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分别从义、适切语境、的认知演变和话语功能的表达形式四个方面对“哪里A()”进行认知研究。“哪里A()”是一个带有反问或感叹语气的主观否定,由传统的空间认知词“哪里”和无标记的性质形容词“A”构成。整体是言者主观的评价性命题,适用于对某人、某物或某件事情的否定评价。其认知演变体现在方位词“哪里”由具体的空间认知向抽象的极性状态认知的发展。“委婉拒绝”“申辩”和“讽刺”是该的主要话语功能。

  • 标签: 构式 主观评价 认知演变 话语功能
  • 简介:“很”不能出现于比较句,而“已经很AP”却可以出现于比较句,这源于该蕴涵着一个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这个预设.“已经很AP”蕴涵着程度的变化,同时对“很AP”带有动态的强调意味.否定性的“AP”较少出现于该.

  • 标签: 构式“已经很AP了” “已经” 参照点 强调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压制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V个假X”进行探究。研究发现“V个假X”在句法上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X”为名词、形容词和的字短语。由于受到压制的影响,“V个假X”在语义和语用上都发生了变化,“假”由原来的贬义色彩逐渐变成中性和褒义色彩,扩展意义。

  • 标签: 构式压制 &ldquo V了个假X&rdquo 句法 语义 语用
  • 简介:文章主要基于语法的原理,在考察汉语"A死我"和"把我A死了"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炼两种义,分析它们和相关的承继关系。文章还讨论句式和的区分以及句式研究和研究对变换分析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明确研究和句式研究在理念和方法的差异,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原则,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 标签: “A死我了” “把我A死了” 构式 承继 句式 变换
  • 简介: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始事态,"着"可以标示活动持续或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存现中存现动词跟""或"着"的共现与动词内在过程特征有对应关系。具有"起始"过递"持续"或"持续"过递"终结"特征的呈现或附着动词在存现中跟""和"着"都能共现。""、"着"可替换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特征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中都有所反映。

  • 标签: 事件过程 存现构式 "了" "着" "着"替换 认知解释
  • 简介:“X++硬是”是昆明方言中一个高频使用的结构,通过整理和归纳此类结构,从语法角度可将其命名为主观高程度。其义可概括为说话人主观上强调人的某种感受或事物的某种性状达到了很高程度。中的变项“X”在词项上多为非定量形容词,少数为表心理或生理状态的动词,在语义上具有[+量级]、[+性状]、[+评价]的语义特征。其义与构件成分有互动关系,表现在义与构件成分间的选择压制与语义融合上。进一步对进行研究后发现,的形成及高程度义的获得可从“图式—例示”范畴化与隐喻认知两方面来解释。

  • 标签: 昆明方言 主观高程度 构式 构式义 认知解释
  • 简介:语言的观揭示语言的整体性和体验性。语言是形式与功能或意义的结合体,既包含语义又包含语用信息,其本质是人类对在客观世界反复经验和体验到的事物事件、事件状态、结构、关系、及情景情境的抽象化、概念化的结果,其意义必须参照具有丰富百科知识的背景框架才能得以确切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语言教学结合学习者对所经历事物、事件的体验与理解,将词汇、句法、语篇及语义和语用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 标签: 构式观 语言教学 经验和体验
  • 简介:复制是修辞化的一种具体方式,可复制的在能产性方面会有差异。复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子图式为主、语义合成性降低、语义概括化、使用积极修辞、具有变异性。修辞化是一种语用调整的现象,是发生变异的动因。基于使用的语法应重视修辞在演变中的作用。

  • 标签: 修辞化 构式复制 构式变异 子图式构式
  • 简介:中国移动通信提出的全球通A+体验概念的背后代表全方位的、不断的自我改进。这种通过自我超越直到更好,永远把最好的业务和服务提供给客户的理念不仅包含了中国移动诸多业务方面的积累和进步,同时也集中体现中国移动对客户潜在需求的不断满足。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也是中国移动服务建设的目标。全球通为客户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交费方式就是个很好的个性化服务代表。

  • 标签: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全球通A+ 客户理念 服务质量 个性化服务 交费方式
  • 简介:汉语“NP的VP”是“NP的NP”的引申,两者都是汉语领属的例示。在整体扫描的认知识解下,VP的认知域发生了凸显调整,由凸显一个“过程”变为凸显一个抽象的“实体”,在语义上实现压制,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名词,从而消解了该中的词类相悖。这种解释对汉语其他有标记以及汉语的词类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NP的VP”构式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构式压制 整体扫描
  • 简介:摘要本文在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英汉双宾在句式、意义、原型特征三个方面存在同一性;然而在深层的概念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与汉语相比,英语双宾结构的形式比较有限,而汉语双宾结构的动词进入后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

  • 标签: 双宾构式 构式语法 差异
  • 简介:在历届全国各地的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中,经常遇到有关化简形如(或可化为)式子√(a+√b)±√(a-√b)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有下面三种化简方法,举例说明.

  • 标签: 化简方法 初中数学 竞赛试题 举例 中国
  • 简介:摘要:语法认为,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包括语素、词、半固定和固定的习语以及抽象的句型,跨语言的多个层次。但是对于这一界定,语法学派内部仍存在分歧。本文在追溯概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各学派之间的看法和观点,并且结合具体实例双宾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语法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崭新的认识,对先前未能解释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标签: 构式语法 构式 双宾构式
  • 简介:尽管语法是时下很流行的语法理论,被学界称为一场对“生成语言学”的革命,但是经过反思,本文发现,其理论基础并不牢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语法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涉及到逻辑、哲学乃至神学。其中哲学中又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尤其是方法论。由定义(definition)开始反思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理论中的所有阐述和样例都应被定义所涵盖。而语法定义的“不可预测”是一种循环论,并且与结论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ory)。

  • 标签: 构式语法 生成语言学 反思
  • 简介:“被”字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越发广泛,除了及物动词外,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皆可进入该,形成错配。几类因家族相似性形成“被”字范畴,认知语法和语法的互动分析为该范畴成员的可接受性提供概念上的理据。

  • 标签: “被”字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 简介:本文详细阐述Goldberg的语法思想——论元观。论元观是对语法的发展,认为论元的特殊次类,它们是具有经验基础的格式塔,是对反映人类经验的基本动态场景的语义结构的识解,各种论元为语言的句子表达提供最基本的手段。论元观突破了以动词为中心的基于词汇投射的句子语义分析模式的局限,不仅有诸多理论优势,而且对语言教学实践具有启迪。

  • 标签: 构式语法 论元构式 词汇 语言教学
  • 简介:现代汉语中的“X得要命”是表示主观极量程度义的,可做谓语、定语、补语、宾语等句法成分,也可以独立成句。进入“X”槽位的可为形容词、动词、短语。“X得要命”最早见于清代小说,表示主观极量程度义,“要命”从明代的动词短语到动词,最后虚化为表示程度义。

  • 标签: “X得要命” 句法结构 句法功能 构式化
  • 简介:“V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复杂的多种用法,这是由“起来”自身语义、所处和作用层面等三个方面的不同造成的。趋向义“起来”可以用在事件、处置和遭受,直接作用在动词上随动词一起进入;体貌义“起来”只能用在事件,作用在句子上,是句子成型后另加的时态算子;方式义“起来”用在描写,不是后来加入的具体成分,而是自身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生义“起来”使用在判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V起来” “起来” 构式 意象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