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经文:《雅各书》2:14-26从刚才我们所读的经文看到:耶稣的兄弟雅各是在主张行善的同时又肯定信心的重要性。雅各是相信耶稣的复活,但在当时他又是持守犹太律法传统的。什么是犹太律法传统呢?如果笼统地讲,就是以色列的历史。这历史显示了以色列民的得救和称义的来源与背

  • 标签: 上帝 以色列 律法传统 耶稣基督 犹太人 犹太教
  • 简介:戒律是佛教三藏之一,它是佛门弟子们的行为规范,守持戒律的关键在于戒的获得及守护。过去对戒问题的讨论多集中于戒的获得条件、戒的破失及如何防护,而对戒本身的定义、种类、性质及其于佛教义理的互动发展脉络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依据经论对上述问题拟作粗线条的疏理。

  • 标签: 佛教 戒体思想 守持戒律 教义思想
  • 简介:一、略说“咒”义“咒”是梵语“漫怛罗mantra”的意译。这个词原指《吠陀》诗集四句一首的赞歌或颂诗和《梵书》的祈祷语言;后来,发展为婆罗门教咒术的专用术语,即对神灵默祷的秘密词句。佛教,特别是大乘密教,把它继承过来,并发展为不限文句长短的祷辞。佛教在沿用“漫怛罗”一词的同时,还给本宗的咒语创造了一个专用术语“陀罗尼

  • 标签: 梵音 大悲咒 梵本 密教 金刚智 观世音菩萨
  • 简介:颜钧(1504-1596),号山农,明代后期泰州学派思想家,也是同时期儒学民间化运动①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王艮的"大成仁学",形成一套以仁为核心、以神为特征、以实践为旨归的"大中哲学"②思想.在泰州后学中,颜钧尤以独特的仁工夫论及实践著称于世.即以工夫论而言,他将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化为大中哲学的"仁之方",但在具体进路上,又将之分作两个层次:"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前者表现为提出"制欲非仁"、"仁之妙即在放心"以及"从心、从性、从情"等思想,主张疏导和顺任心性自然流行,此即所谓"放心仁"说;"不逾矩"即是"知及仁守,庄莅动礼",意在顺任、放逸之后及时纠偏补正,诉诸知性见闻,并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是儒学中一贯的"戒慎涵养"工夫.但是从"放心仁"到"戒慎涵养"的工夫路径,其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割裂了工夫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并且也与他所追求的一圆融大异其趣.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工夫论 心体 王艮 后学 仁学 泰州学派
  • 简介:在写作的时候,牟宗三的存有论思想已经基本成形.由于他此时仍不承认知性有其存有的意义,所以并没有将有关的思想直接冠以存有论的名称.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有关思想,是全面理解牟宗三存有论思想的入门捷径.

  • 标签: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 存有论
  • 简介:长居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陈丹青2000年回国应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西藏组画》蛮声画坛的艺术家,又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内。时过境迁,这20年来,中国大地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陈在纽约20年,周边及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位未曾走出国门半步的人来看陈丹青,笔者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的杂多。陈丹青于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智的青年油画家,甚至许多人直至现在仍有"陈丹青情结"。陈当年的崛起与文革结束后,人们想竭力"摆脱"所谓的"苏联模式",向欧洲传统油画溯源不无关系。陈描绘藏民日常生活的《西藏组画》对当时画坛的文学性和主题性创作

  • 标签: 丹青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多体 苏联模式 矛盾
  • 简介:道教养生,以阴阳为主,阴静阳动,各有不同。一般讲“”指静态位置,讲“用”指动态的运用方法。兹分别对“四秘窍”以及它的“”和“用”,略加介绍。四秘窍是:一、玄关一窍,二、阴跷,三、丹田,四玉枕。因为丹功炼的是返老还童,益寿延年的方法,而以调动本身青春活力为主。此四秘窍不只停留在炼气上,在叙述之前,先将功法前段体用进度列一简表:第一、筑基入手功夫阶段(一)筑基炼神。——心、神。用——(?)(二)筑基炼气。——气:先天气,后天气。用——呼吸(后天):正呼吸(后天):即用肺的自然呼吸。逆呼吸(向先天过度):吸气腹向内收,呼气腹向外鼓。

  • 标签: 玄关一窍 逆呼吸 筑基 丹经 玄关窍开 阴跷
  • 简介:中国佛教也象中国哲学一样普遍使用“体用”范畴以建言立论。虽然中国佛教中的“体用”论与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论存在着某种关联,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即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论是“——用”二元结构,而中国佛教中的“体用”论则是“——相——用”三元结构。《大乘起信论》将“——相——用”三元结构的“体用”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原理推了出来,而随着《大乘起信论》之影响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各宗派——尤其是华严宗和天台宗——遂开辟出了各自深广的“相用”论域,此诚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理论特色。

  • 标签: 中国佛教 体用 体相用 《大乘起信论》 华严宗 天台宗
  • 简介:基督教信奉三位一的上帝,古往今来,教会甚至教外,曾对三一上帝论产生过激烈的、甚至你死我活的争论,但依然没能、也不可能达成完全的共识。近代以来,基督教界的思想家们不再孤立地讨论三一上帝论中上帝的属性及其位格关系,而是把三一论作为一个背景或初型,

  • 标签: 上帝 三位一体 基督教界 位格 生命 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