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印度佛教哲学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哲学发生了冲突、融汇。宋明以后,儒释道三家哲学融通,使中国哲学达到了顶峰。近代中国哲学屡受冲击,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处,也对近现代佛教哲学的发展引起了深思。作者认为,近现代佛教哲学在中国当代哲学中要发展,必须以“图存救亡”的态度去重新审视。首先要产生一批象智、玄奘、法藏那样的哲学大家;其次要建构新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第三要分清佛教哲学家和非佛教哲学家的任务。如此,“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

  • 标签: 佛教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化 中国当代哲学
  • 简介:问题的哲学,旨在探讨与揭示哲学的深刻本性与意义。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批判创新,建构未来崇高理想,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探索“惊异”问题,即探索“必然王国”,推动了哲学向前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哲学传授方式,最能激发人的理论思维。我们应从时代性、我国改革现实和哲学自身发展的三个维度,捕捉“今日哲学”热点问题。

  • 标签: “惊异”问题 哲学智慧 哲学发展 哲学传授 理性思维
  • 简介:王章陵著,台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副标题为《辩证的中道论》,于2004年5月出版;下册副标题为《辩证的符号逻辑学》,于2005年3月出版.

  • 标签: 《周易思辨哲学》 王章陵 中国 历史观 辨证逻辑
  • 简介: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建院历史的久远,辉煌的建筑和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它佛学院所没有的。虽然它仅仅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所有到过这里的人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 标签: 孟买佛学院 印度 人生哲学 自信心
  • 简介:哲学概论》是一本即将出版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它由И·弗罗洛夫(院士、苏联哲学协会主席、戈尔巴乔夫理论顾问)、B·斯捷平(通讯院士、哲学所所专)、B·列克托尔斯基(《哲学问题》杂志主编)和B·凯列(哲学博士、自然科学史和技术史研究室主任)等

  • 标签: 哲学概论 弗罗洛夫 哲学教科书 自然科学史 凯列 哲学问题
  • 简介:《老子》、《庄子》多处谈养生。老庄的思想,养生哲学是为灵魂,著者以为掌握了老庄养生思想就掌握了老庄哲学的重要旨趣。

  • 标签: 老庄 养生哲学 《老子》
  • 简介:该书是孙以楷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家与中国哲学”的最终成果,由孙以楷教授、李霞教授、陈广忠教授、陆建华副教授等十二位学者用十年时间撰成。它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家哲学研究为主体,探讨每一历史时期道家哲学与其他中国哲学流派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了

  • 标签: 中国哲学 道家哲学 主体 时间 学者 成果
  • 简介:<正>1981年10月,在杭州全围末明理学讨论会上,我认识了老学长、宋史专家姚瀛艇教授,交谈之中,得知河南郑州、开封、新乡的几位学者正在合作研究宋代哲学史。以后在几次学术会议上,特别是1938年4月在全国洛学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又陆续认识了这个科研集体中的几乎全体同志。他们十余年来精诚合作,继出版《北宋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之后,又完成

  • 标签: 传统文化 北宋 思想史 发展史 道学 佛教
  • 简介:<正>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他通过训诂考据探讨古书义理,指名道姓地批判作为钦定哲学的程朱理学,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提出教育哲学思想的前提戴震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哲学上,戴震用来反对程朱理学的武器是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由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多有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同自然科学成就有着一定联系。

  • 标签: 戴震 朴素唯物主义 教育哲学思想 程朱理学 唯物主义哲学家 文化专制主义
  • 简介:<正>1945年7月的一天,我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昆明,去“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以下简称“哲学编译会”或“编译会”)工作。这哲学编译会,在近代中国哲学界的历史发展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介绍西方哲学名著为宗旨的学术机构,它不仅主编和组织翻译出版了不少介绍西方哲学的好书,也培

  • 标签: 贺麟 北大 西方哲学史 译员 汪子 杂记
  • 简介: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迈进,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也面临着自身的变革.网络哲学正是哲学反思网络时代的产物,即用网络的方式研究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网络.网络哲学是对当代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全面变革进行哲学概括和反思的新兴哲学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网络为平台和中介的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世界的网络化关系和活动.

  • 标签: 网络 网络时代 网络哲学 存在方式
  • 简介:牟宗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全书共13.8万字,是当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记录。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其名为《周易》,分为二十一讲,讲于1992年;后半部分讲《系辞传》,共九讲,讲于1973年。前半部其主要内容是对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彖传和《系辞传》中部分内容之义理的阐发。牟先生在儒家道德形上学的独特学术视野之下,由《易传》中“几”的观念讲起,指出《易经》占卜最重要的是看几,“几”这个观念就是采取最开始最具体最动态的观点看,是气化之妙。继而在第三讲到第十一讲中,指出乾坤两卦分别代表了两个基本的原则即“创生原则”和“终成原则”,儒家道德形上学的义理规模在乾坤两卦的《彖传》中被表现出来,尊乾而法坤是中国文化的纲领,即以乾之创造性原则为纲领,取法于坤,做道德的实践功夫,最终达成天道性命的贯通。进而牟先生对《系辞》中蕴具着即内在即超越的儒家智慧的章节作了阐释,从第十二讲到第十八讲,详细的疏解了《系辞·上传》第五章,指出只有从所以然的向度才能了解道,而道不仅是朱熹所讲的理,它也是心,也是情,也是神,具有活动的意义,该章表现的是心体、性体、道体通而为一的纵贯系统;又指出《系辞》中的“神”具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从气化的巧妙上讲,不具有超越的意义,一个是从运用之妙上讲,具有本体的意义。;最后第二十一讲,分析了《说卦传》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命”的两层含义,一为“天命不已”之命,一为命运之命。后半部分主要讲解的是《系辞·上传》,与前半部分内容前后相承、条理一贯,兹不赘述。总之,该书充溢着牟先生深邃独特的哲思,对研究牟氏易

  • 标签: 周易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道德形上学 《周易》 《系辞》 创造性原则
  • 简介:一现代哲学主体化趋势的强化,使个体问题也随之显得突出起来。对个体作哲学思考既是一种理论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这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略作分析。其一,全面理解、把握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思想。在以往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中,我们往往十分注意并强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述,比较注重从社会关系、阶级关系的视角去研究人,由此揭示人的群体性、阶级性,甚至以此囊括人的本质的全部涵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全面的,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他也注意到人的个体性一面。认为'现实个人'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真实出发点。

  • 标签: 阶级关系 宣传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施蒂纳 费尔 人的本质属性
  • 简介:《周易》的管理哲学黄宝先《周易》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先秦时是六经之一.汉代时更被崇为五经之首.被当成是各种思想的大道之源。干百年来,易学工作者对其丰富的思想进行着不懈的探究。本文试图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对《周易》探索和讨论.以请方家教正。一、科层制─《...

  • 标签: 《周易》 《易传》 科层制管理 《系辞》 阴阳之道 管理思想
  • 简介:郝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著有《太古集》。明清以后出现的华山派视他为祖师。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范圆曦、王志谨等。其中王志谨承郝太古而开创盘山派。他的思想主要见之于《盘山语录》(1)。他的第一代传人是姬为真。姬为真的著作是《云山集》。

  • 标签: 盘山派 心性哲学 道教 人心 本心 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