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Kisspeptin是调节女性生殖功能重要的神经肽,主要在下丘脑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神经元的上游起作用,与GnRH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GPR54结合后刺激GnRH的释放,从而导致生殖后续一系列的活动。然而,近年来研究显示,Kisspeptin不仅在中枢下丘脑垂体调控女性生殖功能,而且在卵巢局部也发挥作用。卵巢局部的Kisspeptin不仅参与调控卵母细胞、颗粒细胞、黄体的功能,同时又受促性腺激素、光周期、交感神经、代谢的影响。本文就Kisspeptin的中枢调控以及卵巢局部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Kisspeptin 下丘脑 垂体 卵巢
  • 简介:摘要远航官兵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研究逐渐成为焦点。通过对国内外海军舰艇卫生学研究现状和远航前后人员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卫勤保障对策,如备航期的心理疏导、官兵身体适应、个人防护训练;长远航期的干预;返航后的调理等。

  • 标签: 舰艇卫生学 神经内分泌激素 长远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中毒组和HBO治疗组各12只。建立急性CO中毒大鼠模型,给予HBO治疗7 d后,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进行各组大鼠脑组织基因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对RNA-seq检测的差异基因阿片黑素促皮质激素原(POMC)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内POMC蛋白和ACTH蛋白受体(ACTHR)的表达。结果RNA-seq和RT-PCR结果显示,CO中毒7 d后,大鼠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HBO处理使其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中毒组大鼠大脑皮层POMC表达升高(P<0.05), HBO治疗组较CO中毒组表达减少(P<0.05);CO中毒组大鼠大脑皮层ACTHR表达升高(P<0.05),但HBO治疗组与CO中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CTH和COR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O中毒组ACTH和COR显著增加(P<0.05),HBO治疗使其水平降低(P<0.05)。结论急性CO中毒可通过POMC-ACTH-COR途径激活HPA,HBO可能通过抑制HPA上相关基因、蛋白和激素水平的过度激活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急性CO中毒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相关基因SKA2、AVPR1B、CRHR2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因自杀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1例(病例组),同期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人员57例(对照组)。使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基因型检验,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分别评估个体的冲动特质及其过去1年的精神压力。使用SPSS 22.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自杀未遂组BIS-Ⅱ总分和LES总分[分别为(65.05±11.14)分,(34.16±27.2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30±9.07)分,(11.67±12.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SKA2和CRHR2基因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VPR1B基因rs2837306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4.279,均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DR中最优交互模型为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冲动特质、生活事件构建的三阶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最高0.789,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个遗传模式中,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存在关联[显性模式:A/G-G/G(OR=0.38,95%CI=0.16~0.88,P=0.021);超显性模式:A/G(OR=0.36,95%CI=0.15~0.87,P=0.019);累加模式:A/A、A/G及G/G(OR=0.44,95%CI=0.20~0.96,P=0.034)]。结论AVPR1B基因rs28373064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行为相关,该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在生活事件及冲动特质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未遂 基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冲动特质 生活事件
  • 简介:摘要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性早熟和痴笑样癫痫。近年来,HH的治疗方式有了新的进展,对于单纯性早熟的HH患儿,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表现为癫痫的HH患儿,除开颅手术外,有多种新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如神经内镜离断术、伽玛刀照射、射频热凝术、激光间质热疗等。HH术后的癫痫发作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且并发症较开颅手术明显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丘脑错构瘤(H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性早熟和痴笑样癫痫。近年来,HH的治疗方式有了新的进展,对于单纯性早熟的HH患儿,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表现为癫痫的HH患儿,除开颅手术外,有多种新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如神经内镜离断术、伽玛刀照射、射频热凝术、激光间质热疗等。HH术后的癫痫发作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且并发症较开颅手术明显降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黑皮素原(POMC)在miR-21敲除小鼠表达下丘脑中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将miR-21敲除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下丘脑组织检测POMC蛋白表达、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基线时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分别于3、6、9、12周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的差异,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及miR-21敲除糖尿病组小鼠体重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此2组间体重在3及12周时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小鼠(P<0.05)。miR-21敲除糖尿病组小鼠在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小鼠,而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小鼠下丘脑POMC蛋白及STAT3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iR-21敲除的糖尿病小鼠下丘脑POMC蛋白及STAT3 mRNA水平较糖尿病组升高。结论miR-21敲除小鼠下丘脑POMC表达较未敲除miR-21糖尿病小鼠高,miR-21敲除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减轻体重,改善能量代谢。

  • 标签: 微小RNA-21 能量代谢 糖尿病,2型 下丘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下丘脑与褪黑素降低大鼠觉醒水平的关系及受体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外侧下丘脑区微注射0.9% NaCl溶液0.5 μl;褪黑素组(M组)外侧下丘脑区微注射1 μmol/L褪黑素0.5 μl;1/2型褪黑素受体(MT1/2R)拮抗剂+褪黑素组(L+M组)外侧下丘脑区微注射1 μmol/L MT1/2R拮抗剂和1 μmol/L褪黑素,共0.5 μl;2型褪黑素受体(MT2R)拮抗剂+褪黑素组(P+M组)外侧下丘脑区微注射1 μmol/L MT2R拮抗剂和1 μmol/L褪黑素,共0.5 μl。微注射给药时间为19:30至20:00,微注射给药后通过脑电/肌电记录技术,检测小鼠睡眠-觉醒时长与脑电不同频段振荡能量。结果与C组比较,M组和P+M组觉醒时间百分比减少,非快速眼动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百分比增加,delta振荡能量增加,theta振荡能量减少(P<0.01),alpha振荡能量差异无统学意义,L+M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L+M组觉醒时间百分比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百分比减少,delta振荡能量减少,theta振荡能量增加(P<0.01),P+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下丘脑可能参与了褪黑素诱发的大鼠觉醒水平降低,机制可能与褪黑素激活外侧下丘脑MT1R有关。

