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正>当代作曲大师梅西安预言:“序列主义的原理将在21世纪的音乐中被充分发挥。”英国剑桥大学作曲教授葛尔说:“了解现代音乐,必须从十二音体系入手。”著各理论家彼得·汉森指出:“这一体系不仅不是一种使人受限制的方法,相反,它给作曲家提供了巨大数量的各种可能性。”我院作曲系郑英烈教授深受以上三位名家的名言所启迪,立志为发展具有

  • 标签: 受限制 教授 序列音乐 写作基础 数量 现代音乐
  • 简介:我曾经用三个字概括桂北三大曲种的主要特性,即文场"文",渔鼓"俗",零零落"俏"。说开一点,就是广西文场文雅,桂林渔鼓通俗,·零零落俏——活泼。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曲艺界尚未有人创作长篇零零落剧本,所以本文只就短篇零零落脚本的写作谈点个人的体会,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零零落 广西文场 衬词 曲艺文学 桂北 养济院
  • 简介:<正>在初步掌握了旋律写作手法以后,就可以进一步考虑多声写作。多声写作就是把旋律和织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创作,也就是写作包括和声(或复调)在内的完整乐曲。它可以是以旋律与和声写法为主的主调音乐,也可以是以旋律与复调写法为主的复调音乐,也可以是这两

  • 标签: 旋律节奏 旋律写作 表现手段 织体 和声节奏 手法
  • 简介:通过对前奏曲内核的剥离,分析并写作单一材料型及对比材料型的前奏曲,掌握核心细胞组织的重复、贯穿、交换、衍生、层次、派生、结合、分离及贯一,从而促进由简单到高级、由平面到立体、由外形到内核的思维运动.

  • 标签: 前奏曲 核心材料 衍生 离合 贯一
  • 简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在声乐教学中,积极合理地启动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保障一切声乐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对教师自身的意识作用,不仅是产生了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可以通过良好的刺激直接地影响和改造学生不良的思维方式.

  • 标签: 声乐教学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都取得了新的、全面的发展。鲁迅先生曾把这一时代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一派。”李泽厚先生更认为其时代特征是“人的觉醒”。人的觉醒其实并非是一次性事件。人的历史,就是人的一次次觉醒的历史,只不过每次觉醒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内容而已。魏晋之际,

  • 标签: 为艺术而艺术 文学的自觉 人的觉醒 写作 乐论 玄风
  • 简介:四部和声写作的各种规则主要是从欧洲音乐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提炼、归纳、总结出来的。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和声教学的经验,对四部和声的写作规则做以总结。

  • 标签: 四部和声 写作规则
  • 简介:音乐审关心理学介入写作课程,是作曲学科发展的新阶段。运用审美心理学审视复调发展的历史,可以更清楚把握复调的本质。运用审美情感符号化的角度审视复调技法、更有利于学习,从审美谐趣期望出发,统筹复调技术的构思运用,从东西方审美观念差异,考察民族风格的发展。

  • 标签: 音乐审美心理学 复调 迷乱 秩序 符号 谐趣
  • 简介:作为和声学教学重要内容的和声习题写作训练,是和声学实践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也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本人通过多年的和声学教学发现,学生写作和声习题(高音题)时,常常不经过充分审题,上手就做,这就容易造成做题逻辑混乱、事倍功半。所以做和声习题时,步骤与程序是很重要的,只有从宏观到微观、表层到背景都明确题目所含的知识要点与难点,抓住并发展它们,做题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而以往和声习题写作方面的论著,对做题步骤的论述总体较为宏观,对于学生习题写作实践的指导性不强。本文将结合实例,针对和声习题写作(高音题)的基本步骤进行详细论述。

  • 标签: 四部和声 和声习题写作 高音题 做题步骤
  • 简介:对位变奏是以对位技法和变奏技法交叉形成的一种创作手段。本文根据思维思维模式的特征和类型,通过文献分析和考证,提炼出了对位变奏思维的五种模式,即“增减式”“更替式”“置换式”“间插式”“复合式”,并通过例证翔实这些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它们既是创作对位变奏音乐的技术支撑,也是分析这种音乐形式的理论工具。

  • 标签: 对位变奏 思维 模式
  • 简介:<正>引题:交响思维及其演进交响思维是一种高级的音乐思维形式,它随着交响乐艺术的诞生而形成。活跃于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启蒙时代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最高峰。该乐派的作曲家对前人留下的音乐文化遗产广采博取,取精用宏,在交响曲创作方面,则重点借鉴了曼海姆乐派的艺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新特点。由于该乐派的创造,交响曲体裁已得到全面完善。进入了它的成熟阶段。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把维也

  • 标签: 艺术经验 意念 独特理解 交响曲 音乐思维 维也纳古典乐派
  • 简介:为了使多声部音乐能明显地形成乐句与乐段的划分,便在其终止时形成了特定的和声语汇,这就是“终止式”。而用于终止式中的主和弦第二转位(和弦5音在低声部),称为“终止四六和弦”,标记为K64。

  • 标签: 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主和弦 和声语汇 终止式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作曲实践中的和声配置问题,目的是要总结一些在作曲教学当中通常向学生们灌输、训练的多声部写作技法,从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多声部和声的品味能力。在当代音乐的创作中,调性设计的形态呈多样化趋势:传统调式调性、人工调式、12音(音级)调性、12音泛调性,等等,这些主要是由音乐实践中的风格要求所决定的。理论上的总结固然能够帮助人们的理解,然而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音响的设计上来。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积累更多的音响经验,这才是最终需要得到和解决的多声部创作能力问题。

  • 标签: 声部连接 半音化设计 12音调性 人工音阶 低音线条
  • 简介:民族音乐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伊始,就始终以其方法论而著称。实际上,就民族音乐学产生和发展的本质而言,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自身和谐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民族音乐学论文的写作也必须为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书写,尤其是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今天。然而,纵观我国民族音乐学论文的写作状况,无论是对民族音乐学理论本体研究的文献,还是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写作的文献,这一学术书写的根本目的,至少在过去近三十年的历史时期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民族音乐学学生论文的写作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可以归纳如下: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写作目的 学生论文 20世纪80年代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
  • 简介:在多声部音乐中,旋律有着流动性与起伏性的特点,其节奏也是千变万化的。在编配和弦时,我们不可能为旋律中的每个音都配上和弦,而且如果和弦过于频繁的更换,会使得多声部音乐产生纷杂扰乱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多声部音乐的和弦框架中,将旋律中处于和弦中的音当作和弦音,而将和弦音以外的音当作和弦外音来处理。

  • 标签: 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和弦 流动性 旋律
  • 简介:六、12音调性设计所谓12音音乐体系(dodecaphony),原本就应当分为调性音乐(twelve—tonetonalmusic)与非调性音乐(non-tonalmusic)。如,12音序列(twelve-toneseries)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是否有调性的中心音。

  • 标签: 半音化 调性音乐 写作 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