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分辨率、栅格化的气候数据作为环境因子是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对陆面蒸发空间化研究较少。对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及周围共计53个气象站点(多沙粗沙区30个)蒸发皿测量值Epan进行空间,以5变量局部薄盘样条函数(经纬度为自变量。净辐射、水气压差和风速为协变量),建立具有多元线性子模型的蒸发模型,以ANUSPLIN为实现软件,生成连续21年共252个蒸发表面。交叉验证表明:引入蒸发影响因子作为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进行表面能显著提高精度,夏季提高幅度更大,拟合表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平滑度。蒸发随协变量的变率显示,在多沙粗沙区,水气压差是夏季蒸发的主要控制因素,风速对蒸发的影响冬季稍强一些,净辐射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在春分和秋分时节有微小提高。

  • 标签: 5变量 样条函数 蒸发 插值
  • 简介:实验利用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克里格法三种方法对我国森林病害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距离权重法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点的相似度最高,在地图显示中反距离权重法估计的图像也最光滑和逼真,因此在森林病害监测中可选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估计,获得较为真实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森林病害监测提供方法指导。

  • 标签: 森林病害 监测 空间插值
  • 简介:衢州市是浙江省的重点产粮区,农业历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即使在目前,粮食生产仍是种植业乃至农业生产中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当前,国家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田面积趋于稳定。另外,劳务价格的攀升,又提高了种粮的直接成本。因此,"以机代人"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为探讨研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特点,并最终以机械取代人工作业,

  • 标签: 粮食生产 早稻品种 劳动力紧张 育插秧 水稻机械化 粮田面积
  • 简介:1采集插条一般结合葡萄冬季修剪进行。选取品种纯正,枝条充实,节间长度均匀,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做插条。采集时剪掉副梢、卷须和穗梗。将枝条剪成50—60厘米长,每50—100根捆成一捆,拴上标签,写明品种、数量、日期和采集地点。然后将采集的枝条进行挖沟沙藏。

  • 标签: 葡萄 繁殖 春插 冬季修剪 节间长度 采集
  • 简介:利用在连江县收集调查的232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选择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辅助变量,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因变量,应用模型推理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林分求积式。用未参加建模的116块标准地对所建立的林分求积式作适用性检验,达到精度要求,在大面积森林资源蓄积量测定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湿地松 林分求积式 逐步回归 蓄积量
  • 简介:江苏省淮安市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水稻为单季种植,插秧机在本地年作业时间仅有10多天。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广大机手积极开展跨区机作业,延长了作业时间,增加了插秧机单机的年作业量,真正做到了“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2006年5~8月,淮安市机作业面积9667hm^2,经营纯收入700万元;有387台插秧机奔赴外省或本省其它市县跨区作业,作业面积4153hm^2,纯收入超过300万元。机作业累计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

  • 标签: 机插作业 跨区作业 水稻 经营规模 作业时间 经济效益
  • 简介:水稻播种密度高,苗体小,栽插前期生长慢,缓苗期长,分蘖始期迟,中前期生长速度快,分蘖出生快,最大叶面指数超过人工栽插,主茎总叶片数比人工栽插少0.5~1叶,个体生长量先天不足,使得枝梗数和颖花量减少,穗变小,但成穗数较多,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人工栽插持平。

  • 标签: 水稻 机插秧 大田管理 施肥 水浆管理 病虫草害防治
  • 简介:春风浩荡遍田野,农家喜爱机插秧。2004年4月27~28日,湖北省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训暨机械插秧现场会在枝江市举行。来自荆州市等13个地市及监利县等27个产粮大县(市)的农机局长、推广站长计120人,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1000多名农民一起在枝江市观看了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

  • 标签: 湖北 农民 机械化插殃 粮食生产
  • 简介:为了探索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山区磐安县的适应性,有效推广单季杂交晚稻机械化插秧,开展了机械插秧与手的产量、成本对比试验和不同播种量的产量对比试验,以选出优势种植技术和机的最佳播种量。

  • 标签: 杂交晚稻 技术试验 机插 单季 机械化插秧技术 对比试验
  • 简介:在水产院校.我们会在书本上学到池塘放养公式。而笔者认为这个公式与实践有很大的偏差,并不能指导我们的实际生产。现在许多院校的教材仍采用这个公式.因此笔者认为,在养殖生产中使用这个公式值得商榷。希望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思考这个公式。找出合理的、适合生产的最佳放养公式

  • 标签: 公式 放养 池塘 养殖生产 工作者 水产
  • 简介:由于连续多年的草莓种植,2012年在路桥区农业部门的牵头帮助下,台州路桥区百果园合作社将4hm^2多草莓种植园免费提供给路桥区明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进行早稻种植,开始进行大棚草莓与机水稻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实践与探索。

  • 标签: 大棚草莓 机插水稻 路桥区 台州 生产全程机械化 专业合作社
  • 简介: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较早的县,在成功开展了常规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连续两年进行了机早稻试验。2006年芜湖县选择本县早稻主栽品种嘉兴8号、浙辐001和S9042开展机试验,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直播稻进行产量比较,机早稻平均单产6997.8kg/hm^2,较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240~300kg/hm^2,较直播稻增产450~600kg/hm^2。

  • 标签: 机插秧 产量分析 水稻 试验示范 机械化技术 主栽品种
  • 简介:林区公路网密度,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林业企业在木材生产期间,进行采伐的每公顷过熟林区面积上,应达到合理道路数量。建立公式的方法是把自然条件下不规则的林地模拟成任意长宽比的矩形或方形,假定林区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从模图中心穿过,并垂直于道路方向集材,沿线装车,基于这种假设来建立路网密度与集材距离的函数关系。

  • 标签: 公路路网 路网密度 集材道 长宽比 林业企业 木材生产
  • 简介: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我国水稻主产区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实施面积越来越大。可是,有很多技术农民还没有掌握,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实践。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就普遍存在和容易被人忽视的造成漏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 标签: 原因 机械化插秧技术 插秧机 实践经验 主产区 农民
  • 简介:水稻机经过30多年的探索,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农机人的心血,从几十年的水稻机推广工作过程来思考,水稻机必须与农艺相结合,才能推而广之,使农民群众享受科技文明成果,真正获得生产力的解放,获得预期的效益。

  • 标签: 机插 水稻 农艺 推广工作 科技文明 生产力
  • 简介:一要更加重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组织的建设。推广机技术必须依托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服务组织,各地要围绕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给广大农户提供汀单式、菜单式、全程化服务,使其在引领机技术推广应用中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 标签: 水稻机械化 机插技术 服务组织 插秧技术 服务主体 服务机制
  • 简介:在全光喷雾条件下,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IBA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郁香忍冬穗生根的影响。通过对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度的综合分析,以IBA50mg/L浸泡1h生根率最高,达92%;以7月份为最佳扦插时期。

  • 标签: 郁香忍冬 生根 NAA I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