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塞丁PICC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该项新技术在级医院的推广提供经验。方法在原有PICC技术成熟的基础上,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血管条件差,无法行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运用改良塞丁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改良塞丁技术解决了传统置管方法受血管条件限制的局限性,成功率高,减少了并发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结论级医院开展此新技术,拓宽了PICC适应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了医院护理技术水平形象,作为常规置管后备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现代疾病的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甲双胍和吡列酮是临床常用的两种降糖药物。本文通过对甲双胍和吡列酮应用的比较,探讨两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糖尿病治疗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列汀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掷骰子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列汀甲双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双胍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lC、BMI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lC以及BMI分别对应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西列汀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瑞列奈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瑞列奈联合甲双胍治疗的A组、瑞列奈单药治疗的B组、甲双胍单药治疗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列奈联合甲双胍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2型糖尿病发病一个重要机制是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多项研究表明,沙列汀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单独使用或与甲双胍、噻唑烷酮、磺脲类、胰岛素联合应用均有效。本文对沙列汀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二甲双胍 沙格列汀
  • 简介: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级命名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级命名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 标签: P16 KI-67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二级命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联合瑞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甲双胍和瑞列奈治疗。比较两组FBG(空腹血糖)和2hPPG(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HbAlc(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及BMI(身体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和2hPPG水平、BMI指数、HbAlc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甲双胍和瑞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2 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西列汀与甲双胍联合对患有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列汀与甲双胍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肥胖2型糖尿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西列汀与甲双胍联合对患有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肥胖2型糖尿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吡嗪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列吡嗪联合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hPG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OMA-IR及HOMA-β检测结果也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吡嗪 二甲双胍 联合 临床疗效
  • 简介:对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给予列美脲联合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BMI、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下降、HOMA-β升高(P均〈0.01);TG、TC、LDL均显著下降(P〈0.01)。低血糖发生少。结论: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给予列美脲联合甲双胍可提供良好的血糖控制,患者依从性好,是安全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西列汀联合甲双胍与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前后血糖、体重指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体重指标有显著差异,且甲组不良反应低于乙组,比较有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组间血糖水平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更为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肥胖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4月1日接收治疗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联合使用列齐特,治疗组患者联合使用西列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hPG、FBG、HbAlc以及BMI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患者的2hPG、FBG、HbAlc以及BMI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列汀联合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雷和替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13.7)、EMbase(1980—2013.5)、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7期)、CBM(1990~2013.7)、CNKI(1994~2013.7)、VIP(1989~2013.7)和WanFangData(1980~2013.7),收集普拉雷或替瑞洛对比氯吡雷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芷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5个RCT,共43452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接受标准氯吡雷治疗相比,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OR=0.83,95%CI(0.77,0.89),P〈0.00001]、心血管源性死亡[OR=0.86,95%CI(0.78,0.94),P=0.002]和支架内血栓形成[OR=0.61,95%CI(0.38,0.97),P=0.04]的发生率,但不降低卒中[OR=I.06,95%CI(O.88,1.26),P=0.543、颅内出血[OR=I.18,95%CI(0.81,1.71),P=0.39]和心肌梗死溶栓后大出血[OR=I.17,95%CI(0.94,1.47),P=0.16]的发生率。结论新型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ACS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心血管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率,但与氯吡雷相比,P2Y12受体抑制剂并不能改善患者卒中和颅内出血的临床结局。此外,新型血小板P2Y。:受体抑制剂显著增加了非CABG相关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危人群的用药仍需慎重。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普拉格雷 替格瑞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甲双胍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列汀甲双胍片(I)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40例单用甲双胍12周,血糖不达标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列汀甲双胍片(I)组与阿卡波糖组,每组各20例,随后进行12周的随访,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西列汀甲双胍片(I)组与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西列汀甲双胍片(I)组2hPG及HbAlc较阿卡波糖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西列汀甲双胍片(I)与甲双胍联用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好。

  • 标签: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I)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介绍新型口服降糖药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列汀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对西列汀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行论述.结果和结论:西列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二肽基肽酶-4 (DPP-4) 西格列汀 药理作用 2型糖尿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独应用甲双胍血糖未达标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列汀降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单用甲双胍12周,血糖不达标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利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每组各20例,随后进行12周的随访,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HbAlc、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利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空腹血糖、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利列汀组2hPG及HbAlc较阿卡波糖组下降幅度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肝功能、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卡波糖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列汀组。结论利列汀与甲双胍联用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好,不影响体重、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水平,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利格列汀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及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入我院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准备手术时、术中和术后的生理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普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准备手术时和术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且其生理各项指标均小幅度变化,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心理干预二联法 生理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使用奥扎雷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科室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对照组,普通组使用丹参粉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扎雷钠治疗,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普通组治疗后基本治愈7例(14.00%),显效11例(22.00%),有效13例(26.00%),总有效率62.00%;对照组治疗后基本治愈13例(26.00%),显效25例(50.00%),有效9例(18.00%),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轻度反应,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使用奥扎雷钠治疗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奥扎格雷钠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检验在乙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显微镜复检,采用全血、仪器稀释和草酸铵对临床上血小板检测值偏小的患者进行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排查。结果全血进行评价时,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内的差异较大,20分钟时,血小板计数下降超过32%,30分钟时下降超过57%;而仪器稀释和草酸铵所测得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小,40分钟内血小板计数下降不到12%,且血小板的检测值趋于正常。结论采用全血对样本分析超过30分钟,血小板检测值显著下降时,应首先参考复检规则,并用显微镜复检,然后再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的状况,选用组合检验最可靠和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

  • 标签: 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 假性血小板减少 组合检验法 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