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分离问题是近些年来国际法学界的一个焦点话题。2010年国际法院的《科索沃咨询意见》所引发的热议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最近发生的克里米亚公投,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经典案例入手,首先分析了魁北克和科索沃这两个与分离相关的典型案例,同时对相关的国际概念进行解读,得出当前的国际并不支持分离的结论。然后对分离问题本身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分离"这项诉求本身至少涉及"民主"和"领土"这两项子诉求,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争端的和平解决;"分离"作为一项争端,基于国际的发展现状,政治解决方式比法律解决方式更合适。最后,本文谈到了国际道德化现象对这个问题的影响,表达了对道德化趋势的警惕的态度。

  • 标签: 国家分离 民族自决 分割诉求 争端解决 国际法道德化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微滤技术分离检验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微孔滤膜并构建细胞分离过滤平台,优化过滤参数;制备15组混合细胞悬液,每组包含2个等比例混合的样本,1个进行常规DNA检验,另1个经过滤平台过滤,取滤膜作DNA检验,对比两者的STR分型结果,评判过滤平台的细胞分离效果。结果当流量为250mL/h、滤膜孔径30μm时,白细胞滤除率可达90%以上,而脱落上皮细胞截留率不低于70%;对15组混合细胞悬液经分离检验,14组获得预期结果。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分离检验,能够改善此类检材中目的细胞的STR分型结果,为刑事案件中血迹浸染的烟蒂等混合生物检材的细胞分离检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微孔滤膜 细胞分离 DNA检验 混合生物检材
  • 简介:政教分离原则调整的是国家权力与宗教组织的关系。它是宗教自由的保障,但不是宗教自由本身,二者之间是主次而非平行关系。政教分离要求国家承认宗教独立,权力介入宗教可能导致对宗教的直接迫害,即使扶持也可能使其低靡,且很难平等对待各教,从而加剧宗教间的矛盾;宗教也不宜干预国家政治,宗教的使命是引领人类的精神生活而无力涉足世俗领域,否则很可能导致打压其他宗教,引发流血、暴力。政教之间的界限有时不可能完全清晰,对此需要具体分析。

  • 标签: 政教分离 宗教自由 国家权力 宗教组织 基本人权
  • 简介:勘查爆炸案现场,往往能提取到已燃或未燃的较完整的导火索,除了可与嫌疑人家中提取的导火索作种类认定外,有条件的还可作整体分离同一认定。一般情况下,爆炸案件中提取的已燃导火索已被炸成碎片或残段,无法作整体分离的同一认定。当现场提取到较完整的已燃导火索或未燃导火索时,即可对提取的导火索进行解剖,与从嫌疑人家提取的导火索进行种类认定,而后将现场遗留导火索较整齐一端的三层纸层层分离并展

  • 标签: 同一认定 现场勘查 解剖检验 比对检验 细节特征 一匡
  • 简介:美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政教分离制度,在国家与宗教之间树立起一道分离之墙,以保障个人的信仰自由。然而,美国是一个有着信教传统的国家,宗教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政教分离制度成为了一个难题。最高法院所确立的"莱蒙准则"无疑为法院裁决政教分离案件提供了一个可供适用的标准,但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问题。而莱蒙准则的适用困境,不仅让我们意识到处理政教分离案件的困难,也让我们对政教分离制度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自由主义理论有所反思,其固然保障了宗教信仰自由,在适用中却有"彻底驱逐上帝"之危险,其固然解决了宗教干涉世俗政权的问题,却也导致了国家政权神圣性的丧失。

  • 标签: 莱蒙准则 政教分离 自由主义 公民宗教
  • 简介:民事执行与民事审判间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现阶段,应当在维护民事执行与审判共通性的基础上,侧重民事执行与审判的差异性,并以此指导具体民事执行制度的构建,从而做到民事执行权与民事审判权的分离、民事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分离、民事执行主体与民事审判主体的分离,并编纂单行的民事执行法典。

  • 标签: 审执分离 民事执行权 民事审判权 执行主体
  • 简介:监所检察模式突出了国家法律监督的重点范围,也造成了非场所性刑事执行的监督弱化;具有独立地位的检察权不带偏见地监督执法,自身却可能被实体权放逐;检察权、执行权的法律基础是共同的,后者却是目前影响推动法律完善的基础力量.因此,有必要尝试检察权对制定低位性执行法规的积极介入,并建立较为系统执行程序和具体监督规范,通过法律杠杆实现检察权的以小制大.

