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前牙深覆[牙合]者与个别正常者开闭口运动中颞下颌关节(TMJ)的振动参数,探讨前牙深覆对TMJ振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22例前牙深覆[牙合]者与33例个别正常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信号并进行提取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前牙深覆组两侧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Hz振动能量(I〈300)、峰振幅(PA)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I〈300Hz、PA较个别正常组大;深覆组关节振动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结论前牙深覆[牙合]者TMJ振动总能量大于个别正常者;前牙深覆[牙合]者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

  • 标签: | 颞下颌关节 关节振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在本院于2015年2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抽样,选取65例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造成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临床当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叩痛以及咬合痛,疼痛的来源主要位于根尖周围牙周膜感受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论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由下颌前牙咬合创伤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牙齿的根髓以及冠髓往往没有产生感染,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更多采用选磨法,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下颌前牙 咬合创伤 慢性根尖周炎
  • 简介:为了了解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与固定矫正器(Edgewise技术)联合应用于早期前牙反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颞下颌关节等方面的影响,对42名以该法矫治的前牙反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托槽脱落、有利于前牙反颅面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且不会对TMJ和牙齿松动产生不良影响的优点,能够产生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固定矫技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侵袭性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采用牙周 -正畸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5月 -2018年 3月收治的 60例(患牙 129颗)侵袭性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施治前后患者牙槽骨吸收程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情况进行对比,观察临床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与治疗之前相比明显较低, P<0.05 ; 该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I度松动所占比例显著提高,而 III度松动与治疗前相比所占比例显著降低 , P<0.05;治疗后牙槽骨吸收达根尖 1/3者所占比例明显降低,而到根颈 1/3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采用牙周 -正畸联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前牙扇形移位 牙周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根管前磨牙、下颌前牙实施X线投照不同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多根管前磨牙、下颌前牙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X线投照偏位投照,对照组实施X线正位投照,比较不同角度投照的治疗诊断效果。结果76颗患牙中,多根管存在的患牙共有55颗,根管类型以Ⅰ、Ⅱ型多见,下颌前磨牙及下颌前牙的多根管发生率分别为71.05%和73.68%,观察组的多根管诊断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根管前磨牙、下颌前牙实施X线投照不同角度,有助于提升牙科医师术前的诊疗率,X线偏位投影诊断多根管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效果 多根管 X线正偏位
  • 简介:下颌骨骨折在颌面骨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下颌骨的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颌骨发生骨折时,会对颞下颌关节的骨组织及软组织造成直接及间接的损伤。本文就下颌骨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选择早期、正确、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颞下颌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性Ⅰ、Ⅱ类不同垂直向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骨厚度和下切牙牙根位置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收集324例个体,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83例。测量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骨厚度和下切牙牙根位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骨型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骨厚度与下切牙牙根位置,使用线性相关分析研究骨性Ⅱ类患者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皮质骨厚度变化趋势。结果高角患者下颌前牙区皮质骨较均角和低角患者更薄,男、女性Ⅰ类高角根中唇舌侧厚度分别为0.50 mm、1.27 mm和0.35 mm、1.16 mm,低角为0.58 mm、1.82 mm和0.62 mm、1.77 mm(P<0.05,P<0.01),Ⅱ类高角根中唇舌侧厚度分别为0.38 mm、1.14 mm和0.51 mm、1.35 mm,低角为0.83 mm、2.28 mm和0.97 mm、1.93 mm(P<0.001)。且高角患者牙根距离唇舌侧皮质骨距离更近(P<0.05,P<0.01,P<0.001)。在骨性Ⅱ类患者中,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骨皮质厚度变薄(P<0.001)。结论高角患者下颌前牙区皮质骨较薄,骨性Ⅱ类患者尤其明显,因此临床上应防止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

  • 标签: 骨型 下颌前牙 皮质骨
  • 简介:下颌骨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骨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骨移植整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骨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骨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骨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而异体骨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鱼刺被卡的情况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我分析了常见的卡鱼刺的情况,主要是鱼肉被直接送入口腔后部,未经充分咀嚼,造成吞咽时鱼刺卡住咽部。口腔中后部空间较大,往往不能感觉食物中的异常情况,而口腔前部前牙与舌之间紧贴,空间小,容易探测出鱼刺。

  • 标签: 鱼刺 牙防 口腔
  • 简介:为获得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的应力分布提供更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Mimics10.0导入正常人的颌面CT建立其下颌各部位的有限元模型,通过CAE软件ABAQUS6.10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完整的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及后牙咬合状态下模型各部位应力分布等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关节盘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关节盘中带和后带,而关节盘各部分应力表现为关节盘颊侧应力高于舌侧,顶部应力高于底部,中带平均应力最大,后带次之,前带最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髁突 缆索元 有限元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对称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成人下颌偏斜患者45例,均给予SPECT-CT检查,观察各部位放射性强度结果,并对聂下颌关节对称性情况观察。结果放射性强度观察,各部位包括下颌升支、下颌角与髁突等,偏斜侧强度与对侧强度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对称性变化观察比较,髁突前倾斜面倾斜角、髁突前斜面长度与髁突前后径等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如髁突内外径、髁突后斜面倾斜角度、髁突后斜面长度以及髁突高度等双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在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中,偏下侧与对侧有一定形态学差异,应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 标签: 成人下颌偏斜 颞下颌关节对称性 骨显像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颞下颌关节音的特点及关节音产生时相应下颌位置,探讨正常关节音产生的机理。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选取26名个别正常殆青年人,应用BioPAKVI颌分析系统(BioJVA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仪和BioEGN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最大开闭口运动时产生的关节音与产生关节音时下颌所处运动轨迹中的相应位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个别正常殆青年人的颞下颌关节音频谱图呈单峰.振幅和频率四分数位区间分别为0.40~1.08Pa和48-91Hz.左右侧颞下颌音振幅和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正常殆受试者行开闭口运动产生关节音时下颌多处于开口阶段。相应下颌位置比值为74%±15%.显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于下颌运动矢状面开口轨迹距牙尖交错位74%±15%最大开口距离处。结论正常颞下颌关节音振幅和频率呈偏态分布.双侧无明显差异.正常颞下颌关节音产生时下颌处于开口运动轨迹的中下段。

