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一个深刻的国有森林和根本性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有许多新的问题会阻碍林权改革的进展。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林改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结果带来的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

  • 标签: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 改革
  • 简介: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过程中,是需要多种方式去实施,在实际情况下,尽快的调整管理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核心是竞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之所以先进并且能够促进班级管理,在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学生在小组中要展开竞争,然后小组之间要竞争,最后演变到班级竞争,从而实现良好班风的形成.

  • 标签: 班级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 竞争
  • 简介:早在70年代,Anfinsen就提出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序列决定其空间结构的论断,这一论断得到多次实验证实并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理论基础。由于蛋白质分子的结晶非常困难,因此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成为目前了解蛋白质结构信息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领域也成为蛋白质工程研究的一个非常活跃的方向。

  • 标签: 同源模建 蛋白质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结构预测 目标蛋白 序列相似性
  • 简介: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A的序列特异性结合,以及与自身或其他锌指蛋白的结合,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锌指蛋白结构、分类及其与核酸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锌指蛋白 转录因子 结构 功能
  • 简介:IbpA是小分子热激蛋白家族成员。IbpA和IbpB协同作用,与其他伴侣蛋白一起在热激反应中保护底物蛋白,消除凝集,产生重折叠,回复活性。概述了IbpA在热激反应中的作用、ibpA基因表达的调控和IbpA分子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

  • 标签: IbpA 小分子热激蛋白 热激反应
  • 简介:转基因标识是表明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由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标识。随着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不断推进,国际上对农业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更加关注与重视。通过阐述农业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总结出成分关注标识、过程关注标识、自愿标识、强制性标识、定性标识、定量标识、全面标识、目录标识等不同标识类别的特点与利弊,并分析了国际上关于标识豁免及阴性标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为我国的农业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工作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 标签: 农业转基因产品 标识 管理 政策
  • 简介: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64个分子标记,对广西境内已发现的283个野生稻自然居群按居群取样原则采集4173份代表性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结果显示,64个标记位点共检测出1180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18.4375,Shannon指数为1.7367,Nei's多样性指数0.7182,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群体结构,构建了包含351份种质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占原样本数的8.41%。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代表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从而为水稻育种提供应用信息。

  • 标签: 广西普通野生稻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 简介: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BandonietZang)是我国稀有的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之功效。多糖作为金耳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血栓和抗氧化等作用。但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金耳多糖的化学研究比较滞后,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粗多糖的研究,对均一多糖的化学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还很少涉及,这种状况对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耳多糖产品造成很大影响。该研究对金耳子实体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子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发金耳资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利用水提醇沉、膜分离、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FastHow)和凝胶层析(SephacrylS500HR系列)等分离技术,采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试验作为活性筛选依据,获得3个较高生理活性的均一多糖(TAPAl、TAPBl和TAPEl)。其中TAPAl和TAPBl2种均一多糖的分子量分别为1.35X106D和7.6X105D,利用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和NMR谱(一维和二维),对其一级结构进行了研究。TAPAl、TAPBl结构分别为

  • 标签: 金耳 多糖 NMR 结构鉴定
  • 简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主要的蛋白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近年来,对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有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典型的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加工产生成熟过程,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种子萌发、有性生殖过程及植物衰老等方面的功能。

  • 标签: 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构与分类 加工机制 胁迫反应 有性生殖与衰老
  • 简介:目的对西双版纳小耳猪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RFLP分析。方法采用ECL核酸直接标记和检测系统,以HRP标记ɑ-珠蛋白-3’HVR多基因座小卫星探针,对西双版纳小耳猪的HinfⅠ或HaeⅢ酶切片段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获得了清晰可辨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结果2kb以上的谱带数在6~15条之间,HinfⅠ酶切产生的图带数低于HaeⅢ。JB亚系内805、807家系和JS亚系内111、121、121、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09、0.85±0.08、0.84±1.7、0.78±1.6、0.83±0.42、0.87±0.07,显著高于各家系间的相似系数,JB亚系内的805家系和JS亚系内的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相似系数较大,分别为0.94和0.87。结论西双版纳小耳猪近交程度较高,个体间差异较小,均一性较强。

