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硒缺乏症与VE缺乏症,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且在病因、发病机理以及防治等方面,也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这两种缺乏通常统称为硒——VE综合缺乏征,又称白病,主要发生于仔猪和断奶后小猪。该病是以骨骼和心肌等变性,肝脏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代谢性疾病。成年猪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偶尔发生,但近年来中猪和成年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把临床实践中的诊疗经验和体会叙述如下,以供同行们和养殖朋友们参考。

  • 标签: 白肌病 仔猪 防治 VE缺乏症 硒缺乏症 临床症状
  • 简介: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禽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常发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因常见病鸡剧烈下痢,因此又称之禽霍乱。急性型以败血症和剧烈下痢为主要特征,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慢性型以肉髯水肿和关节炎为特征。本病是危害鸡生产最古老的重要疾病之一。常给养鸡场以毁灭性打击。除鸡外,鸭、鹅都能感染。所以在流行地区,常见鸡、鸭、鹅同时发病和死亡。

  • 标签: 出血性败血症 禽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烈性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母牛饲料中缺乏硒和(或)维生素E时,容易诱发犊牛白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时间长短,可将犊牛白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类型。临床上都以运动障碍、急性心力衰竭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剖检变化以骨骼变性、坏死,心脏变形、扩张、体积增大,肝脏为槟榔肝等为主要特征。养殖场可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鉴别此病。通过一定的措施,奶牛养殖场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犊牛白病。

  • 标签: 实验室诊断 白肌病 犊牛 防治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 简介:羊白病是羔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代谢病,临床以运动障碍和循环衰竭为症状,病理学上以骨骼和心肌变性坏死为特征。是由母羊在妊娠和泌乳期代谢性硒缺乏所引起。羊白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非遗传性疾病。研究证实:饲料中硒元素含量低于O.1mg/kg,维生素EgZY._,可诱发此病。此病为地方性流行,常见夏秋之间,多发于沼泽、沙土地。易感病例集中在1—5周龄。死亡率高达40%~60%。养殖地,如果严重缺硒,此病发病率高达90%。

  • 标签: 白肌病 防治 措施
  • 简介:犬出血性肠炎的综合治疗张志刚,李淑菊(驻马店农校463000)张学林(驻马店市动检站)犬出血性肠炎,是一种主要侵害3—6月龄幼犬,以导致犬体温升高,严重腹泻,泻粪带血,迅速脱水,衰竭而死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疑为犬细小病毒,临床无特效疗法,只能采...

  • 标签: 综合治疗 出血性肠炎 流行病学特点 犬细小病毒病 复方氯化钠 临床症状
  • 简介:醇(myo-inositol,MI)作为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能够促进脂肪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鱼类生长。本文主要对醇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肌醇 水产动物 生长性能 肠道 需求量
  • 简介:对患出血性败血症幼鳖内脏分离出的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菌体凝集反应和被动免疫保护试验,表明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是该场幼鳖暴发性疾病的病原,根据药物敏感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采用内服外消,结合水质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幼鳖 出血性败血症 温和气单胞菌 诊断 治疗
  • 简介: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绵羊、山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咽喉部肿胀、卡他性肺炎、纤维索性胸膜肺炎及胆囊肿大等。笔者曾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2月首次从云南省蒙自县红寨和开远市小龙潭三起发病绵羊和山羊病料中分离到3株链球菌。

  • 标签: 败血性链球菌病 绵羊 防控 出血性败血症 胸膜肺炎 热性传染病
  • 简介:2004年2月2日,山西省汾阳市某家庭猪场发生一起以突发性后躯无力、共济失调、食欲减退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一日内死亡3头,全群感染,经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由于确诊快,措施得力,很快控制了疫情。发病情况该猪场仅有1个圈舍,存栏80日龄育成猪15头。饲喂主要以饭店的下脚料及剩饭为主,体重约25公斤,群间发育匀称,体况中等。中午喂料时还未发现异常,但晚上喂料时却发现有2头猪躺卧不起,驱赶时摇摆行走,食欲不佳,其余猪正常。畜主即自行对全群猪肌肉注射青霉素G钾16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100万单位,配以安痛定5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5毫克,第二天早晨发现已有2头死于圈内,同圈猪只均精神不佳,起卧困难,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临床表现体温为40.6~42.5℃,不愿活动,眼结膜潮红,部分猪鼻流清涕,触摸两后肢关节处感觉灵敏,起立困难,步履蹒跚,有空嚼磨牙表现,大部分猪肩上、臀部间断性震颤,皮肤及末梢未见出血及发紫,急性死亡猪尸僵不全,口鼻内有少量白色泡沫残存。剖检变化外观整体状况良好,皮肤未见出血及发紫,浅表淋巴结...

  • 标签: 急性败血 链球菌病 淡黄色积液 起立困难 败血性 肠淋巴结
  • 简介:近年来,随着疾病防控体系的完善,牛出血性败血病病略有控制。但是,部分养殖户主仍然存在防治观念淡薄、消毒管理不严、病死畜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此病感染后死亡率非常高,给基层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多年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进行了汇总,以期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牛出血性败血病 消化道黏膜 疾病防控 病因分析 临床诊断 科学防控
  • 简介: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性传染病。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主要是勇疫链球菌、类马链球菌、猪链球菌以及L群的链球菌。本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以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临床出现高度稽留热,急性败血症,慢性经过者以关节炎为特征。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仔猪集散市场的接触,包装运输工具的污染,阉割和注射消毒不严等常造成本病的传染和散播。经过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进行紧急接种、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流行。

  • 标签: 败血性链球菌病 防治 体会
  • 简介:牛出血性败血症也叫做牛巴氏杆菌病,是由于感染多乐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的特点,牛主要特征是高热、内脏器官频繁出血。由于牛出血性败血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一但发病对养殖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出血性败血症 诊断治疗
  • 简介:鲤鱼出血性败血病是目前养殖鱼类的常见鱼病,是鲤鱼养殖中具有毁灭性的传染病之一,这种鱼病于1910年首先发生于波兰,后来在德国、前苏联、荷兰、捷克、美洲、南斯拉夫等国家都有流行,我国于1954年在南方的少数地区发生此病,目前已有20多个

  • 标签: 出血性败血病 亚硝酸盐氮 鲤鱼养殖 阳性药物 克瘟灵 药物治疗
  • 简介:近几年来,牦牛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给当地很多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但是与其他动物一样,牦牛也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出血性败血症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此,如何根据实际症状尽早确定所患疾病,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疗措施,可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介绍了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 标签: 出血性败血症 预防措施 肌内注射 新胂凡纳明 支气管呼吸音 下痢
  • 简介:对近5年来国内外抗心肌缺血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证实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如黄酮、生物碱、皂苷、糖苷、酚类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很可能会为心肌缺血的防治、特别是为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更多还原

  • 标签: 抗心肌缺血 黄酮 生物碱 皂苷 酚类
  • 简介:为研究松辽黑猪内脂肪含量与背膘厚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kg左右的松辽黑猪173头,对其体重、四点背膘厚(肩部最厚处、六七肋腰、最后肋、腰荐结合处)、平均背膘厚及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松辽黑猪内脂肪含量为(2.95±0.72)%,高于部分国外品种,处于较理想水平;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其中内脂肪含量与肩部最厚处背膘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平均背膘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

  • 标签: 松辽黑猪 体重 肩部最厚处 六七肋腰 最后肋 腰荐结合处
  • 简介: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高,给畜牧业养殖户带来经济上一定的损失。本文针对羊败血性链球菌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此类疫病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败血性链球菌病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