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吴鞠通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伤寒论》的巨大影响。《温病条辨》系统地继承了《伤寒论》,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二个方面一、灵活运用经方,扩大应用范围;二、辨证治疗上对伤寒有所补充和发展。《温病条辨》遥承仲景,并多有创新,使仲景的学术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弘扬,不愧为“羽翼伤寒”之作。

  • 标签: 吴鞠通 温痛条辨 证治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伤寒论》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六经与标本中气的关系,六经对四诊八钢的体现,六经对八法的具体运用,《伤寒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等四个方面阐述。结论《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伤寒论》的临床指导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丘陵地区生猪养殖很容易受到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入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多,若养殖管理跟不上变化,易引发细菌性疾病,2~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沙门氏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急性副伤寒会造成仔猪死亡,但临床较多的是慢性副伤寒,病猪发育迟缓会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

  • 标签: 仔猪副伤寒 猪沙门氏菌病 防治 伤寒沙门氏菌 亚热带气候 细菌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我国西医高等院校维吾尔医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通过应用“以法统方,提纲挈领”、“增加趣味,激发兴趣”、“结合临床,形象生动”、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提高,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维吾尔医方剂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的异同点,为有效防控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2010年广西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年报告发病率基本呈平行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分别在每年7月和8月,后者晚1个月,两者发病曲线相似;二者呈现明显地区流行特征,且地区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8,P〈0.001);两病病例男性均多于女性,但发病率很接近;伤寒在各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较为均衡,甲型副伤寒则以5~3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较高;两病病例均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伤寒以农民发病最多,而甲型副伤寒以学生最多。结论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应以农村和学校作为防控重点,且均应加强病人的规范治疗与管理。

  • 标签: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严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伤寒杆菌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伤寒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伤寒的抗生素治疗日益复杂,因此严格遵守饮食和饮水卫生及接种伤寒疫苗仍是预防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本文就伤寒的疾病特征、流行分布、多重耐药情况、预防控制及疫苗应用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伤寒 发病率 多重耐药 预防控制 VI多糖疫苗
  • 简介:笔者对研究《伤寒论》中药物剂量与现代计量单位“克(g)”换算的文献综述如下,以期找到经方现代运用的合理剂量。

  • 标签: 伤寒论 剂量 概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嘉禾县伤寒+副伤寒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嘉禾县1990-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并运用率的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禾县1990-2009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阶段性波浪式变化,总体逐年下降趋势流行,年平均发病率22.44/10万,年发病率在1.33/10万-142.68/10万之间波动;发病人群以农民和学生为主,青壮年多发,四季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2、6、7、8、9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乡镇。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主要与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是控制伤寒伤寒疫情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伤寒副伤寒 流行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路径源于西医,目前中医临床路径更多地是模仿,但在二千年前,张仲景《伤寒论》已经为我们演绎了中医临床路径之精华。

  • 标签: 《伤寒论》 临床路径 规范 意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在“治未病”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不仅在继承《内经》、《难经》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而且对后世医家完善和发展“治未病”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伤寒论 治未病 张仲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伤寒论》在《内经》、《素问》等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齐全的辩证论治体系。本文从八纲辨证;扶正祛邪,因势利导;组方严谨,疗效精专;预防性医疗阻断法;试探疗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使得对《伤寒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 标签: 伤寒论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4-1.5倍。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通过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140例,同期使用乳癖消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前者疗效满意。

  • 标签: 中药方剂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柯雪帆教授长期专注于《伤寒论》的教学与研究,且善于总结《伤寒论》的临床经验,提出新见解;同时认为《伤寒论》编次顺序应尊重宋版,要重视《伤寒论》经典价值,提倡逐字体会《伤寒论》。在研究中,发掘出了《伤寒论》中医腹诊体系和仲景药物剂量换算规律,还于细微之处解读出仲景医德观,并进行了仲景学说与日本汉方医观点的比较研究。

  • 标签: 柯雪帆 学术思想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