患者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哮喘症状 护理效果
  • 简介: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政府都介入住房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反,日本也曾因政府不干预房价而接受了沉痛教训。我国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调控。从当前形势看,扩大社会保障面不会使政府负担过重,政府干预房价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 标签: 政府 干预 房价
  • 简介: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都介入住房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反,日本也曾因不干预房价而接受了沉痛教训。我国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调控。从当前形势看,扩大社会保障面不会使政府负担过重,政府干预房价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 标签: 政府干预 房价 住房问题 中低收入者 西方国家 负担过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将2019年1—12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3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增强自我效能干。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SER)、功能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HHS)得分差异。结果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S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自我效能干能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康复 股骨颈骨折 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障碍,提出一种新型助行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干预理论。本研究内容在传统助行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检测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装置来收集患者的步行参数,例如:肌力大小、步幅、步宽、步态。以期为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助行器 步行功能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自我效能干对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肺癌患者为例,按照就诊序号分为甲组 40 例(常规护理)与乙组 40 例(自我效能干),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 结果: 乙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甲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对肺癌术后的患者实施有效地自我效能干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有效地提高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予系统吞咽功能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1490例)纳入干预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吞咽功能评定结果给予鼻胃管管饲、吞咽功能训练及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将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共280例)纳入对照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其进食情况决定是否置管,未给予系统吞咽功能。住院期间根据2组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感染亚组与未感染亚组,并对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共有15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0.1%,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4.3%,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冠心病病史、吞咽障碍;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COPD史、低蛋白血症、冠心病病史、吞咽障碍,较干预组增加了低蛋白血症项目。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症、COPD史、低蛋白血症、冠心病病史及吞咽障碍等,而积极给予吞咽功能能减少其危险因素,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吞咽功能干预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64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VR训练组(n=23)、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训练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认知训练干预前,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B版检测3组的信息处理速度(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IPS)、注意/警觉性(attention/alertness, ATT)、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7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检测完成后,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分别进行VR注意力训练和CCRT注意力训练,训练周期为4周,每周5 d,每天训练时长为30 min,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与注意力训练相关的处理。训练结束后,再次采用MCCB A版检测3组的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3组的认知功能变化差异。结果(1)干预前,3组认知功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经过4周干预后,在IPS、ATT和视觉学习上,VR训练组[(56.74±9.68)、(56.48±10.22)、(57.83±4.16)分]、CCRT训练组[(48.90±9.77)、(49.48±9.51)、(55.95±5.52)分]和空白对照组[(50.35±7.93)、(47.55±7.80)、 (47.95±9.90)分]的组别×时点存在交互作用(F=14.06、12.88、9.39, 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VR训练组的IPS和ATT得分高于CCRT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的视觉学习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3)VR训练组的IPS、ATT、视觉学习和总体认知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00、-5.13、-6.26,均P<0.01)。结论基于VR注意力训练对患者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其效果可能优于CCRT注意力训练。

  • 标签: 抑郁症 抑郁 虚拟现实 注意力 认知
  • 作者: 陈霞 李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11
  • 机构: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儿科3病区 湖北十堰 邮编:442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环境改良及功能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环境改良及功能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 0.05)。结论 环境改良及功能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应用效果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境改良及功能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为118例哮喘患儿,所有样本均来自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哮喘患儿群体;依据对其采取的干预方法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常规干预组和优化干预组,每组各59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哮喘症状评分、复发率以及二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后,优化干预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二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患儿,其哮喘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治疗环境进行改良、采取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效果理想,适合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护理 症状改善 预后
  • 简介:摘要:多功能湿磨粉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物理尺寸,利用机器降低固体的内聚力,将大面积固体转化为小尺寸固体的磨粉装置。本文主要阐述了磨粉机装置工作原理,总体结构设计,各零部件设计、喂料系统的智能控制、物料干湿情况下运行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案。

  • 标签: 磨粉机 干湿 自动化 机械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家属的环境改良功能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对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接受联合家属的环境改良功能,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开展联合家属的环境改良功能可以很好的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家属的环境改良功能干预 小儿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