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公众史学的一部分,公众记忆产生的条件与公众史学一致,即能认知和思辨的公众和能自由对话交流的空间。公众空间在这里是一种社会建构,具有时间和社会维度,它决定了产生于其中的公众记忆具有文化性、社会性和集体性。本文主要探讨公众记忆的定义与特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城市近十年来陆续实施的"城市记忆工程",进而剖析档案与公众史学的关系。

  • 标签: 公众记忆 城市记忆工程 档案 公众史学 档案记忆
  • 简介:编辑同志:你们好!我和《名人传记》结缘是在十年前。那次我去无锡市新华书店买书,在一堆杂志中看到了《名人传记》,只看了目录就非常喜欢,于是买了一本。

  • 标签: 《名人传记》 公众 新华书店 无锡市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各行各业应用微信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与微信在其他领域运用的火热程度相比,年鉴使用微信平台略显冷清,其应用研究更少。本文基于调查统计,发现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公众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微信搜索不够便捷,仅有10个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年鉴栏目,年鉴微信的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大部分公众号活跃度不够、发布频次低,推送的信息内容缺乏吸引力,发布形式单一等。结合微信平台的特点,笔者提出,要找准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定位,完善年鉴微信服务功能,提高推送信息的效果,加快实现电子资源服务的嵌入,加大年鉴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以及拓宽年鉴与读者沟通的渠道等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微信优势进行年鉴的有效宣传和传播。

  • 标签: 年鉴 地方综合年鉴 微信公众号
  • 简介:本文从人类学与公众史学的交叉互动出发,以"成都一东方伊甸园"城市品牌营销、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选择"太阳神鸟"这两个事件为案例,探究在城市形象塑造活动中,公众如何共享历史话语权以及城市历史与公众记忆如何互动。

  • 标签: 公众史学 人类学 城市形象 东方伊甸园 太阳神鸟
  • 简介:本文主要以法国18世纪的文本为基础,试图利用语义学的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对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变化的实证陈述,追溯一种被称为"公众舆论"的现象开始出现在此时的法国。"公众舆论"的出现以及当时文人对它的意义认知和阐释,表明18世纪中期之后法国的政治思想氛围已悄然转变。公众舆论,这个同样带有绝对主义特征的新权威,在观念的世界里取代了传统的绝对主义王权,并成为后来法国历史以那样激烈的方式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公众舆论 绝对主义 政治争论 政治文化
  • 简介:国立中央博物院的筹设是延续晚清以来知识阶层强烈要求建设国家博物馆的设想。中华民国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从一开始就着力建立新的一套政权体系。博物馆作为近代西方民主革命的衍生物,自然也成为民国政府改造文化事业,塑造国民性格,发扬固有文化,进行公众教育的重要工具。实际上,国家博物馆或者说中央博物院,它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博物馆水平,特别是该国对于博物馆的认识。因此,考察中央博物院之筹设,可以观察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前,国人特别是知识阶层对博物馆的认知及想象。

  • 标签: 科学 公众教育 国立中央博物院
  • 简介:微信平台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进行沟通和交流。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的一项重要服务功能,公众号管理者能够为订阅用户推送有价值的服务内容,给用户带来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创建微信平台公众号,为学生提供一个简便快捷的图书阅读服务。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公众号发展极为迅速,但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和提升。本文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顺利转型与全面发展。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 发展现状
  • 简介:博物馆的藏品经历着由"物"向"非物"、"可移动文物"向"不可移动遗物"等多层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不断调适。作为藏品扩大化的一项产物,遗址博物馆正日益兴起,它与"废墟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藏品 扩展 遗址博物馆 废墟美学
  • 简介:遗址博物馆对于中国目前的公众史学研究与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文中以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为例分析公众史学在遗址博物馆的研究基础和途径时,便凸显出其独有的研究优势:从历史遗址环境中易于追寻历史人物的心理,在历史文物中获得更多的史料价值,公众参与更便捷可取,以及独特环境更易梳理口述史料等。遗址博物馆研究与实践公众史学主要通过复原与考证历史场景,辨伪与研究历史文物,推导与衡量历史表述这几个主要途径来实现。

  • 标签: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公众史学 传统史学 口述史料 文物辨伪
  • 简介:关于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成因,目前学术界存在理性主义与文化主义两条大相径庭的解释路径。前者采取"增量"视角,强调作为观念变迁动力机制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后者采取"存量"视角,聚焦政治文化延续性对于观念的制约功能。长期以来,泾渭分明的"理性—文化"二分法带来了研究路径的分野,但事实上经济增长、社会变迁、政治发展所代表的"理性增量"与传统政治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存量"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生成和演变的宏观结构,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其背后的中观机制。本文认为,理性与文化因素均需借助社会学习、政治传播等政治社会化机制才能对公众施加影响,因此以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介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至关重要。对人教版第十一套中小学政治教科书和2002~2014年《人民日报》的分析表明,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理性增量"和"文化存量"并存,两者的相互对冲塑造着转型期政治文化的基本面貌,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一种介于"理性与文化之间"的发生学。

  • 标签: 民主观念 现代化 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