  • 标签: 下丘脑区,侧 褪黑激素 受体,褪黑激素 觉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治疗中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收治的15例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后处理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9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记录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2次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15例患者共完成16次电极置入。术后11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中枢性发热、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嗜睡均在出院时缓解,Horner综合征和肌力下降等症状在首次随访时已缓解。15例患者均完成2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39.6±13.0)个月(25~66个月)。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复查结果均显示瘤蒂被不同程度毁损,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放电消失。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中,11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 Ⅰa级),2例明显改善(Engel Ⅰb~Ⅲ级),2例未见明显改善(Engel Ⅳ级)。2例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包括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及内分泌紊乱。结论长期随访证实,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

  • 标签: 癫痫 治疗结果 立体脑电图 热凝毁损 下丘脑错构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治疗中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收治的15例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后处理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9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记录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2次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15例患者共完成16次电极置入。术后11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中枢性发热、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嗜睡均在出院时缓解,Horner综合征和肌力下降等症状在首次随访时已缓解。15例患者均完成2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39.6±13.0)个月(25~66个月)。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复查结果均显示瘤蒂被不同程度毁损,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放电消失。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中,11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 Ⅰa级),2例明显改善(Engel Ⅰb~Ⅲ级),2例未见明显改善(Engel Ⅳ级)。2例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包括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及内分泌紊乱。结论长期随访证实,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

  • 标签: 癫痫 治疗结果 立体脑电图 热凝毁损 下丘脑错构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吴门抑激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下丘脑5-羟色胺(5-HT)信号传导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50只),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经番泻叶灌胃+束缚应激2周后形成IBS-D模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得舒特组(1.5 mg/kg)、吴门抑激散低剂量组(6 g生药/kg)、吴门抑激散中剂量组(12 g生药/kg)和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24 g生药/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受体3 (5-HT3R)、5-羟色胺受体4(5-HT4R)、5-羟色胺转运体(SERT)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病理形态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结肠5-HT水平降低(P<0.05),下丘脑5-HT水平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结肠TPH-1、5-HT3R、5-HT4R蛋白表达降低(P<0.05)、SERT蛋白表达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下丘脑TPH-1、5-HT3R、5-HT4R蛋白表达升高(P<0.05)、SERT蛋白表达降低(P<0.05);吴门抑激散低、中、高剂量组结肠TPH-1 mRNA[(4.778±0.604)、(3.278±0.668)、(1.670±0.361)比(6.877±0.148)]、5-HT3R mRNA[(3.807±0.463)、(2.697±0.455)、(1.132±0.136)比(6.322±0.778)]、5-HT4R mRNA[(4.521±0.234)、(2.801±0.351)、(1.331±0.142)比(6.741±0.293)]水平降低(P<0.05);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下丘脑5-HT4R mRNA[(0.616±0.208)、(0.726±0.226)比(0.521±0.062)]水平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SERT mRNA[(1.563±1.023)比(2.612±1.035)]水平降低(P<0.05)。结论吴门抑激散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双向调节IBS-D大鼠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5-HT信号传导系统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从而改善IBS-D症状。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吴门抑激散 5-HT信号传导系统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既往临床病例及文献复习,总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诊疗特征。方法报道1例于本院应用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患者情况,并结合中外文献报道的16例个案的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GnRH-a后发生多卵泡发育的情况,目前无法预测亦无法避免。应用GnRH-a后的“flare-up”效应和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发病原因。结论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可行取卵手术,建议新鲜周期全部胚胎冷冻,择期行冻融胚胎移植。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垂体降调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 简介:摘要肺泡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体检发现。现报道3例肺泡性腺瘤,总结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6、61、33岁,体检影像学发现肺部结节,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多囊性结构,囊壁衬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细胞,均形态温和。肺泡性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组织学形态,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囊性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罕见类型,全面认识该病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是针对该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需警惕子宫囊性腺肌瘤具有恶性变的风险,重视有影像学支持的随访工作。

  • 标签: 子宫囊性腺肌瘤 子宫腺肌病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 乳腺硬化性腺病是乳腺腺病的一种,属于常见的女性非肿瘤性良性增生性病变。该病组织结构复杂,通常伴随其他病变,还表现出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是当患者为男性时,更是增加了超声精准诊断的难度。本文旨在正确认识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一男性乳腺硬化性腺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声像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论 虽然乳腺硬化性腺病在超声表现上无典型声像图特征,易存在误诊或漏诊情况,但超声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乳腺硬化性腺病 男性 超声
  • 作者: 李欣 张鑫 梁雪 金伟 李宝新 张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
  • 简介:摘要本文中报道一例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诊的26岁男性患者,查体发现患者消瘦,外生殖器未发育。实验室检查显示糖化血红蛋白10.7%,C肽0.38 ng/ml。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均低于正常。骨龄14岁。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诊断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合并1型糖尿病。基因检测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错义杂合突变。IHH合并1型糖尿病非常少见,发生机制不明,基因检测结果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性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1型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