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群星灿烂的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位自学成才、勤奋多产且影响较大的著名作家。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独具一格的创作成就,沉浮不定的人生命运,无疑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沈从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用满腔的爱国热忱,用抒情、优美、健康、自然的笔触,创作了大量引人注目的小说,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沈从文在大量创作小说的同时,和同时代的其他著名作家一样,写了一定数量的文学批评类的文章,这一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为人们所重视。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文章处处彰显着与他的文学作品相似的

  • 标签: 沈从文 文学批评 唯美主义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作品
  • 简介: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已经成为艺术批评的一种重要理论,因而当我们反思艺术批评时,也就不可回避地需要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涉及意识形态的本质、国家的职能、艺术创作特征、阶级的定义和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决定程度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性原理。这并不是对马克思的理论简单地再次评说一番,而是需要我们必须更加严谨地研究和解释。这既要识别清楚一些不属于马克思的而被错误地冠以马克思的名号的理论,又要看到在马克思理论的核心部分存在一个很有价值、很令人困惑的不确定性,它一方面把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当作历史变革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把引发阶级斗争的人的因素作为革命性变化的决定性力量。这种悖论性的理解,在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的核心地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果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现代思想体系中主流传统之一,其丰富性无与伦比,其争议性独一无二。此外还应看到,马克思理论是开放性的,不断接受时代的挑战的,"马克思从未说过最后一个词,相反,他的确说了第一个词,我们完全可以继续他开启了的话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批评艺术史 意识形态
  • 简介:10月初刚从美国回来,第一个重要的学术信息是,受到了批评,同事和学生们互相传递着消息,但大家都未看到原文.我一方面口头说学术批评是正常现象,另方面内心里也不安.好在①学术顾问章开沅先生已先得到了这一期新刊,打破午睡的习惯,仔细读了两三遍,觉得应该有所回应.

  • 标签: 学术信息 消息 内心 学生 先生 学术批评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这一历史趋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化,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性质的意义。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和理论批评,反映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现实,成为反帝反封建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翼。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国内唯一审美文化杂志《美与时代》副主编贾玉民教授、刘凤艳主编的《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一书,以历史的与美学的批评方法为主旋律,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介了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成就,成为评介和探索中国工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扛鼎之作。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化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
  • 简介:本文从行为批评视域出发,讨论了《圣经》翻译批评的视角问题。行为批评视域是对于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视域,与传统上的文本批评视域相对。《圣经》虽然属于高度经典类的文本,但因为有读者等社会需求因素和译者意志性的存在,译文难免与原文发生偏离。因此,《圣经》翻译的译者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在行为批评视域下对《圣经》翻译作描写性批评研究,有望实现全面和客观的翻译批评。本文最后还对行为批评视域下《圣经》翻译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行为批评视域 译者存在《圣经》翻译 翻译批评
  • 简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我党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基础上,结合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就我们党如何进一步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一系列看法和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批评和自我批评观。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要直面问题不能委婉含蓄、要出以公心不能夹带私货等。习近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观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风建设
  • 简介:穷理并非一般意义上把一切道理穷尽,而是追索理后之理,以求追索到众理所归的原理;实践哲学还是哲学的一部分,中止说理不是实践哲学的要求;没有不同寻常之见的称不上哲学家,但身为哲学家,他须把这些洞见连回寻常之理,这本身并非寻常无奇之事。这种论证充满了创造性。

  • 标签: 理性 实践 连回常理
  • 简介: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70年)。全书共21万字,246页,对先秦易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详细地辨析了“易”字在未被采用为易学名称之前的本义,即“更换、改变、代替”,以及“易”作为易学名称之后的五方面意义,即易道、易象、易术、易数和易文字。第二章分析了先秦易学的特色,并将先秦易学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符号易时期、筮术易时期和儒门易时期。

  • 标签: 易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先秦 “易” 名称 易道
  • 简介:赖贵三主编,台湾里仁书局2005年2月出版。全书40余万字,631页。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为“历史考述实录”,客观陈述了台湾易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将其划分为三阶段七时期,并附录多篇整理资料,以供参考。分为三部分。一是研究成果述略,收集了海峡两岸学术界关于“台湾易学”的研究成果共12种,依论述年序排列,并做了简要的介绍。二是面向分期简论,把台湾易学研究和发展分为学院派、学会派、

  • 标签: 易学史 台湾 研究成果 2005年 客观陈述 海峡两岸
  • 简介: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内批评思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对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共产党人对自己的缺点要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只有通过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党才能永葆纯洁性和长久的执政生命力。对毛泽东党内批评思想进行梳理与探析,能为党内批评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党内批评
  • 简介:本文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华夏歌唱进行了初步梳理,撷取其独具特色的鲁、齐、楚文化语境中的歌唱艺术予以分析,并确立其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典型意义。同时,对歌舞作为一种行为艺术,其在人类早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历史价值,作者也予以初步考量与评析。

  • 标签: 华夏音乐 《诗经》 《大风歌》 《成相》 歌舞
  • 简介:一、福音中的耶稣童年在四部福音共89章中,只用了4章来记述耶稣的童年生活。而这四章分别载于玛窦和路加两福音中,就是玛窦第1章18节至第2章23节和路加第1章5节至第2章52节。我们所传述的圣诞故事便是综合这些章节内容,描绘出来的。以下让我们看看两部福音的分别记载:

  • 标签: 童年生活 耶稣 章节内容 福音 四部
  • 简介:高怀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首次出版于台湾1994午)。全书共20万字,314页,对宋元明易学作了系统的阐述。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追述易学自汉魏以后流变之迹的基础上,考察了北宋初年易学兴起之情势,并概要介绍了宋元明易学的特色。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易学,指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本易理发扬儒学。

  • 标签: 易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初 元明 周敦颐 张载
  • 简介:古人认为不同类别的书适合在不同时间阅读,以下是一种很广的说法: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这是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的。大概冬天室外寒冷,只宜在室内活动,身心既无外物的干扰,最适合集中精力研读儒家经典。

  • 标签: 读史 《幽梦影》 儒家经典 集中精力 文学家 研读
  • 简介:著者应编辑部约,撰《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从2000(1)起,连载至2001(4)结束。著者之《中国佛教》,从本期起,接1999(6),继续连载。因间隔时间较久,现将1999(6)之本文目录列出,使读者有一完整之概念。

  • 标签: 中国佛教史 间隔时间 编辑部 著者 连载 禅宗
  • 简介:陈楠著《藏新考》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月10月出版。该书共40万字,收录了作者27篇文章,其中绝大部分都与明清藏传佛教的内容有关。书中论述了明代大慈法王尤其详细,作者通过汉藏两种文献的比较研究,对大慈法王释迦的生平事迹做了一个系统地、完整地透视与阐述。作者指出,大慈法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大慈法王 2009年 藏传佛教 生平事迹 作者
  • 简介:在20世纪《周易》历史学研究领域,闻一多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周易义证类纂》、《周易杂记》是关于《周易》的社会史料学研究;《周易新论》是为《周易》社会史料学研究做时代背景、理论方法上的准备;《周易字谱》、《周易分韵引得》是关于《周易》用字的分韵长编,是为《周易》社会科学研究做文字音韵训诂语义解释方面的资料准备.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史料学基本体系和内容。同时,由于他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和西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追求文献史料的真实性,对《周易》符号学、《周易》解释学、《周易》语义学和《周易》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 标签: 闻一多 周易 社会史 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