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76岁。因下颌牙列缺损于2006年10月5日来校医院口腔科就诊。

  • 标签: 下颌侧切牙 双根管
  • 简介:摘要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去除根管内感染、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术前充分了解根形态及其变异情况是保证根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下颌尖牙的根系统通常为单根单,偶尔出现双根管及多根双根尖牙较罕见,副根的预备及充填在尖牙的根治疗中尚少见报道,本文报道双根双根伴副根下颌尖牙根治疗1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两种开髓方法对下颌切牙双根的探查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已经拔除的成年人下颌离体切牙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均按髓腔所在直线实施开髓,对照组均从舌侧窝实施开髓,观察探查结果。在充填根后,自中部横断,将双根发生率以及充填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双根出现率为14.71%,与对照组的16.18%比较接近(P>0.05);研究组的双根检出率为90.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下颌切牙治疗过程中,可按照实际情况实施沿髓腔所在直线开髓,可以有效避免遗漏根,提升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根管疗法 切牙 双根管 疗效
  • 简介:摘要下颌第一前磨牙双根极为罕见,双侧同时发生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治疗。提醒临床工作者注意仔细观察下颌前磨牙牙片,以免遗漏根

  • 标签: 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
  • 简介:下颌尖牙一般为单根单根形态,有病例报告出现单根双根的概率为4%[1]。近年有报道有极少数为双根双根[2,3],现将我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2015年11月诊疗中发现下颌尖牙双根双根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冠折需要来本院要求拔除右下尖牙。检查:43残根,舌侧大面积龋损,龋坏断端至龈3mm,松动Ⅰ°,叩痛(+)。诊断:43残冠。

  • 标签: 老年 下颌尖牙 根管 双根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切牙解剖因素与根治疗难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次共选择100颗成人离体下颌切牙作研究对象,牙体均完整,对根解剖指标进行测量,并应用根治疗难度系统评估标准,对此牙根治疗难度进行评定。结果较唇舌向X线片,下颌切牙近远中向X线片对治疗牙根难度水平更能显示,近远中向X线片上,Ⅰ级难度占29%,Ⅱ级占20%,Ⅲ级占51%。与唇舌向X线片比较,Ⅲ级居较高水平,而Ⅰ级较低,故根治疗维度从根系统单方面考察分析,普通难度仅为30%,其余大部分有较高治疗难度。将上述数据作为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对根治疗难度分析,结果示根弯曲度(OR值=0.00567)、钙化程度(OR值=0.00345)、数目(OR=0.00209)、长度(OR=0。001197)对综合难度系数评估均有统计差异(P<0.05),即与治疗难度关联密切。结论分析下颌切牙解剖因素,对治疗难度进行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进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下颌恒切牙 根管解剖因素 根管治疗难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切牙解剖因素与根治疗难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根治疗患者98例作为样本,X线下评估患者的下颌切牙解剖情况,观察下颌切牙解剖因素与根治疗难度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中,下颌切牙长度为1分者占52.04%、数量与形态为1分者占比为63.27%、弯曲度为1分者占比为61.22%、钙化为1分者占比为63.27。与其他分数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Ⅰ级难度者,根长度(0.12±0.01)分、数量与形态(0.05±0.03)分、弯曲度(0.06±0.02)分、钙化(0.31±0.05)分。与其他难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长度、数量与形态、弯曲度与钙化程度,与根治疗难度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下颌恒切牙 根管解剖 治疗难度
  • 作者: 徐珺 次仁德吉 李欣 雷建锋 周建 侯本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北京 100050,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口腔科,拉萨 850002,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特诊特需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显微诊疗中心,北京 100162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研究藏族人下颌切牙系统横截面的解剖形态。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下颌切牙136颗[牙齿来源于藏族患者,年龄(51.9±16.4)岁(25~80岁)],对离体牙样本进行显微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中下颌切牙84颗,下颌切牙52颗,扫描层厚23 μm。记录下颌切牙从釉质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至根尖的牙根长度,按长度将牙根分为根上1/3、根中1/3和根尖1/3,并记录根数量。单根管下颌切牙测量根每毫米横截面的最大径、最小径和面积,并计算最大径与最小径的比值和圆度进行形态分析;多根管下颌切牙记录从CEJ至根尖的横截面上根分叉及汇合位置。结果藏族人下颌切牙单根的横截面最大径与最小径比值在根中1/3最大[1.99(1.31,2.79)],与根上1/3及根尖1/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3);圆度在根中1/3最小[0.47(0.31,0.66)],与根上1/3及根尖1/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多根发生率为40.5%(34/84),在根中1/3检出率为32.1%(27/84)。藏族人下颌切牙单根的横截面圆度在根尖1/3最大[0.61(0.49,0.71)],与根上1/3及根中1/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多根发生率为34.6%(18/52),均在根尖1/3检出。结论藏族人下颌切牙的根横截面形态在根中1/3狭长,多根管好发;下颌切牙横截面形态在根尖1/3接近圆形,但形态仍不规则,且有根尖分叉的可能。

