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贲门成形(implantationofselfexpandingesophagealmetalstents)是经口咽部送入扩张管,对狭窄的食管或贲门进行扩张并置入内支架,达到改善患者进食状况,保证正常营养摄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食管 贲门 扩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预防神经介入期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行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综合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意外,术后血压控制良好,无1例术后出现脑出血,但对照组病人围期并发症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介入期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介入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介入护理。方法配合脑血管造影的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进行护理。结论脑血管造影介入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恢复健康与减少并发症发作风险非常重要。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对52例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经B超、CT、MRI扫描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平均大小约8.45cm,经股动脉穿刺,用5F导管及超滑导丝引入至髂内动脉并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子宫动脉开口,通过超选择性双侧或单侧子宫动脉插管,用直径300-500μm的PVA微粒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8mg左右(PLE)将子宫动脉栓塞。结果51例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病例,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经B超、CT扫描复查,肿瘤平均缩小2.35cm(72.2%),其中肌瘤大小经测量(与术前比较)缩小62.5%以上者22例,缩小45.6%者19例,基本消失的10例,1例出现栓塞反应,经药物治疗后栓塞反应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能保留子宫生育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栓塞术子宫肌瘤 栓塞剂 介入治疗法 临床价值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一词是用于描述不需要外科手术而能机械性地改善心肌灌注的各种操作。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经皮经腔冠状血管成形(PTCA),在该操作中,将动脉内的球囊充气膨胀以扩张动脉管腔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其他方法可能适用于一小部分患者。在200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进行了1000000例以上PCI,而2004年英国施行的PCI则超过了62000例。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冠状血管成形术 心肌灌注 外科手术 经皮经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作用。方法: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先随机选择约150例正在医院诊治的脑血管介入患者为主要调研对象,再随机分成参考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住院费用和疾病患病率的变化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 标签: 脑血管患者 介入护士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治疗围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2例介入治疗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结合围期护理后,显效65例,有效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其中51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5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1%。结论实施有效的围期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中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划分成病例数各43例的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中施予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和配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分析,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常规组高,二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中加强中护理干预和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术中护理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肝脏介入栓塞患者介入心理干预对其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肝癌介入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脏介入栓塞 心理干预 不良情绪 自我效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模式在脑血管病介入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符合介入适应症,随机分组后,观察组行介入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各纳入75例开展研究,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介入护理的效率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介入介入护理 脑血管病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的围期护理。方法抽取48例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患有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接受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封堵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护理 经胸微创食道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的 40 例患者进行全程护理。 结果: 40 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0 ,同时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 10 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出现脑水肿 2 例,肢体运动方面障碍 1 例,语言方面障碍 1 例,以上患者均得到细致周到的护理及相应的康复治疗最终出院。 结论:精心地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并且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的 40 例患者进行全程护理。 结果: 40 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0 ,同时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 10 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得到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出现脑水肿 2 例,肢体运动方面障碍 1 例,语言方面障碍 1 例,以上患者均得到细致周到的护理及相应的康复治疗最终出院。 结论:精心地护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并且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