  • 标签: 检察权 刑事执行 执行法 执行权 法律完善 执行程序
  • 简介:公私领域分离为构建现代政府模型所必需,自1949年以来,中国在此方面历经两个阶段:一是私人领域消失,二是残缺的私人领域重现。当前公私领域分离不足造成公权力不受制约、个人权利易遭侵犯、民众不安全感较强、社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社会稳定受冲击等后果。尽管公私领域分离需要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两个层面确立,但首先应该体现在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之中。然而,中国现行宪法虽然在构建公权力和保障个人权利方面有所建树,但尚有部分条款导致公私领域混同以及公权力范围无明确边界等问题。唯有再次修改宪法,删改关于中央公权力边界不明与公权力不当介入私人领域的相关条款,方可确立公私领域的适当分离,构建现代政府模型。

  • 标签: 公私领域分离 宪法修改 个人权利 公权力 辅助原则
  • 简介:为了改变股权利益原本合为一体且由股东单独享有的模式,特定主体可通过一定方式重新安排同一股权当中不同利益的归属。这一过程需要解构股权的利益结构。依据利益的内容可将股权利益分为人身利益与财产利益,但分离不只是实现两者的区隔,不同利益之间还可能重新组合,从而呈现分离的不同样态。分离可通过意定或法定两种形式实现,也可根据是由当事人主动进行还是由法律主导分为主动分离与法理分离两类。股权利益分离是公司法上分离理论的又一关键呈现。坚持股权利益的可分离性,可使得诸多在表面上看来并不存在关联的公司法问题统合于一个理论框架之中,并有助于理解股权及公司的本质。

  • 标签: 分离理论 股权利益 公司意思形成 利益配置
  • 简介:在办案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整体分离痕迹,如被拉断电线中的一束细铜丝,其分离端特征是以细铜丝的长短差别来反映的。由于每根细铜丝的位置不能确定,因此无法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比对检验。笔者经反复试验,认为可将其分离端的细铜丝展开,再进行接合比对,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检验方法(1)观察拉断电线中一束细铜丝的一般特征,确定其种类是否相同。可根据其颜色、股数、粗细等进行判断。

  • 标签: 整体分离痕迹 办案实践 展开法 比对检验 检验方法 现场勘查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分离重叠指纹方法的实用价值。方法对人工合成和现场采集的重叠指纹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结果计算机分离重叠指纹方法不仅应用范围广泛,操作技术简单,分离效果较好,且不破坏检材,是当前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 标签: 分离 重叠指纹 图像处理
  • 简介:文章以我国量刑制度改革为背景,对2010年10月由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签发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解读。作者认为该意见实际上采纳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即法院维持现行的法庭审理程序模式,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中。该意见规定由公诉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由被告人、被害人提出量刑意见,有利于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在被告人不认罪案件的量刑程序问题上,作者认为,在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中,由于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两种程序的交错容易产生一些潜在的隐患。

  • 标签: 量刑程序 定罪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分离 相对独立 法庭审理
  • 简介:强制执行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权力,其与审判权的异质性是审执分离的理论基础。审执分离有相对分离和彻底分离两种模式,二者各有利弊,但彻底分离更加吻合我国审执分离的目的和司法改革的大方向。理清执行程序中的裁判事项与执行实施事项的边界,建立主管范围清晰、权责分明的审执分离制度体系,并在执行过程中顺畅对接审执程序,是该项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按照"审判的归审判,执行的归执行"原则,常规执行事项的处理,执行措施的实施,以及建立征信体系等行政性执行事务,应交由执行机关负责。审执分离后,法院仍应保留执行裁判法庭,由其负责审理、裁判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实体争议,并允许当事人就执行机关对重大执行事项和关键性执行程序作出的决定向其提出异议,以保证执行的公平、公正。