  • 标签: 切牙 解剖学,横断面 藏族人 下颌切牙 根管系统 显微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舌侧开髓与唇侧开髓两种不同的开髓方法在下颌切牙预备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离体下颌切牙40颗,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颗,对照组20颗,由1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组采用唇侧开髓,对照组采用舌侧开髓,观察两组根预备后的残屑及玷污层量,判断根预备的效果。结果:两组根冠残屑和玷污层Ⅰ级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根尖1/3和根中1/3处残屑和玷污层Ⅰ级两组对比则有明显区别(P

  • 标签: 不同开髓方法 下颌恒切牙根管 预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切牙唇侧和舌侧的力偶距与力的比例(M/F)与牙齿转动中心(Co)的关系,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创建下颌骨及下切牙的三位有限模型,从牙齿唇侧、舌侧是假不同在和求解。结果产生牙齿整体移动时,唇侧和舌侧所需的M/F值不同,唇侧为-9.31,舌侧为-12.78。结论舌侧正畸中,内收切牙的同时一定要加足根舌向转矩,而且不能根据唇侧加力的经验来判断。在唇侧或舌侧,不同的M/F加载下,下中切牙的转动中心位于牙长轴上,M/F值和Co位置呈双曲线关系。

  • 标签: 正畸学 矫正 转矩 模型 解剖学 切牙 舌唇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流方法。根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根解剖形态了解不足[1-3]。完善的根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根解剖形态的基础上,应着重关注根可能存在的变异。对于尖牙单根双根的病例报告多出现在下颌尖牙,概率为4%[1,2]。上颌尖牙多为单根,出现双根概率较低[3]。

  • 标签: 上颌尖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舌系带过短儿童中舌系带长度与下颌切牙不齐、咬合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纳了80位舌系带过短的儿童.年龄7~12岁。按Kotlow’s分类法将患者进行分类.测量下颌切牙拥挤度.确定磨牙关系,最后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和卡方检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在80名患儿中.45名(56.3%)为轻度舌系带过短.23名(28.8%)为中度舌系带过短.12名(15%)为重度舌系带过短。其中,59名(73.8%)患儿为轻度牙列不齐.18名(22.5%)为中度牙列不齐.3名(38%)为重度牙列不齐:56名(70%)为安氏Ⅰ类咬合.17名(21.3%)为安氏Ⅱ类咬合,7名(8.8%)为安氏Ⅲ类咬合。因此.在伴下切牙不齐的舌系带过短患者中.不同舌系带长度和咬合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舌系带的长度和下切牙不齐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舌系带长度/下切牙不齐与年龄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轻度及中度舌系带过短与下切牙不齐、咬合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舌系带过短 牙列不齐 咬合类型
  • 简介:目的研究再植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的牙齿对正畸所致的咬合变化的反应,以及这些再植牙对牙槽骨发育的影响。研究方法脱位的4个下切牙在脱位1小时内再植,再植后7个月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以改善覆盖,之后应用Begg技术不拔牙矫治恒牙列错He畸形。结果再植后14年4个月复查,发现再植的牙齿保持着良好的咬合功能,未发生骨粘连。活髓再植牙的牙根在植入后继续发育,牙周组织和骨硬板也得以继续形成。结论再植牙成活并获得稳定的咬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 年轻下颌恒切牙脱位 牙再植 预后 牙槽骨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颌前磨牙根经常会出现分又,但完全分离的根却非常少见。这类根在X线片上很容易辨认。下颌第一前磨牙特别容易出现不完全分离的舌侧副根,鉴别这类牙齿的根结构比单根牙要困难。没有绝对可靠的影像学表现可用来确定根系统的形态.然而在X线片上还是能看到一些根分叉的表现,当然这些表现也可能会被忽略掉。根治疗前的偏斜角度投照X线片对于发现根分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病例的治疗问题并非在于颊侧根的扩大,而是在于找到并扩大可能存在的舌侧副根。因此,必须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解剖学标志。

  • 标签: 根管治疗前 下颌前磨牙 出现 下颌第一前磨牙 侧副根管 根管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