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速涡轮钻切割法、超声骨刀法和传统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位近中水平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所有来我院门诊要求拔除阻生牙的患者进行筛选。随机设计为三组传统劈冠组、高速涡轮钻组和超声骨刀组,比较三组拔牙方法的拔牙时间、术后1天和术后7天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拔牙时间上,高速涡轮钻组拔牙时间明显短于超声骨刀组,超声骨刀组拔牙时间又明显较传统劈冠组短,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其他两种拔牙方法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骨刀 下颌低位近中水平完全埋伏阻生牙 高速涡轮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牙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牙后出血、疼痛、面颊肿胀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预见性观察组的患者的拔牙后出血(2%)、疼痛(10%)、面颊肿胀(12%)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拔牙后出血(8%)、疼痛(16%)、面颊肿胀(20%)发生率,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53±3.6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9.42±3.75),(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颌阻生牙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拔牙后出血、疼痛、面颊肿胀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下颌阻生牙 并发症预防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阻生牙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拔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拔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7±0.5分钟,术后出血量为8.6±0.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4.6±0.4分钟,术后出血量为35.3±0.6毫升;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0例、肿胀3例,颞颌关节受损1例,并发症共4例,发生率为11.42%;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2例、肿胀4例,颞颌关节受损2例,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为22.85%,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切口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紧张害怕,值得在临床是推广应用。

  • 标签: 阻生牙 小切口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束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束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锥形束 CT( CBCT)治疗 65例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从我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期间,接收并行 CBCT 结合显微超声 行根管治疗的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随机抽选 65 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且均属于 采取 传统根管 术 治疗失败 ,最后选择在 显微超声引导下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 65 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共有患牙 75 颗 ,共有 85 例埋伏阻生牙,其中有 80 例根管成功疏通,埋伏阻生牙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 94.11% 。有 3 例根管出现台阶无法再通; 2 例出现磨牙,器械折断,但通过及冲洗液的反复冲洗后被取出, 5 例患者均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 对埋伏阻生牙患者采取 锥形束 CT 结合 显微超声术 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根管再通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牙科临床中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锥形束 CT 显微 超声技术 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以往关于CGF对于口腔组织缺损修复手术的报道很多,本研究是就对于埋伏阻生牙拔除术,或GBR植骨术中CGF的应用,在护理措施方面能更加完善的配合手术,在提取,制备的过程中,保证操作不影响其植入效果,在人员配置方面做到完善,规范整个手术的护理流程,保证并提高CGF在口腔组织缺损手术中的效果。

  • 标签: CGF(高度浓缩生长因子的血纤维蛋白) 埋伏阻生牙拔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BCT诊断上颌骨多个埋伏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所在科室的200例上颌骨多个埋伏阻生牙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X线平片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CBCT诊断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患牙牙弓内位置、形态、生长方向的临床效果和研究组患者阻生牙临近牙体或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患牙牙弓内位置、形态、生长方向的临床效果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阻生牙临近牙体或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CBCT诊断技术对上颌骨多个埋伏阻生牙患者进行检查,在患牙牙弓内位置、形态、生长方向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CBCT诊断 上颌骨多个埋伏阻生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46例下颌偏斜畸形病患,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头影测量值以及下颌运用范围,术后的头影测量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明显(P<0.05)。46例患者术中意外骨折3例,占比6.5%;术后7d出现下唇有不适感甚至麻木者19例,占比41.3%;1例术后关节出现张闭口疼痛,占比2.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伤口愈合不佳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患的下颌偏斜畸形都获得较大改善,脸部基本对称;中线不偏倚,牙齿平整,上下颌骨、覆牙合覆盖以及咬合关系均较佳;头影测量结果提示两侧下颌骨对称,颏部居中;张闭口时下颌偏斜状况消失,开口型明显改善。结论下颌偏斜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脸部外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下颌偏斜畸形 外科治疗 下颌手术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阻生牙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104例阻生齿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2例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拔牙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牙槽完整度、术后并发症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阻生齿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阻生齿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牙槽完整度和术后并发症能够通过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阻生牙拔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杂阻生牙拔除术患者采取局部使用碘仿粉的方法来预防术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阻生牙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局部使用碘仿粉,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干槽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干槽症发生率为3.33%,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杂阻生牙拔除术患者采取局部使用碘仿粉的方法来预防术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干槽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杂阻生牙 拔除术 碘仿粉 预防 干槽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颌尖牙一般为单根单根管形态,有病例报告出现单根双根管的概率为4%[1]。近年有报道有极少数为双根双根管[2,3],现将我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2015年11月诊疗中发现下颌尖牙双根双根管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冠折需要来本院要求拔除右下尖牙。检查:43残根,舌侧大面积龋损,龋坏断端至龈3mm,松动Ⅰ°,叩痛(+)。诊断:43残冠。

  • 标签: 老年 下颌尖牙 根管 双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所有患者的咬合关系与长闭口功能均恢复,面部恢复良好。结论在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对改善治疗效果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口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36例患者(42颗牙),根据患者年龄和埋伏牙情况给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助萌组和导萌组,助萌组15例18颗,采取固定矫治技术助萌法矫正治疗;导萌组21例24颗,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矫正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助萌组18颗牙通过(9.58±1.35)个月矫治全部萌出并牙列整齐,术后未有并发症情况发生;导萌组24颗牙中,经过(11.42±1.56)个月矫治,牙弓形态正常,咬合良好,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1例牙周附着不足,1例无阻生牙根吸收及邻牙牙根吸收。助萌组埋伏阻生牙平均萌出时间较导萌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助萌组少于导萌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牙源囊肿的发生,保存了患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埋伏阻生 疗效
  • 简介:髁突特发性吸收(idiopathiccondylarresorption,ICR)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髁突渐进性吸收性疾病.文章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笔者团队的研究结果和治疗经验,着重讨论了IC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ICR与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discdisplacement,ADD)的相关性、青少年ICR的临床表现和诊断、ICR治疗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临床中ICR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髁突特发性吸收 颞下颌关节盘 盘前移位
  • 简介: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已成为修复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有效方法。文章就近年国内外关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种植体数目和附着体类型的设计、种植术后负载方式的选择、并发症以及咀嚼效率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 下颌 覆盖义齿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