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包含着著述人对社会客体现象的陈述和对自身情感态度的隐射。正因如此,一本有价值的名著不仅通过记述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而具有广义的历史理性,也借助著述者的感情倾注而获得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部极具个人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无疑是一本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兼具的世界级名著。

  • 标签: 《简爱》分析 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 简介:罗西·兰迪《语言相对论的意识形态》一文可能是对萨丕尔-沃尔夫观点最为无情的一次批判。也许正因如此,该文应当算是诸多反语言相对论的学说中,最不知名的一个,因而也极少被讨论。罗西·兰迪指出,正是语言相对论的理想主义机器资产阶级基础,导致该领域的理论家在进行理论构建时,其意识形态发生了扭曲。而这种扭曲,在这些学者思考语言与思想之关系时,会变得更为明显。罗西·兰迪借助其符号学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他阐明为何通过美国印第安人语言进行研究,可提出语言相对论这一理论或假说。他指出一系列由语言相对论所引起的困惑和混淆,并倡导用另一种方法去解释语言相对论所引发的问题,即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顾及说话者之间的亲疏状况,他们通过社会模式和项目对物质和语言的开发情况,以及他们获得解放的可能性。

  • 标签: 罗西·兰迪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 美国印第安人 语言相对论
  • 简介: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晚期资本主义从早期物质匮乏的生产主义时代走向了物质丰裕的消费主义时代,如何刺激消费以缓解频发的经济危机,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借助符号学思想和媒介力量,鲍德里亚建构了一套刺激消费欲望,缓解社会危机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将社会的阶级矛盾转向了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追求.这种转变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使人们陷入了不幸的异化境地和生态危机之中.毫无疑问,理解鲍德里亚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建设价值和理论启示意义.

  • 标签: 消费社会 符号价值 异化 符码统治
  • 简介:亚当·沙夫(1913--2006),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符号学、知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沙夫关注语义学、意识形态理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等问题,对于解决人类个体问题的伦理学以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方面,他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与对马克思主义专有名词的翻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作为一位波兰哲学家,沙夫以符号学观念为参照,特别检验了当今社会政治的症候。在20世纪80年代,沙夫促成了遍及东欧与西欧各个国家的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并比较《赫尔辛基最终法案/协议》(1975)的不同语言版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社会批判 亚当 20世纪80年代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文化问题究其实质就是意义生产传播与解释的问题,道家在对道与言的体察反思中看到了"言"对"道"传释中的不可靠性,而马克思看到了人类劳动实践的能动性,从认知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符号能力及其积极意义。道家结合现实社会的文化背景力图恢复到人类初始阶段的人文自然这一理想图式之中,而马克思则紧扣实践这一核心概念将符号界定为主体联系客体的媒介,关于符号的概念也因此而逐渐明晰。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真正达到道家意义的"自然"。

  • 标签: 道家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 文化 伦理
  • 简介: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第一次提出了“分延”这个概念。通过对胡塞尔符号中翻译、符号、在场、悬搁、补充等具体问题的考察,我们初步看出德里达从对胡塞尔符号学中的拆解中,解构“在场形而上学”,不断建构他自身的“延异哲学”。

  • 标签: 符号 在场形而上学 补充 延异哲学
  • 简介:解构理论到底是如何生成的?至今学界仍争论不断。文章以现代西方四大哲学思潮(现象学、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冲突与融汇为思想史背景,紧密地追踪了德里达在这四大哲学思潮中穿梭往来的思想轨迹,最终揭示了解构理论的生成秘密。这一秘密即解构所遭遇的两次逆转——第一次逆转是在现象学批判中所实现的从“纯粹逻辑的语法”到“纯粹语法的逻辑”的转换,第二次逆转是在介入批判理论的过程中经由批判理论的批判所导致和实现的解构理论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上述分析不仅在一般理论的意义上揭示了思想史所具有的交互去蔽、差异错置的发生学机制,而且为回应、批判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论”的意识形态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

  • 标签: 现象学还原 文字学转向 批判理论 解构 生成
  • 简介:前期罗兰·巴尔特关注符号的科学性、系统性,后期他重新审视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称符号学应该攻击西方文明的象征系统和语义系统,以非理性的文解构意义、科学、理性等同体物。然而,巴尔特不自觉地采取了理性的分析法以操作文。我们不无反讽地看到巴尔特不断肯定自己所否定的,一边高呼自己放弃了前期的二元论,一边不停地使用二元论进行分析;一边反对命名,一边不断地进行命名,在自己的理论中,执著地运用前期结构主义方法。

  • 标签: 理性 非理性 命名 分类
  • 简介:问:您好,范·爱默伦教授!第一个问题是,在温莎大学跨学科论辩研究博士点创立演讲中,您提到要把“论辩”重新界定为“交流活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新定义?有什么特殊考虑?答:我不是有意要将“论辩”(argumentation)重新定义为“交流活动”(communicativeactivity)。实际上,这是我1970年代末从事论辩研究以来所采用的定义。我只是想要强调,正如我一如既往地这么说,论辩绝非只是涉及推理(如一些逻辑学家似乎认为的)那么简单,论辩更多涉及与人的交流和互动。论辩总是致力于说服他人,使人相信一个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论辩 辩证理性 访谈录 有效性 区间 修辞
  • 简介:<正>近读姚亚平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我们欣喜地发现,该书对当代中国修辞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大胆的理性探索,在众多修辞学著作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独特新颖的著述体例姚亚平先生提出要科学区分“修辞学的结构”和“修辞的结构”,他在该书中指出:80年代,我国修辞学大力开展“修辞学的结构”研究,注重学科的体系编织,促进了修辞学的科学化进程;但是,在“修辞的结构”方面,却有更多的研究工作有待开展。因此,姚亚

  • 标签: 修辞学 理性探索 发展观念 当代中国 问题意识 汉语修辞
  • 简介:生物符号学致力于研究自然中的符号过程、意义、信息与交流。生物符号学作为范式转换,将生命过程看作是意义产生过程、信息过程,而不仅仅是机械过程。根据生物符号学,生命过程在符号框架内可以被丰富地解释。生物符号学产生于达尔文生物学的两个反常。这两个反常可能会导致生物当前的主流范式走向危机。面对这个危机,生物符号学提出了符号学的回应。生物符号学利用皮尔斯符号学通过重新定义生物学的事实、问题与方法,重新概念化了生物学。一些迹象表明,生物符号学已经进入了常规科学的阶段。然而,要想进一步发展,它必须面对内部、外部的挑战。

  • 标签: 生物符号学 符号过程 新达尔文生物学 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