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推挤联合仿生物电疗在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月-2021.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前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后者采取呼吸推挤联合仿生物电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腹直肌分离及骨盆前倾改善情况及腰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直肌分离及骨盆前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取呼吸推挤联合仿生物电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腹直肌分离情况,缓解疼痛,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康复护理 呼吸推挤法 仿生物电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每40只小鼠为一大组,共五大组,分别进行碳廓清实验; NK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半数溶血值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Jerne改良玻片);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DTH)(足跖增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体内)。 将五大组动物每大组再按体重随机分成4小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设0.5、1.0、3.0 g/kg﹒BW 3个剂量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10倍、30倍,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小鼠每天按0.2mL/10g·bw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0.5、1.0、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NK
  • 简介:摘要:医疗事业发展的今天,陆续出现了各种药物,这些药物对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医药行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药品开发、生产等技术越发成熟,但由于每一种药品的成分复杂,为合理把控药物质量,做好药物分离工作十分关键。现阶段的药物分离过程中,对分析化学的依赖性显著提高,未来有关人员需继续合理应用分析化学,以检测药物成分,控制药品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药物分析中的分析化学,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 标签: 药物分离 分析化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生物体中具有氮、碱的有机化合物即为生物碱,大部分存在于自然植物中,部分动物体内也有。而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大都可以被用来制成药品。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研究出了许多能够将生物碱有效从植物中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提纯的技术,且使用效果很好,比起传统、常规的技术要更加省时省力、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了对药用植物的价值开发度。本文通过对药用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展开论述。

  • 标签:     药用生物碱 提取技术 分离纯化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人们的健康状况正面临严重的威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制药行业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与发展,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制药行业还存在一些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在药物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各种新型医药技术的研发为医药行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众多的制药技术中,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技术中,制药分离技术被视为最为关键的一环。由于药品成分复杂、含量高,所以必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测定其有效成分,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目前市面上有大量的药物是通过口服方式服用的,并且这些药物中还含有一些不可溶解的成分。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分离技术 发展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2016年至 2018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 756株, 菌株通过VITEK® 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初步鉴定 和药敏试验。【结果】 75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 89.1%),病区分布以 ICU为主,占 52%。 75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对碳青霉烯类的不敏感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结论】 本院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及病区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标本来源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采取中医正骨手法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医院产妇中共计选择80例,并采取抽签分组,分析组、一般组产妇例数相同,分析组利用中医正骨手法预防,一般组采取常规会阴保护措施,对比两组耻骨联合分离(I度、Ⅱ度、Ⅲ度)发生率。结果:分析组耻骨联合分离(I度、Ⅱ度、Ⅲ度)发生率相比一般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预防产妇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效果理想,可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理想。

  • 标签: 预防 中医正骨手法 耻骨联合分离
  • 简介:摘要:鬼针草作为民间传统常用草药,清热散瘀、消肿解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为了能对鬼针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对其近5年的提取分离纯化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 标签: 鬼针草 提取分离纯化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受到分离胶采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体检生化检验标本84例。根据奇偶分组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包装于正常血清管,实验组包装于分离胶采血管。对比两组的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总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血糖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生化检验 测定结果 分离胶采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受到分离胶采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体检生化检验标本84例。根据奇偶分组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包装于正常血清管,实验组包装于分离胶采血管。对比两组的相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总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血糖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生化检验 测定结果 分离胶采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耳压、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50例患者。对照组只应用耳压,实验组应用耳压、中药熏蒸。在护理工作完成后,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治疗周期比较长,且恢复难度较高,所以在临床中探索应用耳压、中药熏蒸进行治疗与护理,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需要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压法 中药熏蒸法 面瘫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应用母婴分离新生儿后于母乳喂养促进中的临床表现。方法:在妇产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办理入院的产妇,在其分娩后选择280例母婴分离的新生儿。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会以电脑筛除法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140例,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袋鼠式护理)母乳喂养情况与神经行为情况。结果: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等数据值远不如观察组,对照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等分值均不及观察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等值,双方相关项目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母婴分离的新生儿,以袋鼠式方法作为护理手段,对新生儿母乳喂养促进效果显著,同时母婴分离新生儿神经行为也在持续护理中得到改善,所以袋鼠式护理对母婴分离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意义极为重大。

  • 标签: 母婴分离 新生儿 袋鼠式护理 母乳喂养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3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天泌乳量、产后3天内乳房肿痛发生率、产后第3天的焦虑情况、产后42天的纯母乳喂养。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产后3天干预组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3天内心理状态和特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方法对选择剖宫产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是有效的干预模式,能够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行为。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产妇 母婴分离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 标签: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疾控中心 76 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8 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甲中医院儿科呼吸道标本分离流感嗜血杆菌375株,采用纸片扩散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β-内酰胺酶。运用WHONET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以低龄段儿童为主,症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冬春季节常见。375株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9.8%,对氯霉素有很高敏感性,敏感率为95.1%。对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71.2%、53.1%。对氨苄西林有较高耐药率,耐药率为84.6%,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2%。结论 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和选择用药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应根据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经验性用药,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调整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儿童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属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多见于造口肠壁黏膜部分坏死、造口黏膜缝线脱落、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导致造口袋黏贴困难、粘贴不牢,引起患者情绪不安,增加伤口感染的危险,远期可能会出现造口回缩、狭窄。

  • 标签: 造口,护理,皮肤黏膜,伤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