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稻瘟病是危害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水稻稻瘟病诱导抗病性具有持久性、广谱性、安全性、系统性等而对未来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发挥巨大的作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水稻诱导抗瘟性的研究进展,对生物及非生物诱导因子和诱导机理的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对现在一些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稻瘟病 诱导抗病性 诱导因子 诱导机理
  • 简介:"闽330"是1982年省农科院植保所薯病组从"闽329"的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瘟新品种。1983~1987年经省甘薯育种攻关协作瘟组和本所薯病组在室内和安溪、惠安、仙游、罗源、宁德、福鼎、龙岩等35个县(市)以及浙江庆元县,江西省宜春市等田间多点试验、示范。1987年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安溪县37000多亩)结果:

  • 标签: 甘薯品种 罗源 江西省宜春市 农科院植保所 多点试验 异株
  • 简介:晚籼83—12系我院水稻所近年选育出来的晚稻高产新品种。1987年在本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0余万亩。1984~11986年我们先后对该品种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褐稻虱鉴定,并对其抗性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褐稻虱 晚籼 虫量 抗性机制 嗜好性 抗生性
  • 简介:本文采用传统的接种方法首先分析了用生理小种的单个菌株鉴定品种抗性的局限性,然后根据品种对供测菌株抗病频率(v%)和自然病圃病情(y)建立了品种抗病性的预测模型=4.4308-0.0466v,在P=0.05下,回测和预测准确率分别达100.0%和95.24%。

  • 标签: 稻瘟病菌 菌株鉴定 穗颈瘟 病圃 预测准确率 评价方法
  • 简介:为了强化植物天然产物稻瘟活性和减少使用剂量,进行了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测定、配伍药效模型多植物提取物活性级分组方,结果显示:木荷叶、无患子果皮、广玉兰叶、油茶叶、苦槠叶、雪松叶等材料醇级分抑制稻瘟病菌活性较强,抑制菌丝生长的中有效浓度(EC50)/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8/0.60、0.08/0.80、0.17/1.00、0.22/0.60、0.35/1.50、0.16/1.00㎎/mL,抑制孢子萌发的最小浓度(MIC)分别为:1.6、1.7、2.9、3.1、2.9、4.6㎎/mL。70%乙醇提取物组方抑菌效果表明:对菌丝生长抑制,两两组合时无患子和广玉兰的协同作用最强,木荷和雪松的拮抗作用最强;多组合时木荷、无患子、广玉兰取高剂量时可以获得最大的抑制效果。对孢子的抑制情况,两两组合时均能加强抑制稻瘟病菌孢子的萌发,多组合时木荷、无患子、广玉兰、油茶、苦槠组方时可以获得最好的抑制效果。本文所选用的组方药效模型具有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好,可预测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多组分组方优选。

  • 标签: 多植物提取物 组方 抗稻瘟病菌活性 配伍药效模型
  • 简介:国内外经验证明,培育虫品种是控制褐稻虱发生为害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为此,我们自1979年以来,开展了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鉴定工作。在抗性鉴定方法上,一直沿用国际水稻所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几年来实践证明、这种鉴定方法可靠地将高抗和的品种筛选出来,但不少中

  • 标签: 褐稻虱 国际水稻所 抗性鉴定 虫量 叶龄 田间表现
  • 简介:太阳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太阳产业的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雷击事故频发,也日益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太阳设备的雷电防护是保障该产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太阳产品的雷电防护出发,在探讨太阳产品防雷设计同时重点分析太阳产品防雷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防护建议。

  • 标签: 太阳能产品 防雷设计 防雷安全
  • 简介:为探索农702防治早稻叶瘟和穗颈瘟的田间药效。分别以农702和水稻品种早杂两优28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分蘖期和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702药液进行防治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研究。防治叶瘟试验,在水稻分蘖期喷施药液前1d和后15d分别进行病情调查;防治穗颈瘟试验,分别在水稻乳熟期进行病害调查和水稻成熟测产。并测定相应时期水稻叶片中POD、CAT、SOD、PAL和PPO活力。分别以喷施春雷霉素(45μg/mL)为阳性对照和喷施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喷施15、30和45μg/mL三种浓度的农702对叶瘟防治效果分别为72.14%、80.32%和85.22%;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08%、84.87%和86.58%;对水稻的增产率分别为17.28%、21.40%和22.57%。由此可见,农702较有效的提高水稻叶片内防御酶活力,防治稻瘟病并提高水稻产量,是防治稻瘟病较理想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可为农702的进一步研发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农抗702 叶瘟 穗颈瘟 防御酶
  • 简介:从患病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幼鱼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FYZY-001),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显示: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3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242091);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YFYZ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和毒力因子检验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具有强毒力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22种抗菌药物中的链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

  • 标签: 胭脂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