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Nonmusclemyosinheavychain9,MYH9)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YH9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MYH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38/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41.67%(25/60),P<0.05;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1.078±0.130)较癌旁组织(0.775±0.111)明显增高,P<0.05;MYH9蛋白在SMMC-7721及HepG2细胞株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627±0.107、1.317±0.095)均明显高于LO2(0.925±0.060,P<0.05)。MYH9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Edmondson分级及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及HBsAg无关,P>0.05。结论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可能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 肝细胞肝癌 NMⅡ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6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双盲分组分为A组35例用常规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B组32例用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加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35例,28天死亡率48.57%,MODS发生率发生率54.29%、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34.29%;B组32例28天死亡率25.00%,MODS发生率发生率34.38%、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62.50%,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腺肽、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规范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休克 MODS发生率 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痨药物和胸腺肽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37.5%、74.1%、94.2%,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分别达到14.5%、33.4%、72.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各个阶段的痰菌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使用胸腺肽注射液联合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抗痨 联合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89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成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以及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人员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对应含量,同时,对照组人员的以上检测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也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含量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表准,值得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beta 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穿刺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2月至 2016年 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的患者 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仅采用超声引导进行甲状腺细胞学穿刺。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76.74%),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配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穿刺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细胞学穿刺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针对来该医院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合并乙肝疫苗的84例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做总结性研讨,讨论接种后的成果是否理想。方法现将84例研讨对象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诊疗方式划分为三组。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组。每组分别为28例成员。参照A组新生儿降生后按0、1、6月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每次一针,10微克。参照B组新生儿降生后,既不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也不接种乙肝疫苗。研讨组在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后,同时在在0、1、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剂量每次10微克。对比三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参照B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参照A组、研讨组携带率更高。同时研讨组携带率更小于参照A队。参照A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7.14%,包括低热1例,皮疹1例,共2例。参照B组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接种措施,因此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发生情况。研讨队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为3.57%。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队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差距较弱,(P<0.05)。结论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具有显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效果,并且不会给婴儿机体造成损害,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垂直传播 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性肾炎的疗效及对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24h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及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28.9%(13/45),显著高于观察组11.4%(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改善患儿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尿蛋白 尿红细胞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100例,均为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与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观察组,n=50)。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ZgA、ZgG、IgM水平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清IgA指标、IgG指标、IgM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基础上,取丙种球蛋白加用,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重型手足口病患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试验组,50例体检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M、IgG和IgA水平,对两组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IgM、IgG和IgA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细胞亚群浓度下降,免疫球蛋白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因此及时了解患儿免疫水平的改变,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Ig)的检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检验对象的hs-CRP、Ig(IgA-A型免疫球蛋白、IgG-G型免疫球蛋白、IgM-M型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IgM、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中,重症患儿IgA、IgG水平均低于轻症患儿,IgM、hs-CRP水平均高于轻症患儿,二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患上手足口病之后,IgA、IgG水平降低,IgM、hs-CRP水平升高,且随着检测指标水平降低与升高幅度的加大,病情程度也在加重,所以,可根据hs-CRP、免疫球蛋白检测判定手足口病病情程度。

  • 标签: 手足口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肝病患临床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乙型肝炎的40例病患,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受检对象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并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的IgA、IgG、IgM检验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研究组的IgA、IgG、IgM检验结果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可以有效实现对乙肝的诊断以及对乙肝病情的有效鉴别。

  • 标签: 乙肝病患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应用表达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尿液与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尿液与血清中β2-MG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呈现高表达状况,早期检测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淋巴系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尿液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各40例,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IgA、IgM、Ig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指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改善52例,恶化28例,改善组的IgA、IgM、IgG、TBIL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PTA指标明显高于恶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A(B)抗原效价与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126例O型血孕妇作为受检对象,其新生儿血型为A或B型,分别检测所有孕妇的免疫球蛋白(IgG)-A(B)效价、新生儿的直接球蛋白(DAT)、间接球蛋白(LAT),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孕妇IgG-A(B)抗原效价的提高,新生儿DAT、LAT阳性率随之上升。直线回归显示孕妇产前IgG-A(B)抗原效价与新生儿DAT、LAT阳性率均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A(B)抗原效价与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成明显正相关,孕期检中应加强对O型血孕妇进行IgG-A(B)抗原效价检查,以及早发现并为临床干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孕妇 免疫球蛋白抗-A(B)抗原 新生儿 血型血清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56+CD1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B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CD3+、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56+CD16+、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4+、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3、C4、B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提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川崎病并进行治疗的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在护理完成后,观察组的患儿在很多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并且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结论给予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肯定,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 标签: 川崎病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式,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92.6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可达到更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