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同时肝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O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27.3%;非R0切除组分别为48.0%,0和0(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月和5.9月(P=0.008)。对R0切除组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Bormann分型(P=0.004)、区域淋巴结受累(P=0.010)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无明显独立预后因素,可能与Bormann分型与淋巴结受累存在交互作用(P=0.031)有关。结论:基于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R0切除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同时双侧肾脏肿瘤是肾脏肿瘤中少见而复杂的一种情况,发病率为1.8%~11.0%。对于双侧肾脏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大小和解剖复杂、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前所患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风险、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经评估后可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首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NSS),以尽可能保护肾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然而,目前国际指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未提出正式的建议,学界对于同期双侧肾脏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法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共识,特别是术前是否行肾活检、是行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先治疗哪一侧的肿瘤等问题仍存在许多争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争议的问题,优化双侧肾肿瘤患者的管理和手术治疗策略,该研究收集并回顾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部分肾切除术(PN)或根治肾切除术(RN)治疗双侧肾肿瘤的41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人口学和肿瘤学相关特征、手术方式(同期或分期,开放手术或机器人手术)等进行分析。在41例患者中,37例(90.2%)行双侧PN,3例(7.3%)行PN+RN,1例(2.5%)行双侧RN。最常见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62.1%),双侧肿瘤组织学一致率为81.5%。分别有17例患者(41.4%)和24例患者(58.6%)接受了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分期手术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310比240 min,P=0.01)、热缺血时间(18比10 min,P=0.01)和住院时间(10比6 d,P=0.01)显著长于同期手术患者。而同期与分期手术患者的基线、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两组之间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比95.8%,P=0.1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同时双侧肾脏肿瘤患者,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都是可行和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了12例同时多灶喉癌并通过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多灶喉癌的发生学来源.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1年间我院行全喉切除术的12例同时多灶喉癌的TNM分期、肿瘤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以及病史等.结果同时多灶喉癌的发病率是1.4%(12/861).所有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同一病例各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分级均相同.二病灶喉癌的发生率占总数的91.7%(11/12),仅一例为三病灶喉癌、67%(8/12)患者中二病灶分别位于双声带游离缘的对应处.3例(25%)有术前放疗史,1例术前曾行多次声带活检为不典型增生.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诊断出多灶.结论声门型同时多灶喉癌可能为单中心起源.腔内种植即声带振动时癌细胞从一侧声带游离缘种植到对侧接触损伤处,可能是喉癌多灶的原因之一,放疗可能是多灶喉癌的诱发因素.

  • 标签: 多灶性 同时性 喉癌 临床分析 1991~2001年 临床病理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多原发肺癌(sMPL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sMPLC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癌灶数目2个者23例,>2个者6例;癌灶位于同侧者15例,双侧者14例,并给予相应手术治疗。统计其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29例患者均于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规范肺叶+亚肺叶切除术15例,行肺癌亚肺叶切除术14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3个月,3年生存率为58.6%,双侧多原发肺癌患者预后较单侧预后稍差。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sMPLC的重视度,并早期诊断,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积极综合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多原发肺癌 同时性 诊断
  • 简介:原发性小肠腺癌临床少见,其起病隐匿,侵袭强,预后差,临床上极易漏诊和误诊[1-2]。本中心近期诊治1例同时原发性小肠腺癌并直肠癌患者,此类病例实属罕见,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尚未见类似病例报道,现将其整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小肠腺癌 原发性 同时性 直肠腺癌 病例报道 直肠癌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内镜和术后病理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相应的同时多发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发现数量也随之增加。但SMEGC仍因容易漏诊,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本文就SMEG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合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危险因素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同时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与异时肝转移相比,同时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更差。同时肝转移因需要面对原发灶和转移灶,所以在治疗方式和手术顺序上具有多样,故在保证患者生存获益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同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不同病灶状态的策略选择、手术顺序的选择、最新手术技术的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和回顾,同时分享本中心的治疗经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治疗选择 手术策略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双乳肿块渐进生长,偶有疼痛不适于2011年11月9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5月起发现左乳下方一肿块,无疼痛及红肿,在外院拟诊为乳腺增生症,给予中成药祛瘀散结治疗。