  • 标签: | 颞下颌关节音 下颌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下颌骨角区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区域之一1,本文就我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下颌骨角区骨折的好发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方法收集在我科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下颌骨角区骨折的X片中,常可见到该区伴有不同程度阻生的第三磨牙存在,对此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报道2。结果近年来就我科收治的25例下颌骨角区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参考。讨论探讨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临床解剖因素对下颌骨角区骨折发生的影响。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骨角区骨折
  • 简介:目的临床复查中,对于下颌骨萎缩患者,由于口底升高常导致难以放置口内平行投照牙片,而口外拍摄技术,如曲面断层片则常常存在下颌前牙区影像的失真。在本研究中,对口内平行投照牙片和曲面断层片在评估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方面进行了比较。材料和方法应用曲面断层片和平行投照牙片对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进行测量,对种周袋深度,种植体动度,出血指数进行临床检查并记录。在统计分析中选用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混合模型,临床参数及其对骨吸收的影响采用Bland-Altman方法计算。结果计算曲面断层片(MKII种植体系统组为2.4mm±0.2mm,Frios组为1.6mm±0.2mm)与口内平行投照牙片(相应为2.6mm±0.2mm和1.4mm±0.2mm)上的骨吸收测量值之间的最小均方差为0.2mm(范围为0.1~0.8mm)。上述2种X线投照技术在测量边缘骨吸收精确性方面临床上是可比的。结论在下颌骨严重萎缩,牙片放置困难的情况下,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口内平行投照牙片来对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评估。

  • 标签: 曲面断层片 平行投照 牙片 下颌骨前牙区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 标签: 正畸 前牙 矫治器 义齿
  • 简介:上前门牙位于口腔所有牙齿的最前外端,遇外力时受伤的几率非常大,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上前门牙外伤患者,患者受伤后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检查牙齿折落程度,如果已经伤及牙神经,就得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以保住咬患牙,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恢复患牙外观及功能.

  • 标签: 前牙折 固化 外伤患者 根管治疗 口腔科 牙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前牙全瓷贴面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72颗)前牙全瓷贴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前牙全瓷贴面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4例患者进行前牙全瓷贴面修复两年后,瓷贴面损坏脱落率为2.7%,且患者修复前牙的边缘适合性良好率以及颜色匹配满意率均达到96%,修复效果突出。结论全瓷贴面进行前牙修复应用,不仅修复的存留率较高,并且美观性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前牙 全瓷贴面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穿颊器手术治疗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27例进行手术治疗,先在口内切口,再在骨折处对应的颊部作小切口,使用穿颊器穿通至骨面行骨折内固定术。结果除2例患者咬合关系稍差外,其余25例患者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型正常,无面神经损伤,面颊部无明显疤痕。结论使用穿颊器手术治疗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术后面型及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穿颊器 手术治疗 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患者行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双颌手术后上气道的二维及三维变化。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的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患者,选择行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治疗病例8例(R组),行双颌手术治疗病例9例(O组)。收集患者术前1个月(T1)及术后1年(T2)内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上气道总体积(total volume of airway,VT)、上气道矢状面最大面积(maximum sagittal area,MSA)、上气道横截面最大面积(max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ACA)、上气道横截面最小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ICA)、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lane,PPA)、软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soft-palate plane,SPA)、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oint of tongue base plane,PTA)、会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root of epiglottis plane,EA)、口咽部气道体积(or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O)、舌咽部气道体积(gloss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G)、喉咽部气道体积(laryngeal airway volume,VL)测量,对测量结果统计分析(除R组术后VO、术后SPA、术前术后VO差值、术前术后MACA差值,O组术前PTA、术后EA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外,其余项目均使用t检验),比较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上气道不同维度与不同分段的改变情况以及不同术式对上气道改变情况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组患者术后1年内VT、VO、VG、VL、MSA、MACA、MICA、PPA、PTA、EA均显著增加(P<0.05),O组患者术后VT、VO、VG、MSA、MACA、MICA、PPA、SPA均显著增加(P<0.05)。R组与O组治疗前后上气道改变量对比显示,R组VT增加的绝对值[(6 854.80±3 197.82)mm3]显著大于O组[(3 367.91±3 124.62)mm3](t=2.27,P=0.038);R组VL增加绝对值[(2 252.85±1 527.96)mm3]显著大于O组[(413.21±1 244.44)mm3](t=2.74,P=0.015)。结论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双颌手术治疗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对患者术后上气道的面积与体积改变有一定积极意义。相较于双颌手术,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气道中下部分的拓宽和改建更显著。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气道 全关节置换 正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