  • 标签: 家系 珠蛋白 RFLP分析 多基因 HRP 化学发光法
  • 简介:对小刺猴头过滤掉发酵液的发酵菌丝体,水提和碱提后获得的均一组分多糖HMP-w1.1和HMP-a1.1进行结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HMP-w1.1是分子量为36.3kD的α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HMP-a1.1是分子量为42.8kD的β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综合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试验结果,推断HMP-w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1→、1→4、1→4→6、1→6、1→2、1→2,6;HMP-a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l→6、1→2、1→2,6。

  • 标签: 小刺猴头菌 菌丝体多糖 结构研究
  • 简介:利用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TDs)可以将与之融合表达的蛋白质直接送入细胞中.将通过筛选噬菌体展示锌指文库得到的特异作用于SV40启动子上9bp序列的三锌指结构的序列插入含有TAT蛋白的蛋白质转导结构域的表达载体pET-TAT-NLS中,构建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ET-TAT-NLS-clone3.融合蛋白在E.coliBL21(DE3)中得到了可溶性表达,含量约占总蛋白的18%;并通过镍亲和凝胶层析柱得到了较好的纯化融合蛋白.

  • 标签: TAT 蛋白质转导结构域 SV40启动子 三锌指结构 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
  • 简介:根据多年来对安徽省四大茶区节肢动物与鸟类的考查结果,探讨了茶园节肢动物与鸟类区系的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以及优势种的生态对策,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互作关系,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强化生态控制的思路。

  • 标签: 安徽茶区 节肢动物 鸟类 区系 生物多样性
  • 简介:[目的]苹果绵蚜是我国重要的入侵害虫,对苹果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来,苹果绵蚜扩散面积增大,危害加重。了解苹果绵蚜入侵过程中的分子生态变化,可为该虫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择6个微卫星位点对山东省6个地区(烟台、威海、青岛、潍坊、聊城、泰安)2012-2015年苹果绵蚜种群遗传结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山东省6个地区的苹果绵蚜遗传多样性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其中,2012年的遗传多样性极显著高于2013-2015年;2013-2015年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随时间推移,等位基因观测值(Na)和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指数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无限等位基因模型、双相突变模型和逐步突变模型分析发现,6个地区的苹果绵蚜均经历了瓶颈效应,是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对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发现,Erio20、Erio75和Erio78扩增到的苹果绵蚜等位基因数量以及这3个位点的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结论]Erio20、Erio75和Erio78是引起苹果绵蚜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多态位点。苹果绵蚜可能进化出了“超级克隆”基因型,因此,其可在我国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并增大扩散范围。

  • 标签: 苹果绵蚜 入侵害虫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动态
  • 简介:蜘蛛丝是一类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高强度、高弹性和高断裂功等)和卓著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与生物组织的相容性等),在生物医学、材料、纺织和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不同蜘蛛丝蛋白的模块结构特征及与其功能的关系,扼要介绍了目前利用各种基因工程方法表达重组蜘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蜘蛛丝蛋白 分子模块 结构和功能 重组表达
  • 简介: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进行的关键信号酶,在生长因子调控细胞生长、发育与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分类、结构与功能及其部分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生长因子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 简介:铁硫簇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最古老的生命物质之一。铁硫簇基本结构单元有[2Fe-2S]、[3Fe-4S]、[4Fe-4S]TZ[8Fe-7S]等几种形式,不同结构的铁硫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参与电子传递、底物的结合与激活、铁/硫的存储、基因表达的调控、酶活的调控等。铁硫簇既可在生物体内合成,也可在体外进行人工组装。铁硫簇的生物合成主要和NIF、ISC、SUF这三个系统有关。研究已确定了参与铁硫簇合成的关键蛋白,但对它们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及如何进行相互作用在体内外合成铁硫簇的认识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铁硫簇 铁氧还蛋白 生物合成 支架蛋白 分子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