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借助一批史学界稀见文献,考察“天主”一词的词源,梳理了“天主”一词在中国、菲律宾和日本的创制情况,分析了“天主”在汉字文化圈中的交际影响。

  • 标签: 天主 天主教义名词 近现代新词 词源
  • 简介:“畲”在现代汉语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畲族的族称,读音为she。民族学者对畲族族称的由来做过较详细的考证。不过,就其读音、与之相关的几个字之间的关系,讨论较少。本文围绕“畲”字及其相关字的读音,探讨汉字字音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汉语音韵史和现代方音,考证“畲”的字形与读音。

  • 标签: 现代汉语 少数民族 汉字字音 读音 SHE 族称
  • 简介:在众多文体中,座右铭属铭文中的一种。从内容看,座右铭属于训戒文字。古代有远太志向的人物,喜欢以劝勉之辞写成铭文,置于座右,用以自警、自戒、自励,故称其为座右铭。

  • 标签: 座右铭 铭文 训戒文字 名言警句 表现形式 文体结构
  • 简介:新汉语水平考试有纸笔和网两种方式。海外纸笔考考点数量多于网考考点,国内正好相反。纸笔和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同时存在,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应于不同类型的考点。汉办在布局考点时,应遵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原则,优先发展网考考点,扩大考点申请单位来源。就新HSK而言,需要尽量消除不同考试方式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同时增加更高级别的考试。

  • 标签: 新汉语水平考试 纸笔考 网考
  • 简介:阜诗:口未吾言,柄矢弗缦——S066吾锗,柄矢弗告——S067今本:独寐寤言,永矢弗谖独寐寤宿,永矢弗告1977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出土的汉简中,经专家整理得到《诗经》残简约有170余片,这些残存的诗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诗经》版本,因此,把《阜诗》与传世本《诗经》进行对读,

  • 标签: 《诗经》 阜阳县 汉简 安徽省 传世本 诗句
  • 简介:<正>《长沙方言》、《长沙方言续》(以下统称《长沙方言》。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四),分别为杨树达先生三十年代初、三十年代中期所著,是目今所见到的专门研究长沙方言词语的最早成果。今法杨先生之法,补考若干条于下(各条中与词头重复之字用“~”号代指):

  • 标签: 长沙方言 考补 玉篇 集韵 毛结 三十年代
  • 简介:<正>“無”的简化字“无”,原先是“無”的异体字。探索其来源,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文化史问题,对了解现行的汉字,也不无启发。“无”字在先秦曾一度通行过。《说文》“無”字下列有奇字“无”作为重文。所谓“奇字”来源于汉代出土的战国经籍文献。见于传世古文献者,如《周易》凡“無”字皆写作“无”,《乾卦》“无咎”《释文》云:“无,音無,《易》内皆作此字。《说文》云:‘奇字無也;通于无者,虚无道也。王述说,天屈西北为无。’”①清王玉树《说文拈字》

  • 标签: “无” 渊源考 “煞” 奇字 《说文》 女巫
  • 简介:通过梳理汉语文献,并跟亲属语言进行比较,文章认为“臾”字的早期意思是“腹、胃”,跟西夏语等亲属语言同源;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文章理清了“腴”字词义的发展演变。“臾”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腴”字是其早期写法。通过比较“要”字的构形,文章认为“臾”字象双手抚腹形,后通作“腴”。

  • 标签: 亲属语言词义比较 跨语言词义比较
  • 简介:“乌贼”何以名“乌贼”,“乌贼”何独以“贼”名的解说有分歧,并莫衷一是。据调查,主要存在两种较为典型的说法。其一,贼“乌”之说。“乌”为乌鸦,“贼”为贼害之义。《初学记》卷三十引沈怀远《南越志》日:“乌贼鱼,一名河伯度事小史,常自浮水上,乌见以为死,便往啄之,(乌贼)35卷取乌,故谓之乌贼。”

  • 标签: 乌贼 《初学记》 “乌” 乌鸦
  • 简介:<正>搞好辞书编纂.是语言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反映了辞书事业的兴旺与否,更体现了语言研究和理论水平的高低。近年来,辞典编纂工作有了长足进步,《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都堪称同类中文工具书的杰作,它们资料宏富、收词广博、源流并重,准确性大大增强;编排体例、结构按排等也都更具科学性,无疑代表了辞书编纂的最新成果。但用更高的标准衡量,也还有些失误,兹从是否释义正确、义项齐全.例证恰