  • 标签: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 手术治疗 辅助放化疗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不下,其中2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即发现肝转移灶。同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差,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方案的制定等问题均无高级别证据给予定论,我们提倡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原发部位和肝内病灶的严重程度、是否引起症状及患者一般情况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外科治疗 辅助放化疗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咽、食管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住院进行手术的67例下咽、食管同时MP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5例,女2例,年龄42~79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决策、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22.0 软件行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67例患者行一期胸腔镜辅助下全喉、下咽、食管切除并管状胃重建手术38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二期行下咽癌扩大切除术24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并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2例;一期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二期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8例次、胸腔积液3例次、气管撕裂1例次、乳糜漏1例次、腹水1例次;无吻合口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前诱导化疗8例,术后转放疗科同步放化疗51例。1年总生存率82.1%,3年总生存率 55.9%。在下咽、食管同时MPC中下咽癌分期、食管癌分期、肿瘤家族史以及重度吸烟饮酒史与预后相关(χ²值为6.602、7.422、5.932、6.236,P值均<0.05)。结论对于下咽食管MPC的治疗除微创手术外,尽量避免分期根治手术,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理念是目前下咽癌同时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研究。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1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初次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8 987例,其中明确诊断为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23例,查阅23例患者的电子病历并记录其年龄、临床表现、肿瘤分期、肿瘤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临床病理资料;23例患者均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或死亡时间,记录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1)2010—2020年11年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呈增多趋势。8 9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3 474例、子宫内膜癌3 484例、卵巢恶性肿瘤1 329例、输卵管癌171例、子宫肉瘤182例、阴道癌42例、外阴癌192例、滋养细胞肿瘤110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3例,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和卵巢恶性肿瘤。(2)8 9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3例,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0.26%(23/8 987)。其中,子宫颈癌合并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颈癌合并卵巢恶性肿瘤3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恶性肿瘤16例,子宫内膜癌合并输卵管癌1例。(3)23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首诊肿瘤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及卵巢上皮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等,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及肿瘤分期辅助放、化疗。(4)23例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为(49.4±9.7)岁(范围:28~66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盆腔肿物;肿瘤分期为早期(Ⅰ~Ⅱ期)16例(70%,16/23),晚期(Ⅲ~Ⅳ期)7例(30%,7/23);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无特异性,13例(57%,13/23)患者出现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癌抗原199(CA199)水平升高。(5)23例患者中,随访期内未控1例、复发3例,未控或复发部位均位于盆腹腔;死亡3例。3例死亡患者中,1例为未控患者,肿瘤类型为子宫颈腺鳞癌合并卵巢透明细胞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总生存时间19个月;2例为复发患者,肿瘤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合并卵巢高级别浆液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各1例,术后均辅助化疗,分别于术后60、21个月复发,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8、28个月。另1例患者于术后43个月复发,复发后带瘤生存已14个月。其余19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尚无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常见症状为阴道流血、盆腔肿物;其治疗与单发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相同,但需要兼顾两种肿瘤的特质,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放、化疗均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同时双原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与两种恶性肿瘤中分期较晚者有关。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肿瘤,多原发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漏诊型同时多发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0例漏诊型SME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描述总结并讨论。结果10例漏诊型SMEGC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男性居多(6例),分别有6例患者合并有肿瘤家族史或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内镜及病理表现方面,6例患者的漏诊病灶长径不小于初诊病灶,且有半数以上的漏诊病灶在胃内垂直位置(6/10)、浸润深度(8/10)、组织学分型(9/10)、萎缩(8/10)及肠化(8/10)方面与初诊病灶一致。结论在首次内镜诊治及随访过程中均应仔细识别并警惕漏诊病灶的存在,特别应注意观察与初诊病灶垂直位置相同的部位,尤其是老年男性、有肿瘤家族史及合并症的患者。

  • 标签: 胃肿瘤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 漏诊病灶 临床病理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多发性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390例早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单发早期胃癌(solitary early gastric cancer,SEGC)353例(SEGC组)、SMEGC 37例(SMEGC组),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和其他部位肿瘤病史等)和病理资料(病变大小、位置、形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肠上皮化生、溃疡和萎缩胃炎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ME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SMEGC组与SEGC组在一般临床特征各项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特征方面,2组垂直方位分布(χ2=8.375,P=0.015)、萎缩胃炎占比[48.6%(18/37)比23.8%(84/353), χ2=10.710,P=0.001]和肠上皮化生占比[81.1%(30/37)比43.1%(152/353), χ2=19.45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位于胃中1/3(与胃上1/3比较:P=0.036,OR=3.38,95%CI:1.08~10.53)、胃下1/3(与胃上1/3比较:P=0.049,OR=2.59,95%CI:1.00~6.69),以及存在肠上皮化生(P=0.001,OR=4.38,95%CI:1.77~10.86)和萎缩胃炎(P=0.043,OR=2.24,95%CI:1.04~5.07)均是SME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病灶位于胃中、下1/3,以及病理提示存在肠上皮化生、萎缩胃炎的患者易发生SMEGC,建议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进行细致的内镜评估和密切的随访。

  • 标签: 胃肿瘤 危险因素 同时性多发性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遴选同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早期诊断肝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367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型、肿瘤家族史、是否合并肝炎肝硬化、有无合并肠梗阻、术前癌胚抗原(CEA)和CA19-9、原发肿瘤部位和大小、分化程度、肿瘤侵及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19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同时结直肠癌肝转移56例.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15.3%。在发病年龄、是否有肠梗阻、是否有盆腔转移结节及肿瘤浸润深度方面,肝转移和无肝转移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结肠癌肝右叶转移瘤者明显多于左叶,而左侧结肠癌转移瘤多分布于全叶。当术前CEA大于22.1μg/L时,患者发生肝转移的可能增加。结论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与患者年龄、是否存在肠梗阻、盆腔有无转移及CEA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时性 临床病理特征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大肠癌合并同时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25例大肠癌合并同时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最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通过资料回顾分析,总结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且术后1年存活率较高,但是患者在手术应激操作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腹水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结论 大肠癌合并同时肝转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病情,确保取得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需要加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标签: 大肠癌 同时性肝转移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患者男性,51岁,因"突发腹痛7h伴稀血便"于2010年2月24日凌晨人院.腹痛呈持续剧痛并渐加重,伴左季肋部、左腰部疼痛,呕吐3次,排稀血便10余次.有风湿心脏病、房颤病史10余年,4年前有脑梗塞史.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180次/min,律不齐;二尖瓣面容,痛苦貌不能平卧,腹肌软,中腹及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脾区及左肾区叩痛,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6~8次/min直肠指检指套染血.心电图:心室率快速型房颤.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肾动脉栓塞 同时性 脾动脉 快速型房颤 突发腹痛
  • 简介:产甲胎蛋白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gastriccancer,AFPG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其生物学行为与普通胃癌明显不同,具有分化程度差,高度侵袭如容易发生脉管侵犯、淋巴转移、肝脏转移等,预后极差的临床特点。

  • 标签: 肝转移 同时性 fetoprotein 高度侵袭性 甲胎蛋白 脉管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