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森林文化的审视对象和新亮点.文章以我国已调查登记的古树名木为对象,把古树名木分为古老型、高大型、景观型、珍稀型和文化型五种,并对其所蕴涵的历史、审美、宗教、文化、科学和塑造性格等价值以及价值的客观性、固有性作一阐述,以期唤起人们对古树名木的关注,走近古树名木,珍惜和守护这份自然和文化遗产.

  • 标签: 古树名木 类型 划分 价值 评价
  • 简介: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 标签: 毛竹林 土壤类型 出笋数 成竹率 新竹胸径
  • 简介:以东方百甜梦、粉色天使、粉色印迹和亚洲百进口种球迷恋为试材,研究基质对百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基质均能显著提高百鳞片扦插繁殖的生长势、提高繁殖系数.其中以亚洲百迷恋表现最好,用泥炭作扦插基质效果好.

  • 标签: 百合鳞片 基质 扦插繁殖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草地类型地上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草地及土壤固碳能力的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物量级别下,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表现出了各自的规律性差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相对稳定的生物量阈值区间分别为100~180、120~140和60~80g,在阈值范围外,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2)在80~100g与120~140g2组生物量级别下,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尽管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改良草地植被生长状况,防止水土流失和草地退化,对增加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提高草原土壤固碳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草原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内蒙古
  • 简介:调查合肥市市郊5座城市山体的林分组成与群落结构,共记录样方66个.结果表明:山体林主要组成种有97种,分属49个科、82个属;主要优势种是侧柏、杉木、马尾松、朴树、麻栎等;林分平均密度1384株/hm^2,平均基盖度23.35m^2/hm^2,平均胸径12.44cm,平均高度11.08m.群落类型可归纳为5个植被型、14个群系及34个群丛.主要植被型有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树木整体较为健康,但景观效果欠佳,部分区域林分结构不够合理.建议引进乡土树种,特别是一些观赏树种,如栎、榆、椴、榉、黄连木、槭树等,来提升景观效果,增加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功能.

  • 标签: 城市山体林 群落 类型 结构 合肥
  • 简介:本文对宽叶雀稗与不同繁殖方法、地表类型、坡向的生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繁殖方法、地表类型、坡向因素对宽叶雀稗叶长、叶宽、盖度和鲜草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A1B2C2组(即穴播、水平梯面、半阳坡)对宽叶雀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盖度为90.2%(比平均值58.1%多30.1个百分点)、鲜草重达8.61t/hm^2(比平均值5.22t/hm^2大64.9%)。宽叶雀稗不宜采用撒播草籽繁殖,其盖度和鲜草重均极低。

  • 标签: 宽叶雀稗 繁殖方法 地表类型 坡向 鲜草重
  • 简介:以三峡库区内的重庆市四面山针阔混交林、竹林和草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地为研究对象,应用亮蓝染色示踪法和图像分析法,同时结合SPSS软件对比研究紫色砂岩区针阔混交林、竹林和草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优先流的主要发生区域不同,竹林和草地的土壤优先流主要发生在0~20cm土壤表层,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优先流主要发生在10~40cm土层;2)针阔混交林的土壤优先路径数量较竹林和草地多,优先路径发育程度表现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地;3)根系直径d影响土壤中优先流的发生,

  • 标签: 针阔混交林 竹林 草地 优先路径 根系径级 土壤质地
  • 简介:国网四川资阳市雁江供电公司从源头加强供电所制度落实,积极构建教育、预防、惩处、关爱四位一体的“阳光生态”体系,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 标签: 供电所 光生态 供电公司 四位一体 资阳市
  • 简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病虫防治组织方式的创新,绿色防控是病虫防治技术体系的创新。二者融合推进就是在统防统治过程中,广泛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在绿色防控过程中,充分发挥统防统治组织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统一组织实施,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农作物病虫害 病虫防治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防控措施 组织方式 生态环境安全
  • 简介:根据全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现状、传播规律和枯死松树分布等,按照合理区划、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区域划分为发生除治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预防区,并针对各防控类型区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类型区划 对策措施
  • 简介: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技术测定了β-苯乙醇在5种多孔材料上的TPD曲线,并估算了它们的脱附活化能。同时还讨论了多孔材料的孔径结构和表面性质对β-苯乙醇吸附结合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β-苯乙醇在多孔材料上的脱附活化能(kJ/mol)由低到高依次为:B型硅胶(46.90)、SBA-15分子筛(56.16)、A型硅胶(67.92)、MCM-41分子筛(86.16)和XF型活性炭(91.87);(2)除XF型活性炭外,吸附剂表面酸性基团的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对β-苯乙醇的吸附结合力,β-苯乙醇在吸附剂上的脱附活化能随吸附剂表面酸性基团含量的升高而增大;(3)与其它几种多孔材料相比,XF型活性炭与β-苯乙醇之间因存在π键吸附使得吸附作用力增强,脱附活化能也较高。

  • 标签: 活性炭 硅胶 分子筛 Β-苯乙醇 TPD 脱附活化能
  • 简介:2014年12月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在合浦县调研时强调,要以实打实作风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真正收到造福群众之功。王小东书记考察了曲樟乡、山口镇农村及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村民一起参加“村屯绿化”植树。他说,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和村屯绿化是“生态乡村”的抓手。要因地制宜,结合群众需要。

  • 标签: 乡村 生态 作风 村屯绿化 人大常委会 自然保护区
  • 简介:杏在初夏果品市场上颇受欢迎,杏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杏树虽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树之一,但由于栽培的基础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的原因,杏生产不仅发展慢,且单位面积产量低,难以取得丰产。要使栽培杏树获得丰产,必须具备5项取得丰产的基础条件:1选好适宜杏树栽培的园地栽培杏树,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相对集中的原则,选择宜栽杏树的土地建园。

  • 标签: 杏树 丰产 基础 果品市场 发展潜力 单位面积
  • 简介:2014年11月21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区“村屯绿化”专项活动视频动员大会上,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强调五个重点推进实施“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五个重点包括将村屯绿化和树种结构调整、村屯绿化和促进生态富民、村屯绿化和保护乡村文化、示范引领和全面推进、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等相结合。他强调,各地要统筹兼顾、互为促进,选择村屯绿化树种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林业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果则果、宜林则林。

  • 标签: 村屯绿化 树种结构调整 乡村文化 政府引导 自然规律 绿化树种
  • 简介:继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后,黑龙江省林业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加快林业发展,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该省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结合黑龙江省林业现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希望为今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林业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
  • 简介:2014年3月3日,四川省农业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农业[2014]14号),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四川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指导意义。现摘录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产业基地建设 蚕桑 产业转型 农民增收 农业厅 四川省
  • 简介:同志们:“三全”会刚刚结束就接着召开秸秆项目工作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深化认识,强化措施,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刚才,市发改委、财政局、农机局分别介绍了项目情况,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代表签订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责任状。201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特别是钟祥市、掇刀区都花了大力气抓这项工作,拿出了专项资金、办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但是,还有个别地方存在办点力度不够、专项资金挪作它用的现象。2014年的工作如何抓,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 标签: 秸秆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工作 专项资金 农机局 责任状 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