  • 标签: 辞书事业 云雨 乱流 考略 辞书编纂 《汉语大字典》
  • 简介:《轮回醒世》是一部罕见的明代文言小说集,十八卷十八部,收故事一百八十三篇。前有秣陵也间居士序,聚奎楼刻本,大约编刊於万历年间。此书以阎王、城隍判案的方式讲述各类因果报应的故事,是明代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也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体的劝善书。它在揭露晚明社会的腐败黑暗方面,又是有用的社会史料。书中不少篇章,已知为前人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的改编本,可谓古体小说通俗化的一个典型例证。本文对全书内容加以述,举例说明其体裁及题材的特点,从而探讨明代小说演进之迹的一个方面。

  • 标签: 《轮回醒世》 明代 文言小说集 文学评论
  • 简介:文章通过因声求义的方法,对“狼抗”的来源加以考释,认为它是一个含“空”“大”“高”之义的义合式连绵词,“笨拙、笨重”“傲慢”诸义皆由此引申而来,从而辩驳了表“傲慢”的“狼抗”来源于“狼举前爪”的说法。

  • 标签: 狼抗 连绵词 因声求义
  • 简介:本文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及校勘学、辞书学等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广韵》中的7个疑难字进行了辨。

  • 标签: 《广韵》 疑难字 考证
  • 简介:“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其中“赑屃”(又称“赑屃”)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龙子之一。据有关典籍记载,关于“赑屃”的习性有两种提法:一是认为它“好负重”,在碑下。如:

  • 标签: 得名 熟悉 典籍 “赑屃”
  • 简介:惠周惕(1641-1697)、惠士奇(1671-1741)、惠栋(1697-1758)祖孙父子,精研汉学,代有藏书。其家学绵延,至惠栋总其大成,成为清中叶考据学派之领袖,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之地位。本文凡考校清以来藏书家书目、今各大图书馆藏书目及惠氏诸书,以亲见为准,得三惠所撰、所校、所参编、所辑及後人补辑之书,计刻本、手稿本、稿本、钞本、後人辑钞本及有目无书者共九十种。今参考前人及时贤之说,并附以拙见,撰为《东吴三惠着述》三卷,或於研究清代学术有所裨益焉。

  • 标签: 惠周惕 惠士奇 惠栋 汉学 清代 学术研究
  • 简介:本文着重辨析了竹枝词研究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几个基本问题:起源时间与地域、功用以及不时夹有“竹枝”、“女儿”之语的现象,认为关于起源时间的“两晋说”、“齐梁说”和关于起源地域的“楚说”皆不足为凭,竹枝词最晚至隋代就已经在巴渝产生,赛神乃是竹枝词原始、本质的功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古代民间竹枝演唱活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竹枝词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 赛神
  • 简介:昔者成王告成武功,祖述克殷鸿烈,爰有《酌》诗。其开篇有言:“于铄王师,遵养时晦。”左氏征引,转相附会;毛郑阐抉,翻成幽圈。施及后世,治经史者多有发挥,言人人殊,纷若聚讼。今不揣椿昧,举其大端,率尔奋笔以陈之。

  • 标签: 考辩 成王 开篇 附会 经史
  • 简介:谢启昆与《小学》简硕《小学》五十卷,清谢启昆撰,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今江西省南康县)人。生于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幼承家学,博闻而强识,尤善诗,是以少有文名。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日讲起居...

  • 标签: 小学考 谢启昆 《平水韵》 汉语大词典 翁方纲 谢氏
  • 简介:<正>《三国志·蜀书》卷四十三中《李恢、吕凯传》说:“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人也。”其先辈是汉族内地移民,南中“大姓”,他的德行、功业,胆略,才学都非同常人。难怪陈寿编著《三国志》专为这位三国时蜀汉一代名臣立传。东汉献帝时期,建安十九年(214)以前,李恢在益州郡(治所在今成都)任督邮(即司法,监察官),他的姑父爨习任建宁令,(《华阳国志》说后官至领军),因有违法的案件牵连到李恢,本应被罢免爵位,益州太守董和考虑到其姑父是地方上的土著大族。如果照章办事,对当地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安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将这件事暂时压下来,把李恢推荐烈益州牧刘璋部下做官。

  • 标签: 三国志 诸葛亮 益州 建宁 南中 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