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1例及基因缺失。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例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室检查,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确定基因缺失范围。结果IL1RAPL1、NROB1、GK、FTHL17、DMD基因存在缺失变异,符合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致病基因。结论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有助于明确区域缺失范围,且明确致病基因,可为其诊断提供新方法。

  • 标签: 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 临床表现 基因缺失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监护仪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临床科室,为医学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病人信息。通过各种功能模块,可实时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实现对各参数的监督报警。信息存储和传输是一种监护病人的重要设备。

  • 标签: 监护仪 迈瑞PM-9000电源 故障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LAC4基因用于21三体综合征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SNP候选位点。方法选择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的7~16周正常单胎妊娠妇女30例为孕妇组,健康查体非妊娠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LAC4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PLAC4基因候选SNP位点的杂合度。结果PLAC4基因mRNA仅在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检测到,浓度中位数为7.862×103copy/ml,对照组中未检测到,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PLAC4基因上3个SNP位点(rs4818219,rs8130833和rs59066201)的杂合度高于20%,分别为33.9%,25.5%,42%。结论PLAC4基因mRNA是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PLAC4基因上3个SNP位点(rs4818219,rs8130833和rs59066201)可作为21三体综合征无创性产前诊断的候选位点。

  • 标签: PLAC4基因 杂合度 21三体综合征 无创性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PM2.5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中的地位与占比等方面上的内容进行论述,从致病机制与可能引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的角度上进行理论研究,希望得到的结论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价值。

  • 标签: PM2.5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本文主要采用离子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大气PM2.5中铵离子进行测定,分别对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校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均可满足定量测定的要求。对28组样品中铵离子分别进行离子色谱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将测得数据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铵离子结果具有一致性。

  • 标签: PM2.5 铵离子 离子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PM2.5中的铵离子。经统计学分析,该方法的精密度为0.94%,回收率为93.0%~106.5%,检出限为0.06μg/m3,可以满足对PM2.5中铵离子进行常规检测的要求。

  • 标签: 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铵离子 PM2.5
  • 简介:我国十三五之后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根据“规划”,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世界范围内生活方式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我国,约有15%是健康人,15%的非健康人,70%的亚健康人;而10%的人群不会主动去进行自身的健康管理。但是,健康观念和态度决定健康行为,健康行为决定是否能阻断慢性病形成的自然进程。人们不同的健康观念和态度,把健康引向不同的结局。

  • 标签: 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疾病 医疗费用 健康行为 健康观念 健康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 21例( 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治疗特征和效果。 结果 治疗 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 临床治疗中必须积极预防,尽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防止视力永久性丧失等目标。

  • 标签: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治疗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产量与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目前国内农作物受到的影响主要有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等时刻在威胁着它们的健康生长,减产会造成损失。转基因技术孕育而生,高效地解决了这类问题,成为发展必然。本文通过比较传统防治方法和转基因技术在防治的效果,运用文献阅读、资料分析等方法,从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个方面对比二者,得出转基因技术相对传统防止方法优势明显的结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更多农业方面的问题将得到较好地解决。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抗病 抗虫 抗除草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室内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建设对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差的影响。方法在本溪市本溪县、平山区、明山区随机抽取餐厅、酒店、歌厅、学校、医院、政府单位6类公共场所60家,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选定场所进行调查,并检测场所内外空气PM2.5浓度,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对60家公共场所进行调查,室内外空气PM2.5平均浓度差为(20.8±28.6)ug/m3,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1);在无禁烟区、允许在场内吸烟等环境下,PM2.5浓度差较高(P<0.05或P<0.01)。结论在室内公共场所粘贴禁止吸烟等公告标识后,可有效的降低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差,效果较好。

  • 标签: 室内公共场所 无烟环境建设 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入住我院的并被我院医生确诊为脑梗塞的42例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1例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1例患者则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内心焦虑或其它、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好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心状态比较平稳,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的方法对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于在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生物体DNA链自然解旋断裂后修复等原理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碱基对编辑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生物体蛋白质表达进而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技术自发明以来便备受重视。在具有广阔应用价值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其可能的发展弊端,正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伦理性、安全性等相关问题等。因此,做到对这一技术全面了解,谨慎利用才是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关键。

  • 标签: 基因编辑 CRISPR-Cas9发展 技术伦理
  • 简介:许多孕妇和家属对基因检测抱有极大的希望:从将来出生的宝宝的身高、体重、长相到他将来可能出现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然而基因真有想象中的如此巨大的作用吗?下面这篇文章可能回答了你所关心的问题。

  • 标签: 基因检测 健康问题 保健知识 DNA
  • 简介: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病与否和临床表型取决于宿主的遗传素质,目前通过候选基因研究、全基因组连锁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方法发现多个麻风易感基因,为实现麻风病的一级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当前定位于不同染色体的易感基因进行分类综述。

  • 标签: 麻风 易感基因 染色体
  • 简介:摘要由于肺腺癌的高异质性且其病理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识别驱动早期肺癌进展基因较为复杂。本团队根据Noguchi病理分类将246例早期肺腺癌组织分为A-F型,发现NoguchiC型存在C1和C2两种子分类,并指出C1型存在肿瘤进展为侵润性组织的关键性证据。本实验运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证实了C1、C2病理子分类的存在且发现ERBB2,SMAD4,AKT1和TP53基因在早期肺部侵润性病变过程中具有驱动意义。

  • 标签: 驱动基因 肺腺癌 Noguchi分类 下一代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如何保护自己抵抗害虫和疾病以及某些逆境。转基因植物的好处有很多,可以增加产量、增加食物营养、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可以通过食用改善人体健康。因此转基因农作物受到了全球的欢迎及全球科学家的研究。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抗虫 抗病 抗逆境
  • 简介:目的:研究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临床表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4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芯片为研究平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PRAM1基因在多种AML亚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正常人干细胞表达芯片,研究PRAM1基因在各阶段血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验证临床样本表达芯片结果,并找到可以上调PRAM1基因的药物。结果:首先发现PRAM1基因在inv(16)AML中表达最高,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在其他类型中表达基本一致。依据美国NCCN指南,利用基因突变分类,PRAM1基因在伴发CEBPAdm突变的AML(cytogeneticallynormalAML,CN-AML)中高表达,而且PRAM1基因的高低表达可以对CN-AML进一步分层,且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有统计学意义;其次PRAM1基因在成熟细胞和粒单祖细胞中表达较高。地西他滨和西达本胺可以上调PRAM1基因,其中西达本胺的效果较好。结论: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一定表达规律,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PRAM1基因高表达是CN-AML预后较好的标志。PRAM1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中表达较高,而且西达本胺可以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因而可作为治疗靶点。

  • 标签: PRAM1 急性髓系白血病 t(15 17)M3 西达本胺