  • 标签: 大司法 审执分离 执行实施权 执行裁判权
  • 简介:  在日常案件DNA检验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两个或多个个体混合在一起的STR图谱.迄今为止,多人份样品混合后确定各个体基因型仍为法医DNA检验的难题.作者通过对荧光STR图谱中各峰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在已知一个体STR分型的前提下,确定两个体混合样品(下文中所述混合样品均指两个体的混合样品)荧光STR图谱中另一个体的STR分型进行浅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混合样品DNA STR 个体分离
  • 简介:认为法律与价值无涉是西方分析法学法律观的基本观点,而一般认为,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的"事实"与"价值"分离的命题。本文剖析了这一命题,指出其理论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分析法学家观点的错失。认为分析法学家根本的错误在于对法律和道德的性质、结构认识不清,错误地认为一个是"事实",另一个是"价值"。不懂得法律规范作为一种制度,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体,包含着价值因素,甚至就是用于指示和衡量人的行为的价值标准系统。因为法律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共识基础上产生的正义观念的制度化。也不懂得法律规范既是一种"事实",又是一种"规范"。因为它创制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对人们也只能起规范作用。这意味着在法律中"事实"与"规范"之间不存在隔阂;也意味着人们在认识某一法律时,对于它"是什么"回答的同时,也对其"怎么样"作出评价。所以,"事实"与"价值"之间也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法律与道德之间也是如此。它们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是一种制度性事实,它们不仅同根同源,而且也都是维护所在社会正义观念所建立的秩序的相辅相成的两种社会机制,差别只在于它们处于不同的制度层次上,道德规范处于低层次,法律规范处于高层次。正因为如此,法律规范渊源于道德,法律规范必然会接受道德观念的评价和有良恶之分。恶的法律,如果其恶性达到严重程度或严重丧失了道德性,就必然不再具有法律的效力。

  • 标签: 分析法学 “法律”与“价值”无涉 休谟法则
  • 简介:<正>国家企业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但国家企业这一概念在不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国家里,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本文从国家企业与政府分离的角度出发,把国家企业定义为:由国家所有但与其所属国政府处于分离的独立法律地位的任何纯商业性企业实体。

  • 标签: 国家企业 法律地位 相分离 国家机构 政府部门 政企分离
  • 简介:我国法官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有着历史渊源,行政级别决定着法官职务等级,决定着法官的地位和各种待遇。这种现象限制了法官的晋升空间,影响了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法官的经济待遇,挫伤了法官的积极性,也为行政干预司法提供了土壤。法官职业具有专业化、个体化运作特点,不能套用行政级别。法官职业应按照其运行规律,构建独立的法官职务等级序列,且法官享有的各项待遇应与法官职务等级紧密挂钩,而与行政级别无关。为此,要将法官从公务员队伍中独立出来,实行单独的职务序列管理;要对法院人员严格考核后进行重新分类管理,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同时,要完善法官职务序列,实行严格的晋升考核制度。

  • 标签: 行政级别 法官职务序列 司法公正
  • 简介:《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已明确将受审分离机制作为民事诉讼监督的基本原则之一。笔者拟从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的角度,分析和明确控告检察部门和民事检察部门在民事诉讼监督中的职能定位和职责要求以及二者的关系。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受审分离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探索建立两个部门良性发展关系,落实检察机关民事控告、申诉案件受审分离机制的实现途径。

  • 标签: 民事检察 控告申诉 民事监督 受审分离
  • 简介:<正>2006年8月15日,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将于是年9月结束自民党总裁任期的小泉首相实现其在2001年就任总裁时承诺“在战争结束纪念日时参拜靖国神社”之举,也是作为保守政治家的小泉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体现并实行以旧军人为中心的靖国神社支持派(日本遗族会)的国民的意愿之举。

  • 标签: 参拜靖国神社 政教分离 自民党总裁 小泉纯一郎 损害赔偿